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洪水来了三天,水位一天比一天高,丝毫没有要退下去的意思。
北岸的人,大部分都赶到了北山上。 北山虽然叫做北山,却不是一座山,而是连绵不绝的一段山区,其中山峰众多,山势有高有低,有急有缓,有的山上怪石林立,有的山上石头被采去,留下大块平整的石胚田。 北山出青石,造房铺路,都是以青石为佳的。据说这里的青石,因为质地出众,还被运到了泰山上,去铺天梯去了呢,传说不可考,可码头当地人,对此深信不疑。 如今,大家都在落魄逃难,没人在意脚下的青石质地如何。 可采青石留下的石头坑,以及稍微平整一些的石胚田,都成了逃难的人争抢的地方了。 因为山上地势不平,想落脚不易。要是再想生活做饭,打地铺休息什么的,就更不方便了。 如今,大家眼看着山下的洪水滔天,北岸的房屋,已经尽数被淹没了。 无家可归,要是有一个石洞,能避避风,有一块平整的石胚田,能支起来炉子烧点火,然后撤了火之后,趁着石头上还有热乎气儿,把铺盖铺上去,睡上一小觉,那可真是神仙都羡慕的日子啊。 人都是不知足的,比起那些不听劝说,命丧浊浪的人,他们如今有条命活在这里争地盘,已经是一种幸运了。 可没人觉得这有什么好庆祝的。 大家的适应能力都很强,迅速投入到占山头,抢地盘的斗殴中去了。 像翠儿这样无依无靠的孤女,要是没有王家兄弟和烦了护着,就算逃出了洪水的魔爪,也逃不过被人抢去干粮,排挤的没地方的休息,最后饥寒交迫而死的下场。 翠儿眼睁睁看着太婆赴死之后,被烦了拖着,赶上了逃难的人的尾巴,可算是赶在洪水吃人之前,上了山。 这时候就显出刘婆婆身为老人家的先见之明来,都说家有一老,如有一宝,半点儿都没有说错。 包括一早儿就得到杜老板通知的有马车的北岸人家在内,所有人随身携带的东西,多是一些银钱,细软,有些底蕴的人家,竟然还把字画、古玩物件都给带出来了。 有的没的,塞了满满当当一大车,可眼下每个人都最需要的食物,似乎没有多少人想着带。 就算是带了,也没人带多少出去。 大家本来就对发大水的事儿,将信将疑。更没几个人以为洪水还能持续好几天,所以,没过几天,上千号人吃饭的事儿,就成了大事儿。 要说这么大事儿出了,官差总要过来几个人,给个说法之类的。 可现在极目望去,连北岸官府衙门的大院都看不见了,这些官老爷们,向来觉得北岸的民间,非偷即盗,穷山恶水出刁民,平时没事儿的时候,都恨不得弹压地面若干次,所以发水逃命的消息,不见得有人告诉了他们。 就算真有人好心,告诉了他们,人家也不一定信。 要是官差都被淹死在里面了,这山上,可真就成了无人管的飞地了。 一切回归原始,有劲儿的,拳头大的,得好地方,吃好吃的,睡足觉。 老弱病残,就自生自灭吧。 夜晚的时候,一家一家支起来篝火,煮着越来越稀,几乎清澈见底的稀粥和汤,盼着洪水的水位线快点下去。 柱子他们几个,到了山上不久,就都会合了。 烦了说了刘婆婆的事儿,大家眼圈都红了,陪着翠儿哭了好一会儿。 可悲伤被没有持续多久,因为众人虽然感念柱子的救命之恩,可到了抢好地方的时候,彼此之间却丝毫没有谦让的意思。 还是杜老板,让白发老仆过来,引着柱子一行人,去了杜家的露营地。 杜家到的早,占了一块平整的石胚田,山窝窝处,还有一处被开凿了很深的山洞,杜家上下,夜里的时候,就都在里面休息。虽然挤吧一些,可到底比在外面风餐露宿好很多。 柱子他们来了之后,山洞的地方更不够用了。 都没用杜老板吩咐,几个壮年仆人,立马把简略的铺盖搬到了洞口外边。 这让柱子他们非常不好意思,推让着就要让人家回来,却被杜老板笑着摆手止住了。 杜老板说:“他们轮番守夜,在洞口方便些,贤弟不必在意。”墩子细观出去的几个仆人面色,无一人有怨气,几个人都神色平常,有几个出去的时候,还冲着墩子笑了笑。 这份豁达,让柱子一行人都很惊讶, 要说好地方,各家之间,都在不惜流血斗殴去争抢。 可杜老板的这块地方,却一直太平无事,周围的几家,也有眼热的往这边望一望的,可并无一人敢动手。 墩子之前,对于哥哥结交了一个鞋店老板,并不以为意,与杜老板也相交不深。 可在见识了杜老板指挥众人撤退的果决,和北岸各家大族对杜家的敬畏态度之后,墩子知道,这位杜老板,绝非凡品,这是一位深藏不露的高人,不只是他自己,连同他这整个家族,下至每一个仆人,似乎都是高手。 这个所谓高,不单单是身手上,墩子也习武,能看出来杜家上下的男人们,都是练家子出身,武功的成就高低且不论,扎扎实实的童子功是肯定的,这些人,连走路的气息都与人不同,极为平稳缓慢。 这个高,是高在了做人的修为上。 杜家带出来了足够的粮食米面,并无精细食物,都是结结实实压饿饱腹的东西,大家吃的虽然单调,却并没有人被饿得饥肠辘辘。 可周围的人家,就各种惨烈情况不一而足了。 有些人,已经打起了草根树皮的主意。 可不管他们怎么饿,没人敢上门来抢杜家的东西。 可有些小户人家,或有孤寡老人,或有饥饿稚童,无可果腹,求到了杜家门前,杜家从来都不会吝啬拒绝,不管对方递过来多大的一个容器,他们都没有一丝倨傲之气,装满了容器,还给来人。 来人往往震惊于这份慷慨和平和,也都是有心的人,知道彼此都不容易,竟然也没有人再上门来要第二次。 夫子云,富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 在如此凶险的境地中,杜家人竟然以这样一种方式做到了,还真是让人觉得不可思议。 更不可思议的,还在后面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