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天还黑着,宋九月就被喊起来了。今儿跟阿花和张婶约好了一起赶集,还好昨晚睡的比较早,不然还真起不来。
两天前陈老太拉着宋九月商量对策。这个家本来是陈老太来管家,陈三青外出做活挣的工钱都上交给陈老太来管。家里一切开销都由陈老太来掌管,陈三青挣的虽比旁人多,但耐不住那么多张口等着吃,所以家里余额不多。自陈三青走后,她觉着自己身体一天不如一天了,不想管家了,想把这些事都托付给宋九月。 “阿月,事情就是这么个事,我老了,不想管这些了,也管不动了。喏,就剩这些了。”正说着陈老太就从怀里摸出一团破旧帕子,递给宋九月。
“家里本来就没多少银钱,那么多张口等着吃。阿青突然走了,也花了不少钱,抓药就花不老钱,人没救回来,钱还花光了。东家给了一笔安葬钱,还掉药钱后也没剩多少了。剩下的都在里头了。”陈老太絮絮叨叨地诉说着。
宋九月接过帕子打开,粗略扫了一下,里头大约有三十几个铜板。心中一惊,皱紧眉头,心里顿时有些焦急,这以后的日子该怎么过啊。心中烦闷也不好体现出来,只说了句“我晓得了,阿娘。”谈话过后宋九月赶忙去翻找原主的私房钱,找来找去就只找到几个铜板,和一支结亲时陈三青送的簪子,一看就不值钱的那种。就这平时她都舍不得戴,随便用个木簪盘发对付过去。 加起来不到四十个铜板,短时间确实不用担心吃饭的问题,但也顶不了多久啊。宋九月顿时亚历山大,不知该如何破局。 她怎么那么倒霉,穿越就穿越呗,怎么穿来这个鬼地方。看着手里的铜板宋九月时不时就冒出卷钱跑路的想法,只是读了那么多年的书,她的道德不允许她这样做。宋九月猛的摇头,将那不切实际的想法甩到脑后,走一步算一步吧,那几个孩子也挺可爱的。 宋九月前两天早早去摘了些野果子,还带上一些晒干的木耳,打算去赶集的时候卖点钱,好买点盐回来,油可以省,但盐可是省不了的。 这天宋九月跟张家婶子还有姜花一起走去永兴镇,山前村最近的一个县,大约二十里地,差不多现代社会十公里的路,纯靠步行,所以天不亮就出发了。村里只有村长家有牛车,运气好村长也需要去赶集的时候,可以顺路蹭蹭车,可惜今天就没这么好的运气了。 “婶子,还有多久呀,走了好久了。”
宋九月捶了捶酸到不行的腿,背着二十斤果子,腰酸的不行,满身大汗,累到不行。嫁给陈三青后原主就没怎么干过重活了,一下子背二十斤还走那么久,有点顶不住了。
张婶轻笑道:“快到了,快到了,你都念了一路了,你这样不行的哦,没事多走走,你这体力不行的,阿简几个还小呢,把他们拉扯大可不是那么容易。”说着颠了颠自己的背篓,调整成舒服一点的位置。
姜花含笑道:“喏,那不就到了吗,不远了,再坚持坚持。”宋九月抬头一看,可不是就到了嘛,就差个几百米了。 镇门口就是由几根木桩支撑而成的门牌,上面写着永興鎮,这边不是现代用的简体字,跟繁体差不多,所以大部分她还是能认出来的。这个镇子并没有围墙,这本身是个村,只是这里刚好在这附近几个村子中间,慢慢的也就变成了镇。镇子里的路弯弯曲曲的,但还算平整,道路干干净净,小草在墙角的缝隙里探出头,为这灰白黑的小镇平添一丝新趣。 “九月,赶紧走,好位置要被挑走了,早点卖完还能回去做饭。”
张婶说完就脚底生风般向前走去,姜花紧跟其后。
宋九月见状也咬牙跟上去。 越往里走,人越多,不愧是赶集。集市上更是被挤得水泄不通。男的、女的、老的、少的,你挤我,我挤你,推来推去;不要说挑着担子,就是背着筐子从集市上通过也非常艰难。 “婶子,这边,这边。”前方人群中有一穿着破旧的孩子,不断地朝宋九月几人方向呼喊着,边喊边大幅度招着手。
张婶大步流星般向前走去,嘴里回应着来了来了,还不忘转头督促宋九月快点。 没多久就走到那孩子跟前,张婶轻声喘气,从怀里拿出个棒子饼,还有点余温,笑着递给那孩子“今儿这个位置不错,喏,给你的,还热乎着呢,赶紧吃。”孩子笑嘻嘻接下东西,眼里闪过一丝犹豫,最后还是将饼子揣到怀里。孩子挠挠头,看向张婶不好意思道:“婶子,那我先回去了,下次赶集我再继续帮你占位置,不过你们得快点了,刚才差点被抢走了,还好我厉害,嘿嘿嘿。”
说完又傻笑一番。
“晓得了,赶紧回家去吧,这天早上还是有些凉的,别穿那么少了。”张婶在一旁收拾自己的背篓,抬头看那孩子穿的有些少,不忘叮嘱道。
那孩子回了一声晓得了,就往外走去。 宋九月在一旁整理着,看向张婶的眼神里带了些许好奇。 张婶看向宋九月,眼里带着笑,问道“咋了?这种眼神。”宋九月憨笑道:“嗐,我这不是以为咱今天没好位置了呢,没想到有人帮忙占位置,这谁家孩子啊。”
宋九月说着不忘摆放着自己的果子及干木耳,这果子又红又艳,真让人垂涎欲滴。
张婶一脸惋惜道:“唉,隔壁村的,小时候爹娘意外去了,家里的好东西都被家里的叔伯瓜分了。只留下两间破草房给他和他年迈的阿奶,农忙的时候谁家忙不过来就喊他过去干几天,给个饭吃就行。就这样东家蹭一顿,西家蹭一顿,饥一顿饱一顿的,没爹没娘,没地没粮的,很难熬的。赶集的时候让他早点过来占好位置,我再给点吃食。”宋九月一阵唏嘘,可惜她现在自身难保,也不多想便继续忙活自己的事情了。宋九月整理好后,去旁边搬几块稍大一些又相对平整的石头,这些都是以前过来赶集的人搬来的,宋九月分别搬给张婶和姜花,做完一切后,她才坐到石头上休息,跟着张婶她们一起叫卖。 这集市上人来人往,络绎不绝,张婶的咸菜卖的很不错,姜花编的小物件也卖出去一些,就只有宋九月这里,没有人过问,也是,虽说这个果子瞧着就让人直流口水,但大家都没啥钱,不会来买果子吃的。再说了,也不止她一个人卖。 好一会才有一年轻妇人看中她的干木耳,妇人东瞧瞧西摸摸,又颠了颠,问道:“大姐,这个木耳咋卖的啊。”
宋九月好不容易有客人问,立马精神起来:“这个干木耳大概有两斤,两文钱一斤,你全要了,我再送你一斤果子吃,行不。”
那年轻妇人一听乐坏了,白赚一斤果子,欣然同意。 宋九月把所有木耳包好,另外又包一斤果子,一起递过去,年轻妇人接过东西,从怀里摸出四个铜板,转递给宋九月,宋九月接过后,笑嘻嘻道,“好吃再来哈。”
虽说只有四文,但终归是有进账了,这一趟不亏。 自从卖出去那一单后,后续再没有卖出去东西了。之前有个孩子拉着阿娘站在宋九月筐前,不肯走,他阿娘见拉不走,就要动手。宋九月赶忙拦住,塞了几个到孩子手里,说这果子不值钱,让孩子尝尝,不要打孩子。他阿娘不好意思,只能不断说抱歉,孩子虽然被训得龇牙咧嘴的,但看的出来,他吃的很开心。 集市上的人开始慢慢散去,张婶和李大娘卖的差不多了,准备去采买些东西。 “你自己在这先卖着,这赶集也快要结束了,你记得去采买自己需要的东西,我和阿花先去逛逛了,我们未时在镇门口牌牌那汇合。”
张婶说完就拉着阿花去采买东西了。
宋九月低低的嗯了一声。 在宋九月放弃摆摊准备收摊的时候有一黝黑的大汉走到她跟前,大汉朝宋九月不好意思说他家的芋头有一些没卖出去,可不可以换些果子,孩子闹着要吃。 宋九月自然同意,跟着他换了些果子。换完后大概还剩十斤八斤这样,只能背回家了。 背好箩筐,宋九月准备先去把盐买了。说实话,她不是很懂买东西,在现代的时候都是去超市买,脸皮薄,老是被坑,所以从不去菜市场。 宋九月边走边瞧,不知不觉又来到一家杂货铺门前。进去一看,里边的货物可真是多呀,各式各样的。有些宋九月见都没见过,很是新奇,太多东西淘汰在历史长河里了,没有流传下来。真想都买回去,可惜没钱,一分钱难倒英雄汉。 宋九月把盐买完刚准备走,就瞟到有糖果,纠结了一下,还是决定没买,饭都吃不起了还买糖。 正准备出门,就看到伙计拎着小一包生姜往外走,作势就要丢,宋九月急忙拦住,“小哥,小哥,这些你们不要了吗?扔了怪可惜的,可以……” 伙计扫了宋九月一眼,看她身上的补丁,截住她的话:“掌柜的让我扔了,你要是要就拿走吧。”审视的看着她一眼,补丁虽然多,但还算干净,这才笑道:“这个生姜婶子会处理吗?这个不小心淋雨的时候,切一点煮,可以驱寒。这些不算坏,只是放久了卖相不好。”
“这样啊,谢谢小哥了,乡下人什么都不懂,就是觉得扔可惜。”
说着就从背篓里拿出果子要递给伙计,宋九月嘿嘿笑道,这明明还是好的,只是皱巴巴的而已,反正不用钱,血赚。
伙计推了推,不接受,说反正掌柜的说要扔的,不用这么客气,说完就把东西递给她,看到有客人上门,就回去忙活了。宋九月见状,把果子悄悄放在柜台上拔腿就走。 她又继续去逛了,顺便看看这里有没有什么好赚钱的地方,街道与赶集的地方不一样,这街道两边是茶楼,酒馆,当铺,作坊。街道两旁的旷地上还有不少张着大伞的小商贩。人来人往,好不热闹,这时突然传来一阵包子的香味,宋九月看着路边的包子铺,咽了咽口水,便头也不回地往前走去。宋九月按着时间去门牌牌那,张婶跟李大娘已经在等着了。 “阿月,快过来,刚好村长地牛车也要回去,我们可以一起坐回去了”张婶兴奋地朝九月摇手。 “好嘞。”宋九月快步走过去,开心啊,不用走路回去了。
回去路上张婶兴奋的同姜花分享她的战利品,宋九月坐着坐着头一点一点像钓鱼一样,没一会就睡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