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他们一同来到京城外的受灾村落,看到的情景让他们心如刀割。破败的村道,瘦弱的孩子们,绝望的眼神......周康深深地吸了口气,拿出了自己带来的干粮,结果立即引发了抢夺。这个景象像一把尖刀直刺他的心,周康心痛得无法呼吸。这就离京城没多远啊,真是天差地别。他看着那些争抢的人,想到了那些在饿死的边缘挣扎的人,他的心如同被火烧焦一般,他必须要做点什么。当地的官员带着他们去看了庄稼地。田地里的稻谷稀稀落落,明明没有遭受任何自然灾害,但是产量却极低。周康决定,他要用这段时间培育杂交水稻,让粮食生产得到质的飞跃。大隋依旧是农业大国,农耕问题是摆在他们面前的重大问题。只有解决了这个问题,老百姓的饭碗才能够安稳,这个国家才不会因为饥荒而动摇。"我们不能让人们继续这样下去,"周康说,"我要用我的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林紫烟看着周康,他的决心如此坚定,她也只能选择相信他,相信他的决定是对的。他们并肩走在田间的小路上,周康心中坚定的信念犹如一团火焰,燃烧着他的全身心,他要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好,他要让每一个人都有足够的食物。周康深入研究了许多稻种,试图寻找一种最佳的品种,他笔记上密密麻麻的数据、图示和他的想法都是他对此次改变的信念。他看着自己手中的这颗稻种,知道这将会是解决粮食问题的关键。如果这一切都能成功的话,水稻实现量产,大隋百姓的温饱自然不成问题。然而,大隋一直以来的主要粮食是麦,水稻只是备用粮食,周康知道他必须说服众臣。因此,在第二天的朝会上,周康提出了推广水稻种植的建议,希望用水稻代替麦子作为主要的粮食种植。然而,这个建议立即遭到了群臣的反对,他们认为这个改变过于激进,可能会导致新的问题。一位老臣坚决地反对说道:“大隋百年来,麦子一直是我们的主粮,人民习惯了,水稻只是附属的。你这样突然的改变,不怕引发更大的饥荒么?”
周康直视着他,坚定地说道:“有风险,但是不改变,饥荒的威胁将始终如影随形。我们必须为了百姓的生活,做出改变。”
他知道这个改变不会那么容易,但他也知道,他必须坚持。因为这是他能改变大隋百姓命运的唯一机会,他不能放弃。周康听到众臣的反对,他知道他们说的并没有错,大隋的地理环境确实多样,有些地方确实无法种植水稻。然而,他也清楚这个国家需要改变,需要寻找一种更高产、更适合当地气候的主粮。“我听明白了各位大臣的担忧。”
周康缓缓站起,他的视线在满朝的文武百官中流转。在他的面前,众人纷纷低下头去,有的神色尴尬,有的表情倔强,有的面露忧虑。他的声音悠然,却带着坚定的力量。“是的,大隋的地理环境千差万别,有些地方确实干旱严重,适合种植的谷物自然有限。但是,是否我们可以考虑尝试一种新的方式?”
在座的文武百官都愣住了。他们看向周康,似乎想要从他的脸上寻找这个想法的来源。“有些地方,拥有足够的水源,有的地方,虽然干旱,但是却有其他的水利条件。”
周康的声音坚定,每一个字都强调出来,"大隋的地理环境各异,有的地方干旱,无法种植水稻。但是,我们是否可以试一试?找几个有充足的水资源,能够满足水稻的灌溉需求的地方为试点,让我们看看水稻能否在这些地方茁壮成长,看看它是否能比麦子更好的满足我们百姓的饮食需求。”
他的声音坚定有力,回荡在朝堂之上,让众臣无法忽视他的话语。座位上的百官们纷纷交头接耳,议论声四起。这个建议虽然在当时看来有些冒进,但是大家都明白,如果真能实现,那对大隋的影响将会是深远的。皇帝沉默着,看着周康,眼神中带着一丝期待。其他的臣子也都注视着周康,他们的眼神中充满了疑问、忧虑、期待,甚至有的人还带着明显的反对。“我知道,这个想法可能让人觉得难以接受。但是,这是一次尝试,一次希望。”
周康站在那里,他的眼神坚定,看着皇帝,他的语气坚决而冷静,“我愿意承担这个试验的所有责任,皇上,只是希望您能给我一个机会。”
皇帝眼中闪过一丝欣赏的光芒,他看着周康,对他的坚决和决心给予了肯定。他点了点头,示意周康继续说下去。而周康,也没有让皇帝失望。他接着说:“大隋国家强大,百姓众多。我们的责任,就是要让每一个人都能吃饱穿暖,过上好日子。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说我们是一个真正的强国。”
他的话,让整个朝堂陷入了沉默。最后,皇帝点了点头,他看着周康,眼中闪过了一丝欣赏的光芒:“那就如你所说,试一试吧,但那试点是为何意?”
周康看着众臣们,他知道这是一个全新的概念,他需要仔细解释,让他们明白这背后的含义。周康清了清嗓子,开始解释:"试点,顾名思义,就是选择一些具备条件的地方,进行政策或者技术的试验。如果实验成功,我们再将其推广至全国。这样,我们既可以尽量避免出现问题,又可以确保策略的有效性。"这番话让众臣们思考起来。他们默默地点头,一种全新的理念在他们的脑海中慢慢地扩散开来。看着他们表情从疑惑到理解,周康心中的压力稍稍缓解了一些。皇帝目光落在周康身上,他看着这位年轻的臣子,他的眼睛充满了决心和期待。他双手一挥,声音坚定地说道:"周康,这件事我交给你了。全权负责,我希望你能够为大隋的百姓找到一个好的解决方案。"这时,王恩旭,户部尚书,也被指定为这个任务的监察者。他是一个经验丰富的官员,对大隋的户口和粮食生产有着深入的了解。他看着周康,眼神中有着严肃和期待。这场朝会结束后,周康知道,他需要开始行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