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趣阁 > 重生六零年代家长里短 > 第十二章 娶媳妇过新年

第十二章 娶媳妇过新年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第二天上工,沈春芬的工作分给了宋琴和许娟,许娟就是记账,养鸡站和村公社的帐,还有库房出库,宋琴主要负责质检入库和养鸡站的工作。许娟这回天天都要去村委会工作了。沈秋月在家教了沈春芬做两道拿手菜,一道水煮肉片,一道是红烧鱼。虽然沈春芬的工作不是大厨,但也是在厨房工作,有备无患。过完小年儿了,家家户户都开始准备过年了,沈秋月的陷阱终于有大件儿了,和上次差不多大的野猪,还是像上次一样,在陷阱里杀完运回家里去。上次的猪肉还剩一百多斤呢,这次这个,沈秋月有别的用。猪肉运回来,还是像上回一样,内脏和猪头还有猪爪都烀上,肉都冻了起来。第二天沈秋月和沈春芬起了个大早,她们两个要去县里面。早饭的时候,沈母给沈秋月拿了三十块钱。“你俩去置办一些过年用的东西吧。”

沈母当着全家人的面给的钱,儿媳妇自然是不会说什么,家里婆婆当家,哪家都是这样,婆婆虽然厉害了些,但也没让她们饿着,相比村里其他家的婆婆,不知好了多少。沈秋月特意去队长家叫上了宋琴。“我马上。”

宋琴正吃饭呢,拿了个窝头就跑了。到县里才九点多,县里的百货大楼里现在就有卖泡沫的鞋底的了,沈秋月一下子买了十五双,这种鞋底特别软乎。家里的十几口人,一人一双。沈秋月这次来县里的主要目的是买材料,买做干肠的香料。沈秋月打算回去把肉都做成干肠,方便保存。下午的时候,三个人回到镇上,去供销社又买了些不要票的布头。沈秋月在县里扯了三块儿布,打算回去自己做衣裳。镇上的供销社里买的布没有简单了些,这些布头也就做鞋还成。到家的时候已经黑天了,沈秋月和沈春芬一人拎着两个大兜子回来了,几个孩子看见姑姑赶紧跑出来迎接。把兜子放到沈母屋的炕上,吃的用的摆了一炕。“妈,你给的钱全花了啊。”

沈春芬说到。沈母真是心疼胆疼,但也没办法,家里人口多,吃的用的自然多了。“这鞋底一人一双,过年了都穿双新鞋。”

沈秋月说到。“哎呦,这鞋底真软乎。”

刘桂兰一惊一乍的。“这布头,嫂子你们一人一块儿,拿去做鞋穿,妈这两块儿给你和我爸一人做身衣裳吧。”

“我和你爸都黄土埋到脖子了,穿什么穿,竟花这没用的钱。”

沈母说到。陈淑芳和刘桂兰接过布料稀罕的不得了,她们俩的一块儿是藏蓝色的,一块儿是褐色的。这么好的布料做鞋多可惜,家里破烂布有的是,打成格布做鞋一样。“你胡说什么呢,你们俩才多大岁数啊。”

沈秋月知道父母是心里舍不得。沈秋月把家里一大半的猪肉做成了干肠,做好挂在小厨房里,平时做晚饭小厨房的门能锁上,免得引起注意。过了二十五,沈秋月也没怎么出门儿了,生产队那边也没什么事儿了,她就在家安心的做新衣裳了。东屋炕上,大嫂二嫂在那儿给家里做鞋呢。“二嫂,不是给你布了吗?”

沈秋月看着炕上那打着补丁的布,问到。“那布做鞋白瞎了,一个小孩子穿不出好赖。”

刘桂兰笑着说到。“大嫂,你不会给大丫也用这布吧。”

“啊。”

“大丫过年都十三了,大姑娘了,这穿出去多难看呢。”

沈秋月回屋把自己的鞋底和布料拿过来了,沈秋月买了一块儿枚红色的烫荣布料,上面带着小白花。“嫂子,这是我做完剩下的布,给大丫二丫一人一双应该能够。”

陈淑芬接了过来,爱不释手,真好看。沈秋月这块儿布扯的挺大的,本来打算她和春芬还有许娟一人一双,她们仨的做完还剩了挺大一块。沈秋月本来就挺喜欢大丫的,大丫很能干,又上了学,虽然现在学校都不上课了,但大丫也没和其他的孩子那样出去跑,一直在家帮忙干活儿。三十儿这天,孩子们都穿了新鞋,衣服虽然不是新的但也都是干干净净的。三十儿晌午饭是沈秋月掌勺,三个嫂子打下手,做了六个菜,猪肉酸菜,炒肥肠,猪肝凉菜,红烧兔肉,干肠,回锅肉。沈母这次是下了大手笔啊。“趁着过年给你们补一补,马上开春儿了,好有力气干活儿。”

沈母笑着说到,言外之意就是,我给你们吃好的,你们得使劲儿给我挣工分儿。沈大柱和沈二柱使劲儿的点头,现在家里属他们两个最没用了,等开春儿了,一定要努力干活儿,给家里挣工分。初二,各家各户的都要去串门,媳妇都要回娘家,陈淑芳这些年都没回娘家,娘家爹娶了后娘,对她不好,就一个姑姑是和她亲的,可姑姑也有一大帮的儿女,她去了也是不合适,索性就不回去了。一大早,沈二柱和沈三柱跟着媳妇回娘家了,沈母给他们每人拿了二斤高粱面,四两肉就当回门礼了。林大强也来接沈春芬去串门,晚上回来的时候,沈春芬看着脸色不太好,手里拿的东西倒是不少。“怎么了?”

沈秋月看着沈春芬问到。“他两个哥嫂回来过年了,他二嫂听说我要去镇上工作不高兴了,和他爸妈闹呢。”

“她二嫂不是有工作么,她还闹什么啊?”

“他二嫂不是钢厂的工人么,那个工作对于女的来说太累了。”

林大强还有两个哥哥,大哥林大山是县里的机关单位的一个小科员,大嫂张芳芳在县里的中心医院药房工作,两个人有一个儿子叫林小山,五岁了,很乖的一个孩子,张芳芳性格很老实,和沈春芬的关系也不错。二哥林大壮在县里的钢厂工作,二嫂王二华她们两个都是普通的工人,当初林大壮的这个媳妇是他自己非要娶的,钢厂在县城的郊区,王二华是厂里的临时工,家住在离钢厂很近的地方,王二华长的不错就是胖一些,天天给林大壮送吃的,一来二去林大壮就非她不娶了。林家的老两口虽然不喜王二华,但也没办法。林大壮结婚三年了,一直没有孩子,林父林母也没逼她们两个,倒是王二华越发的过分,林父林母看清了她的性格,也就不管*家了。“那后来怎么办了?”

“后来,大强他爸急眼了,她也消停了。”

“幸好林家的两个哥哥都分出去了。”

初五过完年,生产队就开始投入工作了,今年开工的早,村子里的男人们都去挖鱼塘了。鱼塘建好就要投入生产了,沈秋月在鱼塘的招工上用了一点儿小心机。“队长,我是这么打算的,鱼塘的工分按照每天半个工分结。”

“这是不是太少了,年轻的劳动力,一天能挣两三个工分呢。”

“我是这样想的,咱们的鱼塘刚开始运行前几个月肯定没有什么收入,等后期收成的时候,可以按照收入的百分之二给工人加上。”

“行,那按你说的办。”

听说鱼塘的工分只有半个,村子里的人都放弃报名了,这正和了沈秋月的意。最后鱼塘只招了三个工人,沈父,沈大柱和陈淑芬。村里的人对这个结果都是看笑话的状态。“老沈家这回不灵了吧,沈秋月弄了那么个鱼塘,最后没人报名,只能让家里人上了。”

田母和田小娥在家炕上一顿幸灾乐祸。“哼,小姑子当家还有好。”

沈父年轻的时候曾经在别的村子的鱼池干过,对于养鱼还是有一定的技巧的,沈秋月也给大哥和大嫂打了强心针。“只要你们两个把鱼养好,最后产量高,工分不成问题。”

“小妹,我听你的。”

沈大柱两口子老实能干,沈秋月也愿意帮他们。村工站这边,许娟和宋琴已经完全适应新工作了。许娟替沈春芬的班儿,不少人也说了酸话。田小娥没事儿的时候就往村工站这儿凑,大家过来都是干活儿的,就她是来闲聊天儿的。“大丫,把这个记上。”

沈大丫和沈二丫现在就跟在许娟身边打下手。“大丫,你穿这鞋真好看,新做的吧。”

屋子里的小媳妇们又开始了。“过年做的新鞋。”

沈大丫笑着说到,这可是和她小姑和三婶儿一样的,在沈大丫心里,两个姑姑和三婶就是她的偶像啊,大姑能干,小姑聪明,三婶儿温柔。“你这鞋面儿可真好看。”

屋子里的婶子大娘的目光都看向沈大丫的鞋。“我这双和我姑的是一样的,我和二丫一人一双。”

沈大丫一脸的自豪,她这双新鞋可把村里的小伙伴羡慕坏了,谁让她们摊上一个好姑呢。田小娥看了眼大丫的鞋,撇了撇嘴,有什么好得意的。“小娟儿,你大姑子上镇上上班儿去了,村上的位置就给你了,还是你命好,一结婚就碰上这么好的事儿。”

说话的是一个三十多岁的女人,大家都叫她李二嫂。旁边好几个人都给李二嫂使眼色,示意她田小娥在这儿呢。李二嫂看见了大家的眼色,她倒是一点儿都不在乎,李二嫂家的日子过得好,没有妯娌,只有两个大姑子都嫁人了,嫁的都不错,平时没少给娘家贴补,李二嫂的丈夫又很能干,公婆也能挣工分,李二嫂生了两个儿子,在婆家的地位很高。李二嫂很不理解这些人,许娟已经和沈三柱结婚了,人家两口子感情还挺好的,田小娥已经是过去式了,可大家还是总是挑拨,真是闲的。“就是啊,小娟儿,还是你命好,这老沈家现在的条件可不比以前了,吃的用的都是好的,我听说你小姑子年前置办年货买了一马车的东西,咱村儿谁家也比不了啊。”

说话的是王婶儿,三十多岁,在村里的辈分大。“我命是挺好的。”

许娟笑着说到。田小娥气的不行,这本该是她的,都被许娟这个贱人抢走了。许娟才不理会田小娥呢,在她眼里,田小娥就是个跳梁小丑。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