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铛啷”银袋子砸在桌子上,楚瑶拿起来,放在手里掂了掂,递给了父亲。“楚姑娘,你这样可没意思了。”
荀掌柜这钱给的不情不愿。“荀掌柜不必说这样的话。”
楚瑶赚了钱,便没有方才那样强势了:“这其中你有多少赚头,我心知肚明,你摸着良心说,我也给你留了余地是不是?”
“您那么大的酒楼,是赚大钱的人,手指缝里漏些出来,都够我们吃上一年的,何必同我们这些农户计较呢。”
楚瑶得了便宜还卖乖。这些话,楚瑶本人是说不出来的,好在她脑子里不止有原主的记忆,平日里也带了些原主的行事作风,那自幼在大宅院里教养出来的嫡女,对做生意管家,是手到擒来,荀掌柜一个酒楼的掌柜,想从原主这样的人手里得便宜,怎么可能。更何况,还有楚瑶的加持,他怎么也得认栽。多付了一倍的银子,荀掌柜气的一个字都不想多说,着人将豆芽菜搬上车,回头冲楚瑶抱了抱拳,算是给今后的生意留了条路,然后就跳上车走了。一直等到马车走远,楚瑶方才转头回屋,梁氏吓得拍起了胸脯:“我的天哪阿瑶,你怎么敢坐地起价成这个样子!”
“阿娘是不知道东来居将这菜卖多少钱,若是知道的,恐怕还会说我定价定的低了。”
楚瑶打开钱袋子,看着里面白花花的银子:“若是豆芽菜都能用这个价格卖出去,那以后南水村的村民也不用种别的了。”
她说着,心里却没有那么轻松。菜能卖出这样的价格,大部分是因为大家并没有见过这东西,俗话说物以稀为贵,可若是除了南水村之外的人也能种出豆芽菜,产量上来了,价格就会压下去,南水村人少,便不占什么优势了。“三哥呢?”
楚瑶进屋,找了一圈黄老三。黄老三正在屋子里陪自己媳妇,听到楚瑶叫她,连忙走了出来。“你回一趟南水村,跟你娘说,若是有人往南水村去,让你娘先给拦住,住在家里,有什么事在你家说清楚就成,别往村子里放。”
楚瑶吩咐。“那……那我马上就走吗?”
黄老三被楚瑶说的一头雾水,事情很好办,只是他回了头,看了一眼屋子里的媳妇,有些放心不下妻子和孩子。“对,马上走。”
楚瑶点点头:“家里你放心,我爹娘会照顾好她们的,你将话跟你娘说了,赶快回来就行。”
事情这样定下,楚家的马车没动,楚瑶在集市上租了一辆车给黄老三用,天还没擦黑,他就上了路。老三媳妇看见黄老三走了,心里有些不安稳,好在梁氏一直陪在她身边,帮她照顾孩子,让她的心情好了许多。经过和东来居博弈这件事,楚瑶明白了一个道理,要想赚钱,闷头种地是不成的,她得了解三山镇是个什么情况,才能最大程度的保证自己不吃亏。但是楚季提出了一个问题,就是一般像是这样的城镇,都会有自己的商会,不知道三山镇是个什么规矩。要想在三山镇立足,或者是想在这里吃饭,就要知道当地的规矩才行。所以楚瑶现在没什么事儿就出去转,遇到善谈的人便打听打听,杂七杂八什么都听了一些之后,觉得想要在这里吃饭是没问题的,但是想在这里发财,恐怕很难。而且他们这段时间赚的钱,都是帮南水村村民赚的,楚瑶认为一旦等他们供销建立一体化,楚家就可以从中撤出来,毕竟,楚瑶也是想要钱的,她还有拾月要养,也不能一直这样白忙活。楚瑶把自己的想法跟楚季说了,楚季有些迟疑,他怕自己一放手,南水村的村民就活不下去了,但梁氏很支持楚瑶,她认为楚季这种想法根本就不对,难不成南水村世世代代,都要楚家人的帮扶吗?“怎么在这世间立足,是每一个人应该学会的,并不能总是靠别人的帮忙。”
梁氏的手搭在楚季的肩上,她虽然不认同楚季的话,但也是毫无理由的支持他:“凡事都应该适当放手才行。”
楚季总是一副忧天忧民的心肠,楚瑶记得,他当时外放做官时,原主还没有出阁,一日晚膳,阿爹就阿娘商议,要将楚季调回御史院。当时身为左相的阿爹,亲口说过,楚季这个人,外放到哪里,都会惠及一方,这是好事,可最好的,是他能做一些惠及天下的事情。救民是救不过来的,他这样的人,能做的,要做的,是救国!原主当时年纪很小,对此并不能完全理解,然而现下,她似乎更能明白阿爹的心思了。一家人坐在一处商量了一下,最终决定最迟等到今年端午,若是到端午,南水村的情况能够稳定下来,那楚季一家,便留在三山镇,不回南水村了。这样虽然与南水村断了牵连,但好在距离并不远,如果南水村有什么突发的事情,楚家也可以及时回去帮忙。“毕竟,也并不算是我们救了南水村。”
梁氏也赞同楚季的决定:“当时咱们一路流浪,虽然有些吃的,但心中总是不安定,是南水村的村民容下了咱们,让咱们在那吃,在那儿住,我们也算是相互帮忙,即便是离开,能相互帮扶的,还是要帮扶。”
楚瑶想想也对,他们只是走了,又不是反目成仇了,于是,事情就这样定了下来。没过几日,黄老三就从南水村回来了,他一路上风尘仆仆的不说,脸色看上去更难看,他先去看了自己的媳妇,让她放心,然后才到了东厢房。“家里……一切都还好吧。”
楚季看着黄老三的脸色,觉得好像发生了什么事。“真是气死我了!”
黄老三进屋,一屁股坐在了凳子上,想起要说的事,气的呼哧呼哧直喘气:“楚姑娘,你说这荀掌柜前脚走,我后脚就往南水村去了吧,中间不过就耽误了一个租车的工夫,但是我到南水村的时候,东来居的人,竟然也到了南水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