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趣阁 > 穿越之国公继室 > 第十五章 傻了

第十五章 傻了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此时已经是四月二十了,天气开始热了起来。  今日是幼菫的十四岁生辰。如果不是在孝期,十四岁是要行及笄礼的。  张妈妈还是按及笄礼的流程给幼菫走了一遍。幼菫换上了件豆青色长袖深衣,配月白色漳缎罗裙,挽了个流苏髻,依次插上银制的发笄、发簪、钗笄,手上又套了个精致小巧的银镯子,这番打扮下来,更添了几分少女的婀娜飘逸。  晌午时二夫人身边的刘妈妈过来了,带了二夫人送幼菫的生辰礼——一支赤金缠枝梅花金簪,一支凤尾金钗。  二夫人还托刘妈妈带来四百两的银票,说是祥和斋上月不到一个月便净赚了两千两,二夫人分祥和斋两成的股份给幼菫。  如今祥和斋的点心已经风靡京城了,谁家有个宴请,桌上若是摆出祥和斋的点心,是极有面子的,宴会档次一下子就提高了不少。  幼菫把银票匣子推给刘妈妈,“刘妈妈替我多谢二舅母,只是幼菫不能接受。”

刘妈妈道,“来时夫人说,表小姐只管拿着,祥和斋要想做得久远,以后还是要靠表小姐和青枝姑娘呢。”

说着刘妈妈又拿了张五十两的银票给青枝,“这是夫人给青枝姑娘的。”

青枝大大方方地接了,“妈妈替我谢过二夫人。”

幼菫只觉得二夫人缺钱,才从点心铺子入手帮她,却没想到她如此大方。幼菫道,“就算没有股份,我也自会帮着二舅母。这四百两我且收下,当做日用足够用很久了。还请妈妈转达,股份的事情舅母莫要再提了。”

吃了斋饭后,刘妈妈便回了。  幼菫回房间看书,看的是一本《孙子算经》。  著名的“鸡兔同笼”就是在这本书上提出的:今有雉兔同笼,上有三十五头,下有九十四足,问雉兔各几何?  答曰:雉二十三,兔一十二。  术曰:上置三十五头,下置九十四足。半其足,得四十七,以少减多,再命之,上三除下三,上五除下五,下有一除上一,下有二除上二,即得。又术曰:上置头,下置足,半其足,以头除足,以足除头,即得。  幼菫觉得还是第二种算法比较简单易懂,就是让所有的鸡和兔都抬起两只脚,剩下的24只脚便都是兔子的,每只兔子此时站着两只脚,得出兔子12只,再得出鸡23只。  幼菫又用解方程的方法把这道题给解了一遍,解方程几乎不用那般绕脑子,找等量关系列等式解方程便是。  还有一道“物不知数”其实就是“余数定理”:今有物,不知其数。三三数之,剩二;五五数之,剩三;七七数之,剩二。问:物几何?答曰:二十三。  古人的智慧真是让人叹服。余数定理在现代都是很难的题目了。  还有一本书《九章算术》,幼菫已经读完。版本还处在比较初级的阶段,没有经过后世千余年的修订和增补,有一些概念和理论已初见雏形却未曾深入。不过这些理论已经让幼菫很惊讶,就像圆形面积的算法和“勾股定理”,这本书上已有初步的阐述。  幼菫拿着支毛笔勾勾画画,做着上面一道道的题目,对比分析着这些定理和后世的相通之处及不足,有种高中做数学题的感觉。幼菫上学的时候数学就学得很好,数学总能给她极大的满足感,还曾在奥赛中得过奖。  这时青枝进来,见桌上幼菫的稿纸,道,“小姐又在画符呢?”

幼菫狂翻白眼,拧着青枝耳朵恨恨道,“这是你家小姐我自创的数字符号,不是鬼画符!”  青枝讨饶,“小姐饶了奴婢吧,奴婢不说了。小五还在外面等着呢,说是老太爷请小姐去草庐一趟。”

幼菫松了手,“走。”

自幼菫救了韩老太爷,小五就对幼菫恭敬崇拜的厉害,如果要用一个词来形容,那就是“狗腿”。  小五狗腿地一路讲着笑话哄幼菫开心,往草庐而去。后面自然跟着拿着点心的青枝,和两个保镖觉清觉慈。  韩老太爷正在书房作画,画的是一幅大青山春景图,想题首诗却尚未想出合适的。  见幼菫来了,便递笔给她,“何丫头你来题字。”

韩老太爷是觉得不管小姑娘写得如何,都是雅趣。  幼菫笑问,“我写啥都行吗?”

韩老太爷笑道,“自然,随便写便是。”

幼菫看了看画,沉思了一下,提笔一番笔走龙蛇:  中岁颇好道,晚家青山陲。  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这是王维晚年写的《终南别业》,王维官至尚书右丞,由于政局变化反复,他早已看到仕途的艰险,便想超脱这个烦扰的尘世,中年时便隐居终南山吃斋奉佛,悠闲自在,颇为超脱。  幼菫写的是行书,她觉得行书更能表达这诗句的意境。  韩老太爷敛了笑,凝神在书案前端详了许久,抚掌赞道,“妙!妙!诗写得妙,字也写得妙!”

幼菫嘻嘻笑道,“老太爷莫怪我乱写就好。”

韩老太爷把画纸拿起来,举在眼前反复读着,“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精妙,精彩!小丫头竟然有这般好文采,这般好字!”

说着,又道,“静慈庵偏殿抄经的莫不是你罢?”

幼菫点点头,“老太爷怎知?”

韩老太爷从多宝阁上一个匣子里拿出一页经文,”看是不是你落下的?”

幼菫点点头,“老太爷好眼力。”

抄经用的是小楷,题诗用的是行书,老太爷居然能看出是一人所书。  韩老太爷道,“虽字体不同,风骨却是一样的。”

韩老太爷便不再理幼菫,反复诵读着那首诗,痴了一般。  青枝悄声问小五,“你家老太爷不会傻了吧?”

小五不悦道,“老太爷这是遇到好诗了高兴。”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