笔趣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趣阁 > 大唐东北王 > 第460章:江南巡视

第460章:江南巡视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我们改革不是为了几个人,而是为了整个大唐百姓,我们的改革不仅要让百姓看到希望,也要让其他大部分阶层享受到改革所带来的福利。”

安江顺对官员们灌输自己的理念。“诸君,此次朝廷派汝等到地方调查,也是为了更好的落实改革措施,尔等重任在肩,要时刻谨记,明白了吗?”

安江顺对前往江南的巡视团官员说到。“侯爷放心,我等明白。”

“江南两道是此次改革的重点区域,同时扬州、苏州等地也是丝绸、茶叶的主要生产地区,商业贸易和生产是否能平稳的发展关乎民生和朝廷税收。”

安江顺一路上都在对所有巡视团官员强调各项改革措施的好处,为了提高官员的积极性,安江顺甚至提议李隆基,在朝廷发放的基本俸禄前提下,所有地方官员和中央官员都可以享受当年财政税收的千分之一作为全国官员的福利奖金,如此一来,不仅让官员享受了改革福利,同时也进一步的减少了各级官员贪腐的现象,人心最难测的莫过于欲望,人在面临金钱抉择的时候很难保持真正的理智,安江顺提出的根据财政收入来奖励政府官员也是借鉴了前世绩效奖金。为了更好的激励官员,安江顺还对李隆基提出了根据州县经济发展水平和税收多寡的来发放奖金,李隆基也同意并且正式颁布了诏书,这样虽然会一定程度上造成一些贫困州县的官员会想尽办法调到其他地区去,但是一项措施必然有一些不足,作为改革推进者和支持者的安江顺与李隆基两人要做的便是尽量的去弥补不足改善缺点。“而且诸君,这经济发展的越好,国家越繁荣,财政税收越多,你们每年能得到的奖金就越多,就算是为了自己也得好好努力认真的完成任务不是吗?”

安江顺半开玩笑的对所有人说到,温忠盛等人笑了,他们可是京官,这长安又是整个帝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他们能够享受到大唐最好的官员福利,一般州县官员可以拿出当地税收的千分之一作为本年度的奖金,而京官则可以享受京兆府一年税收的五百分之一,无论是总量还是比例都远高外官。虽然这一次温忠盛,安江顺他们去地方巡查和他们的收入没有直接关系,但是这出公差那是有差旅费的,全程公款报销不说,而且出差期间每个月多发当月俸禄的三成。不过这也会有前提的,那就是圆满完成了任务,若是没有完成任务,或者任务完成的不好,不仅没有加班费,而且连差旅费朝廷也只给报销一半,所以安江顺说让所有人认真努力完成任务,做好巡查工作关乎他们的自身利益也不是没有道理的。“侯爷放心,我等醒得。”

“现在来分配任务!”

安江顺对所有官员说到。“温忠盛你负责统领整个江南西道、江南东道由本官直接督查。”

“是!侯爷。”

“皇甫刚,你负责潭州、谭季春你负责越州……其余人随机抽签决定去向。”

安江顺让彭宇拿上来一个大木盒子,里面装满了抽签用的纸条,接下来将由抽签决定这些普通官员跟着谁去什么地方。就是一百来号人很快就能抽签完成,看起来人并不算多,但是实际上若是放到全国来看,大唐一共二十一道和几个都护府,算下来中央仅仅这一次巡视调研任务就从各部官员中抽调了两三千人,要知道这些绝大部分都是有品级的职官,不是吏员,吏员都还没有算在其中,那只能算是官员自己的助手,若是将所有人算上一次巡视督查工作,中央就需要抽调的人员包括品官,随行吏员护卫等加在一起少说也有近万人。两三千品官放在近现代或许算不得什么,现代国家一个镇就能有几十个公务员,但这是古代啊,如果不算军队士卒,大唐一个县城衙门官吏加上捕快也就几十号人,这要是放到安江顺生活的现代,几十个人还不够一级政府某个局的公务员人数,当然了,这也是时代要求的不同,毕竟现在的大唐政府确实也没有多少需要随时处理的政务,也就收税征发劳役和维护地方治安这三大主要工作。朝廷需要供养数万品官和各级吏员以及不入品的流外官加上各种散官勋爵等等,财政负担还是很重的。由此也能看出,现在的大唐朝廷确实有钱,李隆基这个皇帝也确实有底气派出这么多官员,若是放在以往就算要了解地方实情,也最多就派出几个钦差作为代表到各地巡游,又或者像此前土地人口核查工作时抽调其他地方的官吏甚至是军队将士执行工作。“诸位同僚,现在地方都已经确定了,明日就各自去完成差事吧。”

安江顺对所有人吩咐到:“我只给你们一个月时间,不包括来往路程所需时间,一个月之内必须要拿出一份确切的调查报告,有问题的拿出解决方案,等回到长安后。”

“本官对你们只有一个要求,那就是实事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安江顺对所有官员吩咐到。“是,侯爷!”

开元二十一年夏天最热的时候,安江顺是在江南渡过的,南方的气候很热,但是江南水乡的小桥流水还是让这几年长时间待在长安的安江顺感受到了轻松。长安这些年的自然环境越来越差了,和百年前比起来,水域和山林绿地减少了不少,估计再过个百年,大唐若是还存在必须得考虑迁都的问题了。八月五日,安江顺抵达苏州,如今苏州是大唐目前最大的几个丝绸和茶叶的产地之一,安江顺想到这里实地调查一番丝绸和茶叶的生产,尤其是纺织业,纺织工场的筹办是否符合他预期的要求,苏州衙门是否在认真扶持本地纺织业的生产,这可是大唐对外贸易的拳头产品。“侯爷,苏州城内外登记在册的织户一共有一千七百家,其中有一千五百家是家庭经营为主的作坊,剩下两百余家是以雇佣工人为主的纺织工场,最大的一家乃苏州杜氏筹建的杜氏丝绸行,登记在册的纺织机有一百七十三台。”

苏州太守敬明对安江顺介绍到苏州的纺织业情况,安江顺点了点头然后问到:“皇家的呢?”

“这个侯爷,皇家的事我们这些地方官也不敢过问太多,只知大概有一百一十台纺织机。”

“新的税法规定所有商户都要给当地官府缴纳商业税,你们不清楚产量销售量怎么收税?”

“这……”敬明有些为难,这皇家工场掌柜的那可是皇亲国戚,他一个苏州太守哪里敢去管人家的事情,这一百一十台登记在册的纺织机还是之前皇家丝绸行刚刚建成时登记在册,此后就一直没有再管过。“既然如此,那我们就去这皇家丝绸行看看。”

安江顺对敬明说到。皇亲国戚,就是因为所谓的皇亲国戚中一些人还有哪些大士族门阀一些人为了自身利益不顾国家律法这才导致百姓很多时候对朝廷有不信任。为了维护皇室形象,皇室商行也要交税这一点就写入了税法之中。对于一个封建朝廷,这相当于从左口袋拿到了右口袋,看起来多此一举,但实际上却让普通人感受到了公平,而李隆基反正也很想的开,这天下都是他的,让皇家商行给朝廷交税就当做补贴财政了,以往朝廷困难的时候,皇帝还不是经常要从自己的库房中取出金银补贴朝廷,加上听了安江顺客观分析这么做有什么好处后,李隆基直接就同意了皇室商行也要交税。现在这苏州太守给安江顺说自己不敢去管皇家商行在苏州开办的丝绸行,安江顺这就不满了,有什么不敢过问的,大唐律法明文规定的事情,安江顺今天倒要看看这皇室在苏州的负责人是谁,竟然让一州太守连过问都不敢。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