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阳宫暖阁当中,成敬见朱祁钰如此说,便不再多说什么,行了个礼便要退下。 不过,他没走两步,却又听朱祁钰道。 “对了,把工部的陈循,还有内阁的高谷,都一并叫过来!”
成敬的脚步顿了顿,脸上有些迷惑,他越发的看不懂天子这番举动的用意了。 既然要换总兵官,那么召兵部尚书于谦和五军都督府的石璟,都是理所当然的事。 搭上一个内阁的俞士悦,是因为他如今在内阁当中,负责票拟兵部相关的政务,若要拟诏,还需内阁来做。 但是这和高谷这个内阁次辅,还有陈循这个工部尚书,又能扯得上什么关系? 不过他也没有再问,天子既然心中已有考量,他只管照做便是。 再度行了个礼,成敬出了宫门,急匆匆的去召几位老大人进宫去了。 待得成敬离开,朱祁钰才收了心思,将目光重新放回到舒良的身上,开口问道。 “你既然查出来,他们打算拿朱徽焲做文章,那么想必,他们定是查出了当年那件事情的内情,他们手里到底握着什么东西,你可查出来了?”
岷王府的这件事情,当时在朝中也算是轰动一时。 王世子越过自家父亲,向朝廷举报自己的嫡亲弟弟,说他诽谤已故的仁宗皇帝。 这件事情本身就是兄弟阋墙,够丢人的了。 但是更丢人的是,这件事情竟然还是一场诬陷,亲哥哥诬陷亲弟弟,还是用这种罪名。 这件事情刚一被禀上来,岷王府就成了整个朝廷的笑话。 也就是时隔这么多年了,再加上如今,和岷王同辈的亲王们都已经个个离世,没人敢在他老人家面前再提此事。 不然的话,以岷王爷这个好面子的性子,说不准连京师都不会再进。 舒良点了点头,道。 “查到了,说起来,此事还要多感谢丰国公他老人家,帮着奴婢把人送进了成安侯府当中。”
原来,打从舒良顺着从东厂揪出来的那些人,查到了和杨善密谋的几个勋戚府邸之后。 他就开始安排人手渗透进这些府邸打探消息。 但是,不管是英国公府,还是阳武侯府,宁阳侯府这样的府邸,都是传承数十年的。 这样的府邸当中,能够接触到内院的,都是自幼长在府中的家生子奴婢。 而且,东厂的那些人被舒良揪出来之后,这几家府邸,明显的小心谨慎了许多。 舒良安排进去的人,短时间内,只能在外院做些杂务,打听不到什么紧要消息。 但是后来,成安侯郭晟也掺和了进去。 成安侯府虽然也是底蕴不浅的府邸,但是他毕竟属于降将一脉的勋戚,素日里交往的,也都是这一脉的勋戚。 因此,舒良便找上了丰国公李贤。 虽然说郭晟最近一段时间,跟英国公府走的很近,但是他的都督之职,毕竟是李贤帮他争取来的,两府的关系也很不错。 近一段时间,李贤新晋国公,祝贺的人不少,他老人家大多时候,都会循着礼节回礼。 这种勋爵人家,互赠仆婢下人,甚至是侍妾都是常事。 郭晟虽然和英国公府走的挺近,但是,很显然还没有到能够被张軏等人完全信任的程度。 至少,舒良在东厂当中,揪出了他们的探子这件事情,郭晟很明显就不清楚。 因此,也就不曾提防此事。 舒良就理所应当的,通过丰国公府,将东厂的人送进了成安侯府。 没曾想人刚送进去没多久,就刚好碰上,驸马都尉焦敬,广通王,阳宗王三人去了成安侯府拜访,立刻就派上了用场。 朱祁钰也没想到,这中间还有这层关节。 如此看来,当初将李贤彻底拉拢到他这边,果然是一个正确的决定。 这颗钉子楔在勋戚当中,至少降将一脉的勋戚,有什么风吹草动,他都能及时的知晓。 舒良道:“成安侯等人谈话的时候,奴婢安排进去的人,一直在旁侍奉着,因此,他们的话也都听了个全。”
接着,舒良便将当时探听到的,当年的内情如实说了出来。 根据他们的谈话来看,当年王世子朱徽焲之所以会向朝廷举报他的弟弟朱徽煣毁谤仁庙,实际上是握了实证的。 彼时,恰逢岷王府被沐府弹劾,仁宗皇帝将岷王府封地改换到武冈,且迟迟不许重建王府。 老岷王对此事十分不满,朱徽煣为了讨老岷王欢心,也就常常顺着老岷王的话,口头发泄一番。 这原本不是什么大事,大多时候,朱徽煣还是有分寸的,不会在外人面前胡说八道。 但是许是压抑的时间久了,仁宗皇帝登基不久便龙驭宾天,朱徽煣便像是心头出了一口恶气一般,有些忘形。 在一次宴饮当中,他酒醉之下口出狂言,言及仁庙懦弱无能,偏私回护沐府,处事不公,甚至还当场挥毫泼墨,赋诗一首,言辞甚不恭敬。 这件事情,便被当时的王世子朱徽焲给抓住了把柄。 当时,朱徽焲身为岷王府世子,年近三十却迟迟膝下无子,反倒是朱徽煣,先生出了岷王府的长孙。 不仅如此,朱徽煣还十分擅长讨老岷王的欢心,因此,让朱徽焲感到十分不安。 抓到了这么大的把柄,自然是要把他往死里整,他当场把朱徽煣给押了起来,拿走了那份诗词,然后直接一道奏本,就送到了宣宗皇帝面前。 结果自然是宣宗皇帝震怒,派人彻查。 但是就在朝廷的官员到达武冈之后,那日参与宴饮的人,却通通都矢口否认这件事情。 更重要的是,那件最关键的证据,也就是朱徽煣酒醉之下,写下的诽谤仁庙的诗词,莫名其妙的不翼而飞了。 人证物证都没有,朝廷最终的结论,自然是朱徽焲在诬陷朱徽煣,因此废去了他的王世子之位,囚于凤阳高墙,没过两年就死了。 听了舒良的叙述,朱祁钰沉吟片刻,叹了口气道。 “不曾想,这事情竟如此曲折离奇,如此说来,那广通王是找到了当初的那份诗词?”
人可以被收买,但是这写出来的东西,却是实打实赖不掉的证物。 这整件事情的关键,其实就在朱徽煣写下的那份诽谤仁庙的诗词上,也只有这件东西,才能将已经盖棺定论这么多年的案子,给翻过来。 不过,事情都已经过了这么多年了,按理来说,这么关键的证物,早就应该已经被毁了。 却不知道,他们从哪个地方竟能把这件东西又翻了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