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趣阁 > 重生六零年代家长里短 > 第008章 沈家相媳妇

第008章 沈家相媳妇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刘桂兰穿着新衣裳去了村委会这,这个时间村委会的人不少,都在这儿等着拿纸盒。“哟,桂兰这是新衣裳吧。”

农村老娘们儿扎堆儿就是扯闲话和互相攀比。“啊,新做的。”

刘桂兰说着还腆腆胸。“桂兰儿,你不怕你老婆婆知道啊?”

另一位嫂子说到。“这就是我婆婆给我买的布,让我小姑子给我做的。”

刘桂兰说完一脸的自豪,村子里,谁家媳妇也没有她这种待遇了。刘桂兰的话让大家大跌眼镜,沈老太太啥人他们是再清楚不过来,拿闺女当宝,儿媳妇就是草,全家就是都吃不饱也得给闺女吃细粮,怎么可能给儿媳妇做衣裳呢。大家都觉得刘桂兰在吹牛。刘桂兰从村委会出来,不一会儿,陈淑芬也去了。“淑芬,桂兰穿件新衣裳,说是你婆婆给做的真的假的。”

陈淑芬一进屋就被大家拉了过去。“啊,是。”

“真的,那你婆婆怎么没给你也做一件,这也太偏心了。”

另一位嫂子看笑话不嫌事儿大的说到。“我婆婆也给我做了,我没穿呢。”

沈家老太太给两个媳妇做新衣裳的事儿在整个村里一下子就传开了。晚上,刘桂兰恨不得穿着衣裳睡觉。“妈,你都要照吐露皮了。”

儿子看着刘桂兰一个劲儿的在镜子那儿照,说到。“小孩子懂什么。”

“我说,赶紧上炕睡觉了。”

沈二柱也看不下去了,自己的媳妇是不是魔障了。“我长这么大就穿过两回新衣裳,一回是结婚的时候,一回是今天。”

刘桂兰的娘家太穷了,她在娘家的时候又不受宠,穿的衣服都是摞着补丁的,新衣服是想都没想过的。“那你照吧。”

沈二柱也懒得说她了。大房这边,陈淑芬把衣裳放在炕上,看了又看,摸了又摸。“妈,你明天穿上吧。”

沈大丫说到。“穿它干啥,妈天天干活儿,都穿埋汰了。”

陈淑芬说到。“那也比你摸坏了强啊,你看二婶都穿了,你也穿吧。再说你要是穿坏了,奶奶或许还能再给你做呢,你要是一直不穿,奶奶肯定不会给你做了。”

沈大丫说到。“哎,也对哈。”

陈淑芳听着闺女的话,好像是这个理儿。沈秋月和沈春芬两个人在屋里算账,她们几个人的工分儿也结了,算明白了,明儿领钱就行了。“我的一共是十一块三毛。”

沈春芬的是每个月一结。“我的是十二块六毛。”

沈秋月比她多一点儿。她们俩的每个月交给沈母五块,剩下的自己留着。“三哥的呢?”

“三哥的八块多。”

沈秋月当时给民兵定的工资就不多,因为民兵的工作不累。沈三柱每个月的工资全部上交,手里一分钱都没有,他在家又是个听妈话的,一点儿想法都没有。沈秋月除了每个月的工资,还有几块钱的外快的收入,张丽那边她每个月基本上都要去三次,就有六块钱的收入,这个工资快赶上工人了。开了工资,沈秋月和沈春芬就去镇上买些吃的回来。两个人借着送鸡蛋的时候,在饭店点了个红烧肉,还一人吃了一碗面。“真好吃。”

沈春芬吃了一块儿红烧肉,幸福的说到。“肉当然比菜好吃了。”

回去的时候又买了十个肉包子,十个白面馒头带回去。以后只要沈秋月和沈春芬一起来镇上,就要给自己改善一下伙食。到了家,沈春芬就把背包给了母亲。把买那一百斤的大黄米也带回来了。“妈,肉包子,晚上热热大家吃。”

沈家现在的伙食明显提高了不少,因为家里现在每个月都有钱赚,也是顿顿稀的,但能吃饱了,沈母每隔两天就会给家人做一顿菜团子。菜团子就是苞米面的菜包子,北方人都爱吃带馅儿的,没有白面,吃不上饺子,菜团子也不错。秋天的时候储存了不少的白菜和萝卜,酸菜也腌了两大缸,家里人多,吃的不能少。晚上,沈母炖了白菜和土豆,还有一碗拌的咸菜疙瘩丝儿。沈秋月的口味很清,但家里人都很口重,顿顿离不了咸菜。沈母开始给大家分包子,大人每人一个,还剩一个当然是给沈秋月留着了。馒头也是每人一个,小孩子是没有的。不过既然分完了,老大*家的愿意给孩子吃,她也不管。沈秋月的胃口很小,一碗苞米糊糊,一个包子就够吃了,馒头她也没吃,就给自己的母亲了。沈母欣慰的看了眼闺女,再看看拿两个儿子。两个媳妇都把包子掰开,给两个孩子一人一半儿,两口子吃馒头。沈三柱看了眼大哥二哥,真不知道娶媳妇有什么好,有好吃的也吃不上,看看他,一个包子一个馒头都是他自己吃的。落雪了以后,村里的人出门的就少了,加上村里有外快赚,今年上山逮兔子的都没有。沈秋月让沈大柱和沈二柱在山上踩好位置,挖了一个大陷阱,有将近两米深,下面放了削尖的树杈,还倒了些水在削尖了的树杈上,天气寒冷,冻的很尖锐。隔一天,沈秋月就和沈大柱过去看看,偶尔能捡个兔子,野鸡是没有,野鸡即使掉了进来也能飞出去。自从做了新衣服,刘桂兰总是在村委会这边干活儿,也不回家做了,有时候连午饭都不回去吃,还得二丫给她送,也就是一个苞米面饼子,为的就是接收村里同龄的小媳妇羡慕的目光。“桂兰,还是你命好,家里的事儿不用你管,你婆婆还给你送饭。”

年纪相仿的小媳妇都一脸羡慕的看着刘桂兰。“桂兰,你家春芬来年不得结婚了。”

说话的是村东头的三婶儿。“来年差不多吧,早该结了,我们家这不还有个小叔子没定亲么,我婆婆的意思是让小叔子先结。”

刘桂兰说到。“哎,我弟弟家有个闺女,今年十八了,你回去问问你婆婆,要是行的话,我给说和说和。”

“行啊。”

刘桂兰和三婶儿在这边说着,屋里不少耳朵都听着呢。以前沈家没有说媒的是因为沈老太太太厉害了,拿儿媳妇不当回事儿,家里条件还不好。现在不一样了,沈家人口多,可劳动力还多呢,沈老太太都能给两个儿媳妇做新衣服,看样子对儿媳妇也没有别人说的那么差,沈家虽然有两个待嫁的姑娘,可架不住这两个姑娘能干呀,大姑娘定的亲事可是镇上的干部,二姑娘虽然还没订亲,现在大家的心里也都明镜儿似的,沈家二姑娘厉害,连队长都听秋月的,生产队的这些活儿不都是沈秋月弄来的么,以后跟着沈家就有甜头。听刘桂兰这么一说,老沈家这是要娶媳妇啊,村子里的很多有姑娘的都着急了,沈三柱虽然在外混不吝,可长的好,高高大大的。老沈家现在的日子可好多了,村里没一个比的上的。“妈,东头三婶儿说要把她弟弟家的闺女说给三柱,让我问问你同不同意。”

刘桂兰回到家兴冲冲的说到。“啥?去她奶奶的,她弟弟家那个闺女,一米五的个儿有两百多斤,娶过来干啥?咱家这点儿粮还不都得让她吃了。”

“哎呀,是啊。”

刘桂兰拍了下大腿,她咋把这茬儿给忘了。“是得给三柱说个媳妇了。”

沈父坐在一旁漫不经心的说到。“*家的,跟我去你六奶家。”

沈母带着二儿媳妇,拿了一包点心就去了六奶家。这个六奶是村里有名的媒婆,方圆几十里,哪个村子有没结婚的姑娘,谁家又没娶媳妇的小伙子她都知道。沈三柱还不知道家里老娘正给他相亲呢,他还在生产队和民兵队的烤土豆子呢。“哥,你过来帮我把这个搬库房去。”

沈春芬喊沈三柱过来干活儿。“哎。”

沈三柱是有名的混不吝,就是听妈话,听妹子话。“小娟,你要不明天来村委会这边做吧,能多做点儿。”

沈春芬拉着许娟的手说着。“我还是在家做吧,在家还能帮我大娘做点儿饭,我大嫂这不是快生了么,就这几天了,身边离不开人。”

许娟是在她大娘家生活,她父母在她十三岁的时候因为工厂爆炸去世了,后来他大爷就抚养了她,他大爷被安排进工厂看大门,许娟今年十八了,大娘对她很好,她也很感恩。许娟和沈春芬是同学,每次许娟来村委会这边,沈春芬都会和她聊上几句。“就这两箱,那我拿走了。”

沈三柱指着地上的两个箱子说到,扫了一眼地上站着的姑娘。许娟一米六五的身高,站在一米八几的沈三柱面前,娇小的很,许娟很白,身材纤细,摸样也不错,很明朗的那种。许娟的身材和沈秋月很像,但是比沈秋月矮一点点。“就这两箱。”

许娟也看了沈三柱一眼,这个同学的哥哥她一直都知道,但是两人没有交集,也没说过话,不过听村里人说,这个人很不讲道理,人也不怎么好,自己还是离他远点儿吧。“那我再拿两箱回去吧。”

许娟说到,她拿货回去,奶奶会和她一起干,每次拿两箱,有一箱是大伯娘的,大伯娘要在家看着嫂子,不能出门。“我让我哥帮你,这大冷的天儿,你自己搬太费事了。”

沈春芬让沈三柱送许娟回去。一路上,两人什么话也没说,两人谁也没注意。“放这儿就行了。”

许娟开门,指了指屋地。“等你送的时候,别自己搬,去生产队叫我,我过来取就行,你一个姑娘家,这两箱子不好整。”

沈三柱说到,他们民兵现在的工作,除了维护安全,就是生产队的搬运工作了,搬货这是他们应该做的。“谢谢你了。”

许娟看着沈三柱,这个人好像还不错。“娟子,让人进屋暖和暖和。”

许奶奶的声音从里屋传来。“不用了,我先回去了,队上还有事儿呢。”

说完,沈三柱就走了。村西头田家,田小娥拉着她妈。“妈,你去和六姥姥说,沈家去找六姥姥了,要给沈三柱说媒呢。”

田小娥急坏了,她可是相中沈三柱了,沈三柱长的高高大大的,摸样还好,还能干。“闺女,沈三柱多驴性啊,你能管了他么?”

田母可是没看上沈三柱。“沈三柱多好呀,多能干呢,你瞅瞅咱村,现在家家这些老爷们都在家干闲着,沈三柱可是生产队的民兵小队长,挣工分的呢。”

田小娥一心嫁给沈三柱。“闺女,老沈家不是什么好人家,你没看见那两个儿媳妇都让沈老太太欺负啥样了。”

沈老太太的光荣事迹在村里是口口相传。“咋样了,我看就挺好,人家还给两个儿媳妇做新衣裳了呢。”

田小娥可喜欢刘桂兰穿的那件新衣服了。“好啥呀,她老沈家还有两个没出门子的小姑子呢,那两个姑娘,哪个也不是省油的灯。”

田母就是没看上老沈家。田小娥是田家最小的姑娘,上面有一个大姐,四个哥哥,宠的不得了,家里什么好的都可着她。“我就喜欢沈三柱,我就要嫁给他,你要不去,我自己去找六姥姥说。”

“哎呦,我的祖宗,我去,我去还不行么。”

田母是在拗不过闺女。田母去六姥姥家了,把闺女的事儿和六姥姥说了一遍。“哎呦,沈家的人刚走十分钟不到,你要晚来一会儿都能碰上。”

六姥姥笑着说到。六姥姥这个人和谁说话都是一脸笑模样,这些年做了不少媒,现在和两个儿子住在一起,每天带带孙子做做媒,日子过得有滋有味的。“我这个闺女从小让我惯坏了。”

“我明个去和沈家说,你等我信儿。”

“哎,那先谢谢六姥姥了。”

六姥姥做了一辈子媒,田家的闺女什么样儿,她也是知道的,沈家现在在村里的名声很旺,这门亲事儿还是谨慎些。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