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趣阁 > 重生六零年代家长里短 > 第二十一章 沈静探亲

第二十一章 沈静探亲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第一封信,信的里面还放了一张他和沈秋月的结婚照。自从离开家,他没有和家里人联系,甚至母亲都不知道他在哪儿,父亲会用他的关系打探自己的消息,但是他那种性格,是绝对不会告诉母亲的。李母每天就是在家做家务,买菜做饭。刚进军区,门口的门卫叫住了她。“林阿姨,这儿有一封您的信。”

“我的?”

李母有些不敢相信,她都多久没收到过信了,她自己都不记得了。“对。”

门卫把信给了李母。李母接了过来,北疆边防来的。回到家,李母赶紧把信拆开看。“母亲,这是我和您儿媳妇的结婚照,我很好,勿念。”

短短的两行字,李母的眼泪止不住的流。李母看着照片,小心的擦拭,爱不释手,好像是什么宝贝一样。这姑娘真好看,李母看着照片,脸上堆满了笑意。忽然想到了什么,李母找出纸笔,赶紧给儿子回信。李母写了满满两页纸,回房间从柜子里拿了自己存的钱,急忙出门。李父只有休息的时候回家来住,平时根本不回大院这边,所以李母也不用担心丈夫发现。李母拿着钱去商场买了好些吃的,用的,儿媳妇的衣服尺寸她不清楚,那就买布料吧。李母买的东西和信一并的寄了出去。她终于知道小儿子的去处了,大儿子和二儿子都是丈夫说了算,她也插不上话,小儿子不听李父的,李父现在也不管他了,李母觉得日子也有了盼头。李长安收到母亲寄来的包裹,已经是一个月后了,李长安出去下连队回来,正好包裹刚到。李长安抱着包裹回家,拆开一看,他妈还真是豁出去了。李长安看着信,信上写的就是些关心的话。“······我也不知道儿媳妇的身材是什么样的,就买了些布料,给她做几身衣裳吧······。”

李母的来信中并没有提到自己的病情,就是说接到李长安的来信她又多开心,多希望能见到他。“你回来了?”

沈秋月去服务社买东西了,回来的路上就听说下连队的回来了,进了家门一看,果然在家。“嗯,我妈寄了些东西过来。”

沈秋月过去看了看,吃的用的真不少,还有四五块儿布料,都是些粉色,黄色,带小花和小格子的,一看就是给女孩儿穿的。沈秋月不缺衣服,知道他们这边物资匮乏,沈春芬经常会给她寄东西过来。农历八月份,国家中部地区糟了蝗灾,北方这边还好,没受什么影响。沈秋月给家里去信,担心家里的粮食不够。沈春芬把家里的情况都写信告诉了沈秋月,家里后面的那块儿地按沈秋月说的,每年都种地瓜,村里的地没受什么影响,但今年这光景,肯定还是要大量的交粮了。现在在家吃饭的人不多,就沈父沈母,加上刘桂兰和两个小子,其他人都有工作管饭,头年的粮还有三百来斤存项呢。沈秋月了解到家里的情况,放心了不少。军区这边就差远了,他们这里地处偏远,七八里地外才有村子,都是山地,本就不产粮。军区里的供应都是国家分配的,就怕过些日子,国家的分配也不够了。沈秋月现在手里还有三四十斤的细粮,粗粮也还有五六十斤,李长安平时都在部队上吃,她自己也吃不了太多的东西。家里的小园子种的菜,一夏天吃不了,茄子豆角,沈秋月都晒成了干儿,北方的冬天来的早,八月节之前,沈秋月就把园子里的菜全都摘回来了,芹菜和韭菜都挖回来,种在盆里。“大妹子,这茄子还能长几天呢,你这么早就摘下来,白瞎了。”

吴家嫂子在菜园子摘菜碰巧遇上了沈秋月。“北方冬天来的早,我想在上冻之前把园子收拾完。”

沈秋月把园子里的菜都摘下来了,几乎都是凉了菜干。北方的人冬天的时候愿意腌咸菜,沈秋月也腌了一点儿,家里人少,有点儿就够了。收拾完园子,沈秋月去服务社,趁着现在屋子还供应,赶紧买些过冬的菜。“李嫂子,你这么早就买白菜?现在贵,过一阵儿便宜。”

服务社的售货员看沈秋月一下要了五十棵白菜,一想,应该是要腌酸菜,现在还早,白菜下来的少,卖的贵。“过一阵儿大家都腌菜,我怕你们供应不上,我就先买了吧。”

五十棵白菜,花了三块钱,服务社的一些年纪大的都嫌弃沈秋月不会过日子。服务社的人帮她背回去的,沈秋月回家就把白菜腌上了,过一阵儿有没有都不一定了,还嫌她不会过呢。九月初,军区这边就下雪了,家属楼是新楼,有暖气,沈秋月平时很少出门儿,也感觉不到外面的寒冷。九月初的时候,家里给她寄来了一百斤的地瓜,沈母本想着等着粮食分下来给她寄细粮的,沈秋月婆婆托人给带来一百斤苞米面,五十斤白面,五十斤大米。家里的粮食够吃上一年半载的了。自打沈秋月买完白菜,服务社的菜一天比一天少,直到落雪了,大院的家属也没腌上菜。部队的补寄上不来,食堂的菜越来越少了,军区的领导都没辙,只能干着急。周末,沈秋月一大早蒸了一大盆玉米面掺白面的馒头,沈静周末有一个下午的休息,她准备去看看。最近部队的物资都很紧缺,补寄跟不上,战士们的伙食严重下降,现在都开始限量了。沈静她们文工团也不会好到哪儿去。沈秋月装了十个馒头,还包了肉馅儿的饺子,装了一饭盒,带过去。到了县里军区文工团的时候,沈秋月直接去礼堂找沈静。有在上面排练的,也有在下面坐着的。“沈静,那是你姑姑么?”

沈静回头一看,真是她姑姑。沈静从台上跑了下来,跑到沈秋月的身边。“姑,你咋来了呢?”

“这不是前两周忙,都没来看你,这周有时间了就过来了。”

“姑,你坐这儿等会儿我,我们还有十分钟就到时间了。”

“嗯,你快去吧。”

沈秋月在台下的观众席坐了下来,沈静蹦蹦跳跳的回台上去了。到点了,结束了,沈静和沈秋月从礼堂出来,就去了食堂。食堂的人也不多。沈秋月把饭盒拿了出来,让沈静先吃。“姑,你也吃啊。”

“我吃过了,今儿个人怎么这么少啊?”

沈秋月每次来的时候,也是这个时间,食堂的人都可多了。“食堂周末中午没有饭了。”

“怎么会这样?”

“还不是补寄闹的,我们这儿上个月的补寄就没下来,这个月就给了一半儿,说以后每个月也只能发原来的一半儿了,周末食堂也不开火了,大家每天饿的都没精打采的。”

“你怎么样啊?够吃么?下周姑姑再给你蒸点儿馒头带过来。”

“我还好,我爸上周给我寄的桃酥和罐头,还能挺一阵儿。”

“那你室友他们呢?也都和你一样么?”

“她们天天也不够吃,上周末也跑出去买些干粮,可是现在外面的干粮也越来越贵。”

沈静说到。“小静,你可得吃饱了,你现在正是长身体的时候呢,吃不饱不长个儿,想想办法,看看下周给你带些东西过来。”

“嗯,谢谢姑姑。”

寝室没人都有一个柜子,是上锁的,省的东西丢,沈静把馒头锁在柜子里面了,馒头这干粮保存的时间长,沈静这饭量,三天就都能消灭掉。沈秋月去了,在县里走了一圈儿,看来粮食问题还真挺严重的。大院里这些日子也不消停,家家因为吃不饱,孩子老婆乱叫,两口子吵架。李长安还是正常的上班,军区的粮食问题,有领导想办法呢,他就是管好他的兵。粮食问题越来越严重了,县里的文工团都放假了,放了一个月假,都是被补寄给闹的。沈静和朱玲玲一起坐车回了军区。沈静在文工团也半年多了,*离开家,好不容易放个假,她想回家看看。沈秋月送了沈静上了火车。沈静下了火车,直接坐车到镇上的食品厂,镇上的食品厂她来过无数次,沈二柱看见沈静的时候,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这还是那个那个土里土气的二丫么?“闺女。”

“爸。”

沈静看见爸爸,跑了过去。沈二柱和厂里说一声,带着沈静先回家了。沈静一进家门,家人都十分惊讶,沈静一身绿军装,编者两个小辫子,这个年代,军装在人们心中是最好看的了。“闺女。”

刘桂兰看着沈静进门,赶紧迎了过去,走到沈静的身边,双手却停在了空中,不知道该放哪儿了。“*,去村委会,买只鸡回来,俩小子,去鱼塘告诉你爷爷一声。”

沈母忙给家里人分工。晚饭的时候,家里人都回来了,沈母特意让儿媳妇炖了小鸡和鱼,沈家现在的条件好了,老大两口子的鱼塘每年除了交给村里的,能赚不少红利呢,*每个月挣得也不少,老三两口子又都有工作,家里的日子好着呢。“奶,咱家今年分的粮够吃么?国家大部分地区都受了灾,今年部队的补寄都不够。”

沈静说到。“够吃,咱们生产队分的粮不多,地瓜倒是分了不少,家里吃饭的人也少了,上秋那阵儿,你大姑父给弄了五百斤的苞米回来,够吃一年的了。”

沈母笑着说。“二丫,这回能在家呆几天呢?”

沈母许娟问到。“我们放了一个月的假,月末就得回去,过年我们要下部队演出,要提前回去排练。”

沈静说到。“奶那儿有布票,明儿个让你三婶儿带你去镇上做衣裳。”

沈母笑着说。“奶,不用了,我们部队发衣裳,够穿。对了,姑的信,让给我大伯的。”

沈静说到,把信拿给奶奶。两个弟弟羡慕极了,自从姑姑嫁人,奶奶就给大姐做过两身衣裳,他们俩的衣裳都打补丁了,也没说给他们做,每周大姐回来,还给大姐做好吃的,他们俩啥也没有。听了二姐说部队上发衣服,还供饭,羡慕极了。他们俩心里立下了小小的目标,长大以后要像二姐那样,当兵去。沈母接过信,赶紧给了沈大柱。“你妹妹说啥了?”

沈母问到。“秋月说把鱼塘外边儿的空地种上水稻,稻田里养鱼,再养几窝鸭子。”

“啊?”

那鸭子不吃粮食么。“先去和村长说批地试种。”

沈大柱说到。沈大赶紧去找村长,村长爽快的答应了,鱼塘那边儿本就是块洼地,种粮不收,当时批鱼塘的时候就一并给了沈秋月了。现在种水稻只是以生产队的名义试种,要想明年种的话,现在就要刨地了。沈春芬的食品厂,入了秋以后,销售的不是很好。倒不是她们的问题,而是有些材料供应不上,他们只能限量。现在粮食紧缺,工人阶级的粮食更不好弄,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多买些点心也是正常的,就这样,食品厂的槽子糕和桃酥脱销的很严重。食品厂有库房,自从粮食收购不上来,沈二柱那边就每日限额糕点类的出库。市场上粮食紧缺,肉类产品的销售也十分优越。沈母准备了很多东西,都是让沈静给沈秋月带过去的,现在天儿凉了,吃的都能冻住,方便携带。沈秋月带军区这边,军区的领导还在为粮食的问题发愁,战士们每天都吃半饱去训练。沈秋月做的玉米面饼子,烀了两个地瓜,做了酸菜汤,李长安中午回来吃。食堂的菜越来越少,他就不去和大家争了。“还是没想到办法么?”

沈秋月看着李长安愁眉不展的样子问答。“嗯,*已经向上申请了,可现在,全国都在挨饿,哪有多余的粮食发的过来呀。”

“与其坐以待毙,不如自救,整个军营,几千铁骨铮铮的战士,还弄不到吃的?”

沈秋月说到。李长安看着自己的媳妇,媳妇这么说了,肯定是有什么主意了。“你有主意了?”

“咱们这儿地处丘陵,到处都是山,与其这样苦苦等着,还不如让战士们上山去打猎,像野兔这种食草类的动物,可以先养着,部队的供应还不知道什么时候呢。”

沈秋月说到。李长安想了想,这倒是个主意,他之前并没有把心思放在寻找食物上面,反正上面有*和参谋长呢,可最近,食堂的饭都不怎么够吃了,他也不得不为大家做打算了。李长安吃完午饭,直接去*那里。“你这个办法好,我们不能这样坐以待毙了,咱们马上就带兵去打猎。”

军区的两个团轮换外出打猎,一方外出,一方留守,第一天的时候,*和参谋长都出发了,倒是把李长安留下了。直到傍晚,打猎的队伍才回来。在办公室都听得见士兵们的声音,看样子收获不错。“长安,这次给你记上一功。”

吴首*终于笑了。李长安看着士兵们前面排成长长的一排都是猎物。“*,这些野味儿还不能吃。”

“为啥?”

吴*一听,马上严肃了起来。“是啊,长安,大家都好久没见荤腥了,别扫兴。”

朱参谋长看出吴*有些不高兴了,连忙上前打圆场。“我的意思是,把这些猎物挑一些活着的先养起来,军区的人多,靠着山里的野味儿养,那是不可能的,我们自己繁殖起来就不怕了。”

“哈哈,李长安,你这个脑子咋长的,就是好使。”

吴*这才开怀大笑。“老朱,带人把活的挑出来,给后勤派些人,让他们把这些野味儿给我繁殖起来。”

“是。”

李长安在部队很晚才回家。“你上楼的时候,楼下还吵呢么?”

李长安进屋,沈秋月问到。“怎么了?没注意啊?”

“楼下孙副*家两口子打架了。”

李长安从来不注意这些事儿,沈秋月也是闲的无聊,大院里的业余生活也就是谁家有个什么事儿,朱玲玲跑去看热闹,回来和她说,陈桂芝把孙建军给挠了,两口子动手,沈秋月也是见过的,但是她是绝对不会的。李长安去洗漱,沈秋月和他说着家里的事儿。“晶晶来信了,说你二嫂流产了,在婆婆那儿养着呢,你大嫂生了个小子。”

沈秋月说到。李长安就像听别人家的事儿一样。“你怎么都不问问啊?”

“有什么好问的,她们都有家有爱人有父母的,我只需要关系关心你就行了。”

李长安凑到沈秋月的身后环抱着她说到。“那你就不问问婆婆怎么样么?”

李长安想到自己的母亲“她虽然和老头的感情不好,但老头每个月的工资全都交给她,她不会亏了自己的。”

李长安还是比较了解自己的母亲的,李母出自富贵家庭,懂生活,会生活。第二天,李长安去部队,就带着兵打猎去了。李长安刚走五分钟,朱玲玲马上敲门,他哥嫂也是这个点儿刚出门。“吃了么?”

沈秋月问到。“吃了,早晨吃的苞米糊糊,蒸了几个地瓜。”

秋天的时候,于红去傍边的村子买了两百斤的地瓜,于红每年都买一百斤,今年帮钟小芳买了一百斤,她想着也帮沈秋月带一百斤,沈秋月是知道今年的情况的,而且家里也给她寄了,就没要。于红就自己留下了,省的开春儿再买了。没想到,还留对了,谁知道今年部队的情况这么不好。幸好有这两百斤的地瓜,她家老朱没少夸她。“我早上也是,蒸了两个地瓜,煮点儿粥。”

“哎,我嫂子昨天晚上又去拉仗了。”

“昨天晚上又吵起来了?”

“嗯,孙副*他妈不是和赵副*他妈一块儿来的么,昨天孙副*他妈说才知道,陈桂芝来都没和他们说,家里以为人跑了呢,陈桂芝本来就和婆婆不对付,这还在一个屋檐下,不吵架才怪呢。”

“钟小芳婆婆带着孩子过来的?”

“是啊,我听我嫂子说,她婆婆过来就不回去了,还带了两百斤地瓜,一百斤苞米呢。”

“啊?老太太咋带过来的?”

沈秋月有点儿惊讶,当初她和李长安来的时候,也带了不少东西,可有李长安呢,再说她俩都是年轻人,也能搬得动。“听说是老太太的大闺女送上车的,这边钟小芳和李副*去火车站接的。”

“这不吵架才怪呢,都是一个村出来的,看人家这婆婆。”

“是啊,一个是带着口粮来的,这年头粮食多重要啊,另一个本来就带着气儿来的,儿媳妇还不是个贤惠的。”

朱玲玲也跟着感慨。“你怎么样啊?你婆婆对你好不好?”

朱玲玲一脸八卦的脸看着沈秋月。“我婆婆对我挺好的,我这件儿棉衣就是她给我寄来的。”

沈秋月身上穿的是李母买的寄给她的。玫粉色的棉袄,上面带着大朵的牡丹花,很显眼。“对了,你昨天不是不舒服么,怎么样啊?”

朱玲玲问到。沈秋月前些日子一直胃不舒服,送沈静走,她就去医院看了看,本来想就是开点儿药,没想到大夫让她去化验,才发现,怀孕三个多月了。“还行挺好的。”

“你这也不像怀孕啊,什么时候生啊?”

“明年五月末吧。”

沈秋月现在就是在家养好胎,婆婆定期都会给她寄东西过来,自从知道她怀孕,寄了两次东西了,一次是身上穿的这件棉袄,第二次寄了些奶粉和营养品。沈秋月现在的生活简直不要太闲,每天就是做做自己吃的饭,做做家务,她的身子怀孕以后总是乏得很,没事儿的时候就躺一会儿。沈静在家待了二十多天,刘桂兰可骄傲了,没事儿就愿意带着闺女去生产队那边,大家都在那边做手工,刘桂兰在面对大家羡慕的目光的时候,心里别提多高兴了。“哎呦,这么多小年轻的里边儿,就属桂兰儿有福气了,二柱在镇上工作,拿的是工人的工资,家里有公婆帮着当家,丫头还有了这么好的去处,真是一点儿操心的事儿都没有啊。”

说话的婶子一脸的羡慕。“哎,哪有婶子说的那样,我这不是还有一个儿子呢么?不过我家二柱和二丫,倒是真不让我操心,家里我婆婆对我也是没话说。”

刘桂兰就是故意来拉仇恨的。果然,她的话一出来,一屋子的小媳妇,眼睛瞪得老大,鼻子都要气歪了。“是啊,一般都是男孩儿操心。”

说话的是一个和刘桂兰差不多大的小媳妇,就是想踩一踩刘桂兰。“那倒也是,我家儿子实在不行就去他大姑的厂子,让他大姑随便给安排点儿事儿干,再不济也和他爸一样当个工人,以后也好说媳妇。”

本来人家是想打压一下刘桂兰,没想到刘桂兰这么能说,还实在不行去当个工人,当工人啊,那可是他们梦寐以求的啊。“不过我家婆婆和小姑子可不一定同意我家小江去呢,我家小姑子当时不就是非要带二丫走的么,我婆婆也说了,咱家好几个孩子,还都在工厂当工人了,像我小叔子那样当个警察也挺好。”

大家听刘桂兰这话,真是人比人气死人。“哎,我一个当媳妇的,说了也不算,反正有他奶和他姑管着呢。”

刘桂兰这话,听着像是多无奈似的,实际上炫耀了一大把呀。沈静走的时候,沈二柱和沈三柱送她去的车站,又是装了三个大麻袋。沈静穿的是军装,一路上也没有什么危险。到了站,李长安早就等着了。家里是沈秋月写信回去才知道她怀孕了,多数都是吃的东西。“这肉还都没化。”

沈秋月看着沈静把猪肉,鱼肉,鸡,一个个从麻袋里拿出来。“乘车员有一个是姑父的同学,特意把我的行李放到货车那节了,都没化。”

“你奶奶可真行,让你带这么多东西过来。”

沈秋月笑着说到,她怎能不了解自己的母亲呢,疼爱闺女真是无人能及的。沈静带过来的有四只鸡,六条鱼都冻成坨的那种,七八块儿猪肉,有三十多斤,排骨两扇,还有五十斤白面,三十斤大米,罐头四五十盒,都是铁盒的那种,点心十多斤。“奶奶说等大姑生完,她就给你做小被,孩子生出来好用。”

“家里那边怎么样?你大姑上班还方便么?”

“大姑还上班呢,有三婶儿帮着大姑呢,大丫姐现在也成手了,能帮着不少。”

家里那边还挺好的,年景不好,就算沈秋月在也没什么办法。沈静在军区住了两天,就回文工团了。沈秋月身子不方便,沈静和朱玲玲一块儿走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