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村民们跟随江莽一路冲杀进去,倭寇抵挡不住,慌忙放弃围攻祠堂从村寨后面翻墙逃命。村民们顾念族人安危,只得放弃追击开始救人灭火。好在岭南这地界,空气潮湿。房屋多用黄泥湿木搭建,并不容易走火。加之村中几乎家家都有水井,待村民回归完毕,火势很快便被扑灭。
众人自祠堂中请出族老,搬来贼寇尸体和族人遗体,密密麻麻摆在祠堂前的坪地之上。片刻间便抽泣声四起,妇人们更是捶胸顿足,男人们肃穆沉默,谁也不敢大声喧哗。 江氏族人没见过倭寇,也不知道倭寇侵袭沿海之事。他们都以为这些是普通的山贼。 尸首清点完毕,倭寇死了八十三个,原本是死七十二个,伤十一个。伤者在清点过程被村民乱锄砸死。族人死一百九十三人,伤九人,死的都是小孩和老人,受伤的是后来赶来驱赶倭寇的青壮族人。 江氏一族自鹅地建村以来,每日里几乎都是在和百越遗族争斗,和山中野兽毒虫斗争,死伤都是家常便饭。见惯生死的江氏遗族第一次没有了面对死亡的从容和不羁。 江氏遗族源自最正统的黄帝血脉,尊老爱幼的思想是刻进基因里的信念!青壮可以慷慨战死,这是荣耀!老幼必须存活,这是信念!如今死的都是老幼。江氏青壮心中的愤恨可想而知,这等耻辱非敌寇之血无以洗刷! 族老饱含老泪,安排族中最好的猎人上山搜寻贼踪,其余族人砍伐坚木熔化铁锅农具制作兵器。 时间过去十五日,搜寻贼寇的猎人归来。同来的还有周边十几个村子派来的百越族人。这些身材矮小黑壮的百越族神情激动的跟随猎人来到祠堂坪地上会见族老。 百越各族和江氏一族争斗千年,双方虽然几乎没有交流。江氏族人从未学习百越氏族土语,百越族人也从未学习江氏的中原俚语。但是斗争千年的双方却偏偏都听得懂对方的语言。 从百越氏族的叙述中,族老得知缘由。原来鹅地和百越生活的地区虽然四面环山,但却有一条靖江发自南岭的小溪流蜿蜒在雷岭之间,吸收雨水充沛的雷岭降水之后陡然形成江面开阔的靖江,如果能从地图上看,鹅村以及百越氏族生存耕种的土地其实都是靖江冲刷而成。整个靖江呈现一个大喇叭状,除了南岭到雷岭这一段是细小的溪流,过了雷岭便陡然变得粗壮,如同一个巨型唢呐朝向大海。 这伙倭寇原本是想驾船沿着靖江逆流而上偷袭雷州府,可万万没想到从海上看到的巨大河口还没走多远就变成涓涓细流的小溪。船只无法通行,于是只好分散队伍出去搜寻道路,其中一支队伍便是袭击狮丘村的元凶。其他几支倭寇虽然也没找到翻越雷岭的路,却是一路烧杀劫掠了十几个百越氏族村庄。幸得百越氏族老幼都善于翻山越岭穿林过水,见倭寇来势汹汹便纷纷逃进深山老林之中,奈何人能逃走,家当和老弱却多数被劫走屠戮,村落更是被付之一炬。 江氏族人虽然和百越氏族争端不断,但是双方也仅限于青壮之间抢夺猎物,耕地和水源。然而像屠戮老幼妇孺此等灭绝人性的事情争斗千年的双方却都没有做过。可见倭寇的凶残堪比野兽,甚至不如野兽。野兽食人也不过是为填饱肚子,倭寇杀人却只为取乐,妇孺老人对他们本来毫无威胁,却也要命丧倭寇之手。 百越氏族同时也带来一个消息,在靖江出海口处有一座不大的土山,当地人称径口山。此山虽然不算高大,但却地势险要,扼守海口,东临大海,西面对着盆地,北面是河口,南面山岭断崖难以攀越。此处易守难攻,只有西面可以上山,偏偏此山遍布嶙峋巨石,山林密布,只有一条蜿蜒的小径可以登山。山上有一营寨,原本为百越其中一个部族的村落。倭寇寻路无果却也没有撤走,反而是抢占径口山营寨盘踞其中,盖因此地隐蔽险要可以作为据点老巢。 江氏一族此时和百越众氏族可谓同仇敌忾,双方虽有间隙,但比之倭寇的血海深仇却是不值一提。 因此各方约定三日之后在靖江南岸,径口山下集合双方全部青壮族人,共同讨伐倭寇。 倭寇居高临下早已察知动静,迅速作出部署。这股倭寇除去此前被江氏一族击杀八十三人之外尚剩余六百八十四人。倭寇首领长年袭扰东南沿海,常与数倍官兵作战而胜之。眼见山脚下密密麻麻汇聚的山民却是毫无惧色。山民的装备几乎都是各种农具,连官兵都不如。 倭寇大呼小叫的哈哈大笑指指点点嘲笑山脚下的衣衫褴褛的山民。倭寇首领却是个诡计多端的狡诈之辈,加之和官兵多次作战,战斗经验丰富,马上作出相应部署。 营寨之中分出二百名倭寇从东面下海,乘小船沿靖江逆流而上。 寨墙之上叠上滚石檑木,营寨门口挖开陷阱。一切布置妥当。 此时江边南岸先聚集一批合共八百余人的百越氏族,皆是原本生活在靖江南岸的氏族,以詹姓氏族所占人数最多。合共六百余人。北岸熙熙攘攘的聚集着等待渡过靖江各氏族青壮,包括江氏一族也在其中,江氏一族此次出动族中青壮合共一千三百九十一人。粗略点算,这次讨伐倭寇的山民一共有三千六百余众。 靖江并不算宽广,水流也不湍急。山民们所选渡河地点也是千百年来两岸山民过江之处,此处水深没腰,江内底部是一块天然横铺江底连通两岸的平坦巨石。此石宽约一丈,其余地方皆是淤泥杂草,行人难渡。 当第一批渡江山民刚刚上岸,其余山民排成一条长龙在水中缓缓淌水渡江之时,乘坐小船的倭寇突然自河口处冲杀而来,顿时两岸一阵骚动。河中的山民们虽然惊慌倒也没有坐以待毙,举起手中棍棒农具与那凶残的倭寇混战起来,江面顿时如同煮沸的饺子般热闹。江中的山民完全处于劣势,倭寇在小船上居高临下轻易便可斩杀山民,鲜血顿时染红了江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