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位,凡事以她为先,应该会是位明君。原书剧情中写到郡城旱灾,百姓困苦。皇上却依贵妃所言,大肆盖行宫,挥霍无度。导致国库空虚,无银子拨到郡城赈灾。郡城百姓饿死无数,民不聊生,导致皇上在郡城旱灾之后就失了民心。以至于后来民间多了不少农民起义军,打着除昏君斩妖妃的旗号造反。到书的中后期,这些农民起义军被三王爷收入麾下。这也是为何三王爷能那么轻易篡位成功了。夏清歌撸了下原书剧情,她穿书会来会阻止这种事情发生。更加不会在郡城受灾之时,要求皇甫景为她修建行宫,劳民伤财。“景哥哥你说的这些,我都懂。我回去后也要将景哥哥平时赏我的值钱玩意换成银票,捐给郡城,为郡城百姓尽一份心意。”
夏清歌提议。皇甫景意外,眼中感动之色藏都藏不住“朕的歌儿懂事了,会替朕分忧。朕好欣慰。”
“还有一事,我想同景哥哥求一道旨意,解了皇后的禁足。皇后乃是六宫表率,不如让皇后以身作则,动员后宫嫔妃捐赈灾银。景哥哥不要小瞧了嫔妃们,她们可是都有小金库的。能筹到不少赈灾银。”
夏清歌一脸认真的出谋划策。她穿书过来一直都在忙,都忘了原书剧情中,原主同皇上抱怨皇后给她脸子看。皇上当即就下令叫皇后禁足三月,好好反省。夏清歌正好趁这个机会提议皇上放皇后出来。皇甫景更加意外的看向夏清歌“歌儿不是最厌恶皇后?为了给郡城百姓筹赈灾银都叫朕放皇后出来。歌儿有大局观,朕替郡城百姓谢谢你。”
歌儿变得越来越好,他更加喜欢了。“彼岸花不该出现在皇宫,却在此处盛开。预示着大禹国有灾难。郡县旱灾不解决,之后大禹国再有别的灾情,景哥哥会失了民心。景哥哥我还想要求一道旨意,放我出宫去郡县。郡县遭逢旱灾,而我会求雨。”
夏清歌期盼的眼神看向皇甫景。原书剧情中,郡城三年大旱,郡县百姓不是饿死,就是成为流民,还有一部分逃荒去往外地。郡城15个县成为荒城。普天之下,莫非王土。郡城也不小,就这么成为荒城,也是不小的损失。夏清歌不愿看到百姓流离失所,更不愿看到郡城成为荒城。皇甫景大为震撼,他的歌儿处处为郡城百姓考虑,忧国忧民,比他还像个帝王。“这短短几日,歌儿就仿佛变了个人。接连不断的给朕惊喜。朕的歌儿成长了。郡城离京城上千里地,路途遥远。遭逢旱灾,难免会有流民抢劫车马。朕实在不放心歌儿。不如朕召国师速回宫,派国师去郡城求雨。”
皇甫景并不想要她去,他会担心的寝食难安。夏清歌看过原书,国师啥德行没人比她更清楚,国师野心勃勃,觊觎皇位。怕是巴不得郡城灾情得不到解决。岂会真心帮皇帝办事?“景哥哥我和国师你更信谁?”
夏清歌清澈的眸子对上皇甫景深邃的黑眸。皇甫景想也没想的回答“朕自然是最信歌儿。为了歌儿朕连命都可以不要,你说朕信不信你,歌儿怎么会问这么傻的问题?”
别人说这话,夏清歌不信,皇甫景说这话,她就信。这可是天花板级别的恋爱脑,为了原主连整个大禹国都可不要,别说是命了。“景哥哥信我就叫我去郡城求雨。赈灾款只能解郡城百姓燃眉之急,治标不治本。郡城百姓更需要一场大雨。”
夏清歌恳切开口。皇甫景见她态度坚决,又事关郡城百姓,就只好答应下来“歌儿说的没错,郡城百姓更需要一场大雨,若歌儿能为郡城百姓求来大雨,解救万千黎民百姓,也是件大功德。不如定在三日后,朕筹集到赈灾粮款,交待好朝中之事,同歌儿同去郡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