却说唐太宗的嫡长子出生在承乾殿,所以命名为李承乾,这个名字饱含着父亲的期待。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之后登上皇位后,就册立年仅8岁的李承乾为太子。
贞观五年,李承乾生了一场大病,从不信佛信道的李世民破天荒的请了道士给儿子祈福。儿子病好以后,李世民下令给狱中的囚犯减免罪行,还召集三千出家人,建了两座寺庙用来还愿。 李承乾积弱多病,每一次都让李世民倍感揪心。所以他对李承乾非常溺爱。李承乾表现好了,从来都是大赏特赏。有一次李承乾写了篇治国策略,李世民看了之后非常得意。 同母弟魏王李泰体魄健全,学识渊博,聪敏过人,是太子位的有力竞争者.李承乾在叔父李元昌、侯君集等人的支持下,准备刺杀李泰,并试图谋杀李世民。有其父必有其子,唐太宗当年弑兄杀弟,他就是儿子最好的榜样。 事情败露后李承乾被废。李泰趁热打铁,对父皇说如果自己继承皇位的话,将来会杀死儿子传位给九弟李治。唐太宗幡然醒悟:杀死儿子传位给弟弟,这明显有悖常理。 唐太宗把目光投向晋王李治。这个忠厚仁孝的孩子曾经为自己吸过脓。只有他这样的人品才能继承皇位,才能保全自己的兄弟。作为年老的父亲,毕竟手心手背都是肉。就这样李治后来居上,被立为太子。 李治开始扶着床学走路的时候,喜欢拿着笔乱划,身边的人让他划在纸上,李治在纸角上画出来的竟然是个“敕”字(唐朝的敕代表诏令)。李世民叫人把纸烧了,而且命令不许外传。 一日太宗退朝入内,忽觉头晕目眩支持不住,于是卧到龙床休养精神。第二天唐太宗传出诏旨,命皇太子听政金液门。太子听政已毕入内请安。这时武媚娘侍立榻旁,见太子进来便轻移玉步向他行礼。太子留神一瞧,见她眉含秋水,脸若朝霞,光可鉴影,笑足倾城,身材袅娜,模样轻柔。武媚娘口中呼出“殿下”二字,早把太子的魂灵勾引了去。及媚娘礼毕回身,李治按定心神想道:“父皇年过半百病入膏肓,这等尤物却陪着他,真是可惜。”一面想一面走到太宗榻前问疾。太宗道:“我服方士丹药无效,如今筋力衰颓,看来不能久存了。”
太子道:“陛下稍稍违和,但教服药数剂自可复原,何必过虑?”
太宗道:“我自弱冠典兵,经过数百战才造成这个基业,目今四海承平,死亦何恨。”
太子默然不答。太宗又说了数语,太子即退。
自此以后,太子心目中时时记着这位武媚娘。可巧太宗一病两月,太子按日入侍,时常与媚娘相晤,媚娘知情识趣,仗着两道柳眉一双凤目,去勾挑那东宫殿下。太子支撑不住,也不管青天白日,当下便来到侧室与媚娘兴云布雨,心里只盼望太宗早死。 李世民快要去世的时候,竟然也被一个术士给骗了,那个术士跟他说他已经活了很久,他将延年益寿的方法告诉唐太宗,还给他展示各种神奇的丹药,李世民不知是病急乱投医,还是被死亡的恐惧吓到了,他竟然相信了这个术士的话,并且开始服用这些丹药。 可是李世民服药后非但没有实现不老不死的梦,反而病情加重,两个月后就去世了。 唐太宗驾崩后,太子李治继位,唐朝都城迁至洛阳,唐朝两京制从此开始。 唐太宗死后,武则天等嫔妃被送到感业寺里当尼姑。一开始武氏一心念佛,无奈春花秋月处处恼人,良夜孤衾时时惹恨,她哪里禁受得起?只好寻些野味聊作充饥。凑巧白马寺和感业寺只有一墙之隔,两寺同饮一井水。白马寺有个和尚名叫冯小宝,生得身材魁梧,相貌英俊。 一天武媚娘和冯小宝在井台相遇,武媚娘打不动水,正在为难。这时身材高大健壮有力的冯小宝也来井台挑水,就帮助武媚娘打好了水,还挑着送到感业寺的大门口,然后自己再去挑水,二人就此相识,武媚娘很喜欢他。 和尚和尼姑都是戒吃荤腥的,冯小宝半路出家当然戒不掉。有一天冯小宝又来井台挑水,有一只山鸡口渴,落在井沿上找水喝。冯小宝一扁担打死山鸡,然后到树林子里捡了一堆柴火,一个人烤山鸡吃。 偏巧武媚娘也来挑水。可是井台上只见水桶不见人。这时顺风刮过来一股烤肉的香味儿。武媚娘身不由己地朝小树林走去。 武媚娘见冯小宝正在火上烤肉,就向冯小宝要了一个鸡大腿,然后大口大口地吃起来。 这以后冯小宝经常偷情送暖,两人凑成了一对秃头鸳鸯。 却说高阳公主嫁给房玄龄的次子房遗爱后,十分嫉妒他的兄弟房遗直,房玄龄死后,公主就唆使房遗爱在太宗面前诬陷房遗直。太宗知道真相后把高阳公主痛骂了一顿,公主从此十分痛恨太宗。 有一次房遗爱带着公主去打猎,到一座寺院休息。寺中有个僧人叫辩机,他本来是唐僧玄奘的徒弟,虽然长得象玄奘一样英俊,可是却没有唐僧的定力。 面对高阳的爱,辩机十分矛盾。她爱他,他也爱她,可他的心里还有佛,世间安得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可是每次高阳都会含着眼泪,直视他的眼睛,对他说:“抱抱我,我的佛”、“亲亲我,我的佛”。 她还说:“我知道,在你心里最软弱最迷乱的,就是那最坚决最刚强的。”辩机请公主在寺里留宿。公主舍身布施,辩机也就笑纳,与她结成了欢喜缘。公主怕房遗爱生气,另外找了两位美女陪他。房遗爱得了二妾,左抱右拥其乐陶陶,还管什么公主?舍一得二,原是便宜。公主公然与辩机出入,就好象夫妻一般,房遗爱不但不恼不闹,还一直帮着掩盖,甚至“拉皮条”把辩机接到府中,为他和自己的老婆约会站岗放哨,真是“度量大如海”。还经常在父皇面前说房遗爱的好话。 在外人看来,两人相处得很恩爱、很和谐。公主赐辩机金宝神枕。辩机神魂颠倒不知珍藏,竟被窃去;后来窃贼被抓获,搜出金宝神枕。问官讯鞫窃贼,供称由辩机处窃来。传问辩机,辩机无从抵赖,实言是公主所赐。唐太宗自觉怀惭,下令将辩机腰斩,公主身边的十多个奴婢也被处死。按理孙悟空神通广大,不知道怎么不来救他? 辩机死后,他的所有遗物都被玄奘收藏于大慈恩寺特辟的僧房中,以便他的灵魂可以继续参予译经工作。同门为僧的和尚们说,月明星稀时,常常会听到辩机的哭声。但不知那是他在叹悔自己与高阳旷世绝伦的恋情,还是在抱憾未完待译的经书? 辩机和高阳之间的爱,其实不仅是男女之情,还有知己、同类的惺惺相惜。事实上,他们也确实是同类——辩机与高阳一样,都是玄武门之变留下的“孽种”。 原来辩机的父亲,就是当年玄武门的守将。李世民获胜后,辩机家被满门抄斩,只有他逃了出来,跑到皇家寺庙,拜玄奘为师。李世民不顾高阳的哭闹,坚持腰斩辩机,是因为他生来就带了“原罪”,与跟高阳偷情无关。而高阳的一生,就这么永远被皇家身份束缚,永远求而不得...... 辩机死后,高阳公主伤心欲绝,她对家人说:“辩机是我的骄傲,房遗爱才是我的耻辱。”
高阳不愧是唐朝公主,出轨也出得光明正大。
太宗去世的时候,高阳公主虽然也参加了葬礼,但她一点儿悲伤的表情都没有。 太宗死后,高阳公主更加放纵,她公开收纳三个僧人为面首,其他男人也借着谈仙说鬼的名义出入公主府邸,公主来者不拒,就连治病的医生也不放过,荒唐事传得人尽皆知。公主怕东窗事发惹祸,于是唆使房遗爱勾结薛万彻、柴令武等人,打算废去高宗,立荆王李元景为帝,李元景当然愿意。房遗直担心自己受牵连,暗中向长孙无忌告密。长孙无忌告诉高宗,高宗就命他审理此案。长孙无忌随即把房遗爱押入大牢。一上刑具,房遗爱就把高阳公主、薛万彻、柴令武等人供了出来。长孙无忌冷笑道:“我想与你同谋的人恐怕不止这些人吧?”房遗爱说“没有了。”
长孙无忌道:“荆王李元景地位低微都想当皇帝,难道吴王李恪就没有参加吗?我劝你老实招供,如果有人主使,你可以减轻罪行,何必跟着别人去死呢!”
房遗爱为了免除死罪,因此随口承认吴王李恪也参与了谋反。吴王李恪文武双全威望很高,高宗封他为司空,兼任梁州都督。长孙无忌担心李恪得势,于是借刀杀人置他于死地。长孙无忌有了房遗爱的供词,立即将李恪打入大牢。长孙无忌向高宗呈上卷宗,按照大唐的法律,李元景、房遗爱、薛万彻、柴令武、李恪等人当斩;高阳公主、巴陵公主也应该赐死。高宗看了卷宗后对大臣们说:“这些人虽然罪该万死,但他们都是我的亲人,可不可以免除他们的死罪呢?”
兵部侍郎崔敦礼抗议道:“陛下虽然仁慈,但这毕竟是谋反罪,如果不杀他们,今后如何立法呢?”
高宗只好同意处死他们。李恪临死前大声喊道:“长孙无忌丧心病狂陷害忠良!如果李氏祖宗有灵,一定会灭你九族的!”
长孙无忌不肯罢休,又把江夏王李道宗、宇文节等人牵扯进来发配边关。房遗直因为没有参与,所以免了死罪,被贬为铜陵尉。 却说贞观年间,西凉进犯大唐边境,唐太宗派猛将薛仁贵西征。唐太宗去世以后,李治继位为唐高宗,薛仁贵率领三十万大军攻打西凉,后来不幸中计被围困于阳城。唐高宗闻之,立刻派薛仁贵长子薛丁山领兵增援。 樊梨花的父亲樊洪本是西突厥寒江关关主,薛丁山走到寒江关时,樊梨花和父亲投靠于大唐,并遵从师命嫁给薛仁贵的儿子薛丁山为妻。樊梨花才貌双全,薛丁山每次出征,她都会跟着去,与薛丁山一起征战四方,立下了赫赫军功,唐高宗念其军功,破例封其为威宁侯,后人还写了几首藏头诗来纪念她。 藏头诗·樊梨花 樊 哙本是汉王将 梨 树下面把酒尝 花 开花落随刘邦 女 儿情长放一旁 中 原逐鹿马蹄扬 豪 气冲天仰天望 侠 影剑气震四方 藏头诗·樊梨花 移 情时代数风流 山 外青山景依旧 倒 影镜湖心起浪 海 风阵阵解乡愁 樊 妹奇才多智谋 梨 园惊艳暗香传 花 中魁首赛牡丹 藏头诗·樊梨花 威 名赫赫一红颜, 宁 死不屈两肝胆。 侯 门五锡谁得似, 樊 家女儿千古鲜。 梨 蕊欲吐天外香, 花 容已教天下传。 麟德年间,窦德玄做正卿,他为人善良,乐于助人。有次奉使命去扬州,渡淮河的时候,渡船离开河岸已经几十步了,窦德玄无意中回头,发现岸上还有一个人。那人面容憔悴,手里举着一块小手帕。窦德玄自忖道:“太阳就要落山了,今天再也没有船摆渡了!”便下令船家回船,载那人一起过河。船行至中游,窦德玄发觉那人十分饥饿,又把饭送给他吃。 窦德玄过了河后便下船,想不到那人也跟着他向前走,一直走了几里路。 窦德玄就问他:“你现在打算到哪儿去?”那人道:“我是阎王殿前的鬼使,现在去扬州追赶窦大使。”
窦德玄问:“大使叫什么名字?”鬼使道:“叫窦德玄。”
窦德玄听了十分害怕,于是立即下马叩拜鬼使说:“我就是窦德玄!”鬼使道:“你能容我乘船,又赐给我食物。先便暂时放了你,不过你要尽快念诵佛经一千遍,我才可以救你。”
事过一月,窦德玄念诵佛经已经超过一千遍了,那个鬼使又来了。鬼使说:“经数已念足,我保你没有危难,但你现在必须跟我去见阎王。”
窦德玄答应了。不一会儿他就断了气,不过第二天他又苏醒了。
据说他死后跟着鬼使走进一个宫殿。鬼使说:“你先停一下,我先进去禀告大王!”鬼使就進去了。窦德玄在屏风后面听到阎王对鬼使说:“你和他做了手脚,该打三十棍!”鬼使不久退出来,袒露肉体给他看,窦德玄再三表示歉意。这时一个穿紫色官袍的人走下殿阶对他说:“他就是阎王,你念佛经,有很大的功德,现在不该到这里来,你先回去吧!” 窦德玄走出殿门时,那个鬼使又赶上来说:“当初我饥饿时,你送的食物我都没吃,另外还欠你船钱,现在都一并还给你吧。”窦德玄问鬼使自已将来做什么工作。鬼使说:“从现在起,你改做殿中监,接着做大司宪,接着任太子中允,接着任太常伯,接着做左丞相,到六十四岁时为止。鬼使说完就告辞了。
窦德玄向外走了几步,好像掉进了一个深坑,就这样又复活了。 却说和静县主(李元吉之女)的丈夫叫薛元超,因为好学又善于文辞,参与过《晋书》的修撰,所以结交了一帮文学朋友,免不了经常有诗词唱和之类的应酬,和静县主对此颇多怨言。 永徽五年(654年),薛元超出任饶州刺史,离开了京城,应酬更加多了,还与不少歌女保持着那种关系。和静县主不是吃素的,但她喜欢吃醋,毕竟她是李治的堂姐,就派人回京向皇帝告状。 不久李治下旨责问薛元超,为何让和静县主受委屈?薛元超回答说:陛下,这都是酒精闹的,臣已打算戒酒了!把偷情的事情归罪于喝酒,因为酒可乱性,是个不错的借口。现代男人发生婚外情,这样的借口也很常见。 却说有一天李治心血来潮,问户部尚书高履行:去年全国增加了多少人口? 高履行回答说:去年的人口增长,同往年一样,还是15万户。 李治又问:那咱们国家现在有多少人口呢? 高履行道:380万户。 李治掐指一算:嗯,现在有380万户,贞观之治一共是23年,每年人口增长15万户,23年的增长人口数目就是360万户……不对啊。难道贞观之治开始的时候,人口总数不过是20万户? 高履行道:差不多。 李治又问:那大隋开皇年间,有多少人口呢? 高履行道:870万户。 李治大惊:那隋唐改朝换代时,把全国人口几乎杀光了吗? 高履行沉默不言。 李治寻思了半天又问:那隋朝开皇时,生产的粮食有多少呢? 高履行道:当时的粮食,足够870万户吃50年。 李治大惊道:原来贞观之治,就是带着隋朝几十分之一的人口,狂吃人家50年的粮食…… 高履行心里话:这是你说的,我没有说。 关于这段对话,在《资治通鉴》中写得明明白白,即使我们把这段话打上八成的折扣,也能得出这样的结论:隋唐之战,看似波澜不惊,实则恐怖到了极点——天底下的老百姓,几乎要被赶尽杀绝了,而大隋时代抓革命,促生产生产出来的粮食,却成了李世民贞观之治的经济基础。 退一万步说,就算贞观年间的人口并没有少到如此恐怖的程度,那也不到隋朝开皇年间的50%,这就意味着隋朝已经为唐朝准备了足足100年的粮食。 史家通过这段记载,告诉我们这样一个事实:“贞观之治”与李世民毫无关系,任何人当上皇帝,都会在如此稀少的人口基础之上,坐享“之治”带来的社会福利。 却说唐高宗继位以后,因为王皇后没有生出儿子,于是太子之位一直空着,高宗很是郁闷。后宫刘氏生了个儿子,名叫李忠,刘氏地位微贱,她的儿子如果被立为太子,一定跟皇后亲近,于是王皇后的母舅柳奭与褚遂良、长孙无忌、于志宁等人经过商量,请求立李忠为皇太子。高宗同意,行了立储的礼仪,并让王皇后抚养李忠,王皇后很满意。 但是后宫有一位萧良娣长得挺漂亮,高宗非常喜爱,封他为萧淑妃,萧淑妃生了个儿子叫李素节,因为母亲得宠,李素节被封为雍王。王皇后非常妒忌萧淑妃,经常在高宗面前说萧淑妃母子的坏话。萧淑妃也不是个软柿子,于是对王皇后反唇相讥。高宗既不便袒护王皇后,也不便袒护萧淑妃,左右为难。高宗索性不管她们两人,自己另外去找心上人。 永徽元年(650年)五月,为祭奠李世民周年忌日,李治决定到感业寺进香。 听说皇上要来,武媚娘立即出门迎接。高宗下了銮舆,趋入寺中,高宗见武媚娘还象以前一样迷人,不过是少了一头凤髻。高宗悲喜交集,勉强对着三尊大佛行过了香,遂令侍卫等在外候驾,自己携武氏趋入云房。武氏叩头涕泣道:“陛下位登九五,竟忘了当年的旧约么?”高宗忙用手替她拭泪,且慰谕道:“朕何尝忘卿?只因丧服未满,不便传召,今特地到此,无非为卿起见,卿可即日蓄发,待朕召卿便了。”
武氏这才收泪道:“陛下果然不弃,尚有何言?”
说毕轻轻地坐在高宗膝上,追叙三年间的苦况。说一句,滴一粒珠泪,惹得高宗亦呜咽起来。武则天当着高宗的面写下一首情诗《如意娘》:
看朱成碧思纷纷, 憔悴支离为忆君。 不信比来常下泪, 开箱验取石榴裙。 高宗不便久留,温存数语后趋出云房,传呼侍卫等人上舆而去。 高宗回宫后竟然得了相思病。他茶不思,饭不想,天天惦记着武媚娘。王皇后看到高宗这个样子,便问高宗是怎么回事。高宗就把实话告诉了她,谁知王皇后不但不阻止,反而请高宗赶快把武媚娘招进宫中。 原来,高宗一直宠着萧淑妃,王皇后总是吃她的醋,所以王皇后就想只要武媚娘进了宫,萧淑妃必然失宠,对方多一个敌人,自己多一个帮手,多好啊!高宗看到王皇后是这样赞同的态度,心里非常高兴,于是隔三岔五地派内侍去探望武媚娘,看她头发长了多少。说也奇怪,武媚娘的头发也争气,长得非常快,没多久就长出了一头的乌发。武媚娘再添点假发,盘成云髻,居然和在后宫的时候一样迷人。 很快,武媚娘跟情僧冯小宝告别,并跟他订下以后见面的时机,然后跟着内侍进宫拜见高宗。高宗见她还是那么美丽迷人,越看心里越高兴,于是就带她去见王皇后。皇后含笑相迎,武媚娘跪下接连磕头,两人都说着恭维的话,气氛非常融洽。王皇后让武媚娘在正宫左侧居住,并且拨了一些宫女去伺候她。到了傍晚,高宗和皇后给武媚娘接风。高宗坐在上面,武媚娘坐在下面,王皇后坐在高宗旁边,三人说说笑笑。武媚娘装作谦恭的样子给皇后看,一点儿都不敢放肆,等到酒席散后,王皇后回宫,高宗就拥着武媚娘进房去了。 从此王皇后天天赞美武媚娘,说她如何殷勤,如何温恭,高宗喜欢得不得了,当即进封武媚娘为昭仪。武昭仪只巴结皇后,根本不把萧淑妃放在眼里,萧淑妃又是嫉妒又是愤恨,于是向高宗告状。谁知高宗不但不理睬她,反而对她更加冷淡。就这样武昭仪成功地挤倒了萧淑妃,接下来就是一门心思扳倒王皇后。 王皇后对待宫女非常严格,武昭仪就百般笼络宫女,每次得了赏赐就全部分给她们。宫女们都很喜欢她,甘心做她的心腹。于是她们就把王皇后的一举一动都告诉给武昭仪。 永徽五年闰四月,武昭仪身怀六甲,很希望自己能生一个儿子,谁知生了一个女儿。武昭仪非常失望,想着既然生女儿没有用,索性利用她来陷害皇后。 这天武昭仪在宫中闲坐,忽然宫女报说皇后驾到。武昭仪急忙对宫女说了几句话,然后自己躲入侧室。王皇后来到西宫,所有宫女跪地相迎。王皇后问武昭仪到哪儿去了,宫女们都说她到御园采花去了。 王皇后就在西宫里随便坐着,这时听到床上有小孩的哭声,她就起身来到床边,抱起武昭仪的女儿逗弄一番。王皇后自己没有孩子,看到别人的小孩就非常喜欢,那女孩被她逗得哈哈大笑,过了一会儿又睡着了。王皇后把小孩放下,用被子盖好,见武昭仪还没回来,等不及就走了。 武昭仪听说皇后走了,就从侧室出来,见女儿正睡得很熟。她竟狠起心肠扼住女儿的喉咙。可怜这女孩儿连声音都没叫出来,四肢一抖就断气了。武昭仪仍然用被子盖住女儿,然后等待高宗到来。 高宗每天退朝都会来这里跟她谈情说爱,因此不到半刻就来了。武昭仪手上拈着花朵迎接高宗入宫。高宗笑着对她说道:“美人爱花,但花儿跟你相比,都要比下去啊。”武昭仪微笑道:“皇上这么夸奖臣妾,臣妾怎么敢当呢?”
高宗一边笑一边看向床内道:“女儿还在睡觉吗?”
武昭仪道:“已经睡了好久了,这时候应该醒了。”
说着就让侍女去抱女孩,谁知侍女打开被子一瞧,吓得半天说不出话来。武昭仪假装催促道:“莫非女儿还是在睡觉吗?赶快把她抱来啊!”
侍女才说了一个“不”字,武昭仪假装不懂什么意思,自己跑到床前去抱女儿。她还没有碰到女儿,嘴里就大声惊叫起来。高宗连忙来到床边,发现女儿已经死了,忍不住泪流满面。武昭仪哭着问侍女道:“我去御花园采花,不过就一会儿工夫,好好的一个女孩儿,怎么就被闷死了?是不是你们跟我有仇,谋害了我的女儿?”
侍女们听到这话吓得全都跪下,都说不敢。武昭仪又说:“如果不是你们,难道这里有鬼么?”
侍女们回答道:“皇后刚刚来过这里,抚弄了公主一会儿就走了。”
李治勃然大怒道:“一定是皇后杀了我的女儿!”
武则天立即嚎啕大哭。
不过武则天掐死女儿没有人看到, 史书上为什么敢断定是她做的呢? 王皇后去看武则天的女儿,武则天肯定是在的。既然武则天在,王皇后就不可能作案,那不是明目张胆的杀害吗?借皇后十个胆,她也不敢公开杀死武则天的女儿啊! 武则天看见女儿已死,大声哭闹,问宫女刚才是怎么回事,武则天问的是女儿的死因。而宫女回答说王皇后来过。这意思显然是说王皇后杀了武则天的女儿。要知道这是一个宫女,她可以说是别人照顾不好捂死的,也不敢推在皇后身上啊。这只有一种可能,那就是武则天和她事先串通好,叫她那样说的,而宫女不敢不听。 由此便可断定,武则天的这个女儿,肯定是她自己杀死的。 王皇后无法解释,李治便有了”废王立武“的打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