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趣阁 > 五代群英 > 第九章 太平公主

第九章 太平公主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景云二年(711年),李旦听从宰相姚崇、宋璟、张说的建议,命李隆基监国,并将李成器等诸王全部削去兵权,同时让太平公主迁居蒲州。

太平公主接到蒲州安置的圣旨后不由大怒,立即召太子厉声问道:“我为你们父子尽心尽力。如今以怨报德将我贬到蒲州,我想一定是你在从中挑唆。”

李隆基惶恐道:“侄子怎么敢啊?听说是姚、宋二人奏请父皇,父皇才有此决定的。”

公主冷笑说:“姚、宋所奏无非是为你说话,他们害怕我在京城对你不利,所以特地请命,想想我把李重茂从皇位上拉下来改立你父亲,也是为你将来继承皇位打算。以前安乐公主想作皇太女死于非命,难道我想作皇太妹么?”

李隆基道:“侄儿当奏闻父皇加罪姚、宋。”

言毕趋出,即表劾姚宋离间姑母与兄弟,请从重典惩办。睿宗乃贬姚元之为申州刺史,宋璟为楚州刺史,但太平公主夫妇依然遣往蒲州,公主怏怏而去。

不久睿宗在一次宴会上说:“朕已年过半百,不想理朝政,想传位给太子,爱卿以为何如?”

群臣面面相觑不敢说话。太子再三推辞,并且请求让位给宋王李成器,睿宗不许。太子又请求召还太平公主,睿宗同意。太平公主立即回京,往返不过四月。

太平公主是武则天的女儿,她还很小的时候,有一天穿着武官的衣服在武则天和李治面前翩翩起舞,武则天一见笑着问道:“你穿个武官衣服干啥,难道你想当将军吗?”

太平公主娇嗔道:“没有啊,你把衣服赐给驸马不就行了吗?”

武则天恍然大悟,原来女大不中留啊,太平公主想老公了,后来一问才知太平公主对薛绍芳心暗许了。

薛绍来头不小,他的母亲是李治的姐姐城阳公主,他的父亲是房州刺史薛瓘。按照辈分,薛绍得喊武则天一声“舅妈”。

薛绍这伙子,人长得不错,挺有才华,性格温文尔雅,彬彬有礼,是个如意郎君。武则天和李治对这门婚事非常赞成。

大婚当天,极尽奢华,婚礼是在晚上举行的,照明的火把将整个长安城照得亮如白昼,把两边的树木都烤焦了。

婚后,小两口恩恩爱爱,卿卿我我,好不快活,太平公主还生了两儿两女。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因为一场政治事件,二人的幸福生活戛然而止。

公元688年,薛绍的哥哥薛顗参与宗室李冲的谋反案,结果被武则天处以极刑。

而薛绍作为犯人的亲属也受到了连累,被武则天处以“杖责一百”的处罚,然后押送大狱之中,而此时太平公主刚刚怀上了他的四个孩子。

此时的太平公主,挺着个大肚子去找武则天,苦苦地哀求母亲,希望她看在自己和肚中孩子的面子上,饶过薛绍,然而武则天冷若冰霜,不发一言。

太平公主跪在地上,任泪水婆娑打湿衣襟,她意识到,就算亲生女儿加上外孙,还是不能改变武则天的决定。薛绍不久饿死于狱中。

丈夫的去世让公主悲痛欲绝,随后,她的母亲又为她安排了一门亲事,强迫她嫁给了武攸暨。当时武攸暨早已成婚,为了促成公主和他的婚事,女皇不惜将武攸暨的妻子赐死,这件事在新驸马的心中埋下了怨恨的种子,并且将这种怨恨全部发泄到公主身上,所以太平公主十分压抑,经常一个人呆在空房中。

后来武攸暨病逝,太平公主又成了寡妇。她虽然年过四十,却耐不住寂寞,不想独守空房。

于是太平公主便在全国选拔15岁以上的上千少年人到府中,成为"童男",这些童男都是长相俊美的男子,他们名义上是到太平公主府邸中学习礼仪和技术,将来为太平公主服务。他们都要经历二次选拔。他们首先侍奉太平公主的宫女,侍奉得好才能晋级,如果侍奉得不好,或者做了错事,轻则是被打,重则直接送进宫里当太监。如果侍奉得好,晋级以后他们才可以侍奉太平公主。

不过太平公主的面首也是分三六九等的,分为首席 次席和次童,如果你已经是首席,那么你还有可能被进贡给武则天,从此就可以飞黄腾达了。

但是想做到这样是很不容易的,因为太平公主非常善变,一般人是驾驭不了她的,一旦你不如她的意,她就会把你送给非常恶心的老女人,或者让你变成太监,那可是非常悲惨的。

一天太平公主记起当年的情人崔湜,便立即把他召回京城,濠州司马窦从一也被召回,和崔湜一起做了太平公主的情人。还有个奸僧慧范与公主的奶妈通奸,也往来公主府中,太平公主的声势又大了起来。

这年秋天的一个晚上,天气晴朗,西方的太微星旁边突然出现了一颗彗星,光芒夺目。太平公主想挑拨睿宗与太子间的关系,就派一个术士去通报睿宗说:“彗星出现,是除旧革新的变象。大概是太子要称帝了,请陛下赶紧传位吧!”

太平公主本想激怒睿宗,不料正中睿宗下怀,他对术士说:“朕早想传位,如今天意如此,朕心已定。”

术士慌忙回去报告太平公主,太平公主随即前往睿宗前面阻。睿宗决心已定,任她口吐莲花都不同意。公主再派人去劝太子,让他坚决推辞。太子来到宫中叩头请求道:“臣儿仅立微功,作为皇嗣已是格外承恩,不敢有其他妄想。如今父皇为什么要执意传位呢?”

睿宗道:“社稷安稳是你我共同的责任。如今我有困难,所以授于你转祸为福,希望你不要猜疑!”

太子又叩头请辞,睿宗语重心长地说:“你如果想当孝子,就应该听我的话,难道非要等我死后即位才是尽孝吗?”

太子无言以对。

第二天一早,睿宗传下手谕,宣布传位太子。太子再次上表推辞,睿宗仍然不许。

过了几天,太子李隆基继位,尊睿宗为太上皇。李隆基当了皇帝,太平公主劝李旦说:你虽然让位了,但是国家大事还得管,不能就这么撂挑子。但是李旦私下跟李隆基说,你要以天下大事为重,当然我也不是不管,当年舜帝传位给大禹,还会亲自巡狩。如果有军国大事,咱爷俩还得商量着办,李隆基答应了。其实这些都是做给太平公主看的,免得让她疑心。然后父子俩分工。李旦称朕,命令称诰,每隔五天上一次朝。李隆基自称予,命曰敕,每天上朝。三品以上大员的任命罢黜要李旦裁决,其余政务归李隆基处理。

其实李旦这一招就把李隆基和太平公主的矛盾明朗化了。你们不是互相不服吗,那你们到了走两步的时候了。鹿死谁手就看谁的手艺高了。

从此太平公主整日与情人私党密谋废立,又勾结宫人元氏在赤箭粉中置毒以进。赤箭粉就是天麻粉,因为根茎赤红如箭杆,故名。有“利腰膝,强精力,久服益气,轻身长年”之作用,说穿了就是补肾的药。李隆基时常服食。不过元氏尚未下手,已为王琚所闻。王琚入见玄宗道:“祸机已迫,不可不发。”

玄宗踌躇不定。

太平公主知道玄宗有意加防,元氏下毒又无隙可入,乃召集私人重开密议。崔湜献策道:“若常元楷与李慈将军麾众直入武德殿迫上退位,不得不依。再由窦仆射等号召南牙兵作为援应,不消半日便可成功。”

同平章事陆象先起身抗言道:“不可,不可,李隆基即位天下归心,如何废立?这事恐多危险,象先不敢与闻。”

说完拂袖径出。太平公主与众人续议,忽有一少年趋入道:“此事断不可行,还请三思。”

公主正恼恨陆象先异议,偏有人又来作梗,瞋目瞧将过去,原来不是别人,乃是自己的亲生儿子薛崇简,不由大怒道:“你也敢来阻挠我么?”

崇简跪谏道:“母亲丰衣足食养尊处优,也该知足了。为甚么还要起衅呢?难道富贵至此尚未满意么?”

公主怒叱道:“你晓得甚么?休得多言!”

崇简复道:“事成不足增荣,事败不徒致辱,恐全家都要屠灭哩。”

公主听到此语后,竟从座旁觅得一杖,连头夹脑的敲将过去。崇简血流满面。窦怀贞等急忙上前劝解,公主不肯罢休,说要打死逆子才足泄恨。崇简泣道:“儿非逆母,母实逆君。”

又指斥崔湜为奸贼,说得崔湜满面羞惭无地自容。公主怒上加怒,恨不得将崇简一杖击死,众人一半劝母,一半劝子,方才罢手。崇简由众拥出,公主怒气稍平,专待到期行事。

不料风声已经外泄,左散骑常侍魏知古急报玄宗。玄宗与王琚、张说、崔日用讨论后,决定先发制人,于是召集兵部尚书郭元振,龙武将军王毛仲,内给事高力士等咨商大计。王琚崔日用魏知古诸人当然在座。大家商定方法后即于次日施行。

越日为七月三日,玄宗命王毛仲率兵三百人,自武德殿入虔化门先行伏着,乃召常元楷、李慈入见。两人放胆入门,王毛仲麾兵齐出将两位武将拿下斩首,再将文臣全部擒来处斩。窦怀贞投入沟中溺死,有制戮尸改姓为毒。

太平公主见党羽都被诛杀,不得不逃入佛寺,三日后返回。太上皇李旦出面请求李隆基恕其死罪,李隆基拒绝,太平公主最终被赐死家中。所有公主私产全部没收,财物山积几同御府,田园息钱,好几年取用不竭。

太平公主死后,玄宗又将公主诸子赐死,惟崇简得免,仍给原官,赐姓李氏。且召陆象先入语道:“闻卿尝谏阻太平,可谓岁寒知松柏呢。”

陆象先拜谢而出。

公主为睿宗元妹,宰相多出门庭,六军供其指挥,人生到此也可以了;但她猜忌玄宗阴谋废立,最后身败名裂不得善终,后人阅此叹曰:“太不值得,何苦乃尔?”

与太平公主相反,李成器远离政坛是非纵情打猎。有一次他抓住一头黑熊,接着在草丛里发现一个大铁柜。打开一看,里面有一个妙龄少女。少女说自己姓莫,被两个贼僧锁进柜子带到这里,而两个贼僧被黑熊吃掉了。李成器把这个莫姓少女献给李隆基。李隆基一下子就喜欢上了这个歌喉清亮的女子,封她为莫才人。

却说安定公主是唐中宗的第三个女儿,不过她是庶出,不是韦皇后所生,所以和安乐公主相比,地位要差得很远。但当时她的父亲是太子,武则天就将时为郡主的安定公主嫁给朝散大夫、典膳郎王同皎。

王同皎是一个世家子弟,家世显赫,他也不是庸碌之辈。当武则天病危时,宰相张柬之等人发动“神龙政变”,诛杀了男宠张易之、张昌宗,并逼迫武则天退位。王同皎正是事变的参与者,而且他苦劝中宗李显亲自指挥,将岳父抱在马鞍上,这才出师有名。

立功后的王同皎成为真正的驸马,可是唐中宗又放任自己的皇后韦氏专权,而韦氏又和武则天的侄子武三思不清不楚,并让其控制朝政。

本来,这也不影响王同皎的地位,但他是一个慷慨之士,看不得皇权旁落,就联合一些有正义感的大臣,准备在武则天的葬礼上,用神箭手射杀武三思。

不过此事没有开始就被泄露了,告密者是著名诗人宋之问与弟弟宋之逊。这对兄弟虽然才华横溢,却是不折不扣的小人,宋之问还想过要侍奉武则天。告密的结果就是他们二人升官,而王同皎则以谋反罪被诛杀。王同皎临刑前面不改色,天下都为他鸣冤,纷纷咒骂宋氏兄弟的绯衣是用王驸马的鲜血染红的。

这场风波之后,王同皎被籍没了家产,只留下了妻子安定公主和儿子王繇。公主自然不能处罚,于是韦皇后作主,将安定公主再嫁给自己的从弟韦濯为妻,两人又生了一个儿子韦会。

安定公主其实并不安定,在韦后当政时期,她与另外六位公主一起获得了开府的权力,豢养门客,并利用手中的权力,大肆卖出所谓的“斜封官”,严重影响了大唐吏治的清明。

几年后,李隆基和太平公主杀入宫中,诛灭了韦后一党,韦濯也没能幸免,安定公主再一次成为寡妇。

这一次唐睿宗李旦作主,又将她嫁给了太府卿崔铣,崔铣出自名门望族博陵,这个家族非常显赫,有唐一朝出的宰相就有12人之多。

三年后安定公主先于驸马而去世。别的都好说,但是公主到底应该与谁合葬,却成了一个问题。

此时唐玄宗李隆基在位,王同皎早已平反,谥号“忠壮”,封“琅耶文烈公”,赠“太子少保”,享受了非常尊贵的哀荣。王同皎和安定公主的儿子王縣也已经长大成人,而且受到朝廷的封赏,他要求让父母合葬。她的第二任丈夫韦濯的家族已经闹不出什么风浪,可她的第三任丈夫崔铣非常不满意。崔铣要求公主与自己合葬。

两人争执不下,官司打到唐玄宗那里。唐玄宗左右为难,这时给事中夏侯铦对王縣说了一段相当尖酸刻薄的话:“公主在王同皎死后已经改嫁,现在和你家已经恩断义绝了。她活着是崔家的人,死了也是崔家的鬼。你只想父母合葬,其实公主不愿意,你父亲不愿意,而崔大人也不愿意呢!”

这番话非常难听,可话糙理不糙,许多大臣都认为在理。唐玄宗便让安定公主、崔铣、王同皎一起陪葬唐中宗的定陵,有官司去找你们的父亲。我管不了。

却说隋唐以前,只选用良家女子为宫女,即七科之外的人家。隋炀帝以后,为了满足日益扩大的后宫工作需要,宫女范围扩大到贫民、罪孥,而且还没有服役期限。

这种做法被唐朝继承下来,导致宫女一入宫就成了皇家终身的奴隶,永远没有出宫的时候。话说呆在宫里也就罢了,可皇帝为了防止宫廷机密外泄,索性规定宫女们不许私自走动,不许私自与外人交流,否则一律施以严厉的惩罚。

永徽年间,内廷太常侍宋四通,因同情宫女的遭遇,借出宫办事的机会,帮宫女带了一封家书,就这么一件很普通的事情,被发现后,宫女与宋四通,居然一齐被唐高宗处死。

后宫的要求这么严,真所谓“故国三千里,深宫二十年,一声何满子,双泪落君前。”

在这样的情况下,身处深宫的宫女们,是不敢有与外界交流的。

唐玄宗时期,有一年长安天降大雪,唐玄宗禁苑赏雪之时,忽然想起边塞将士的戍守之苦,于是传旨宫中,紧急赶制一批棉衣,送到边疆给将士们御寒。

大约一个多月的光景,这批代表皇帝恩典的棉衣顺利送到边疆,顺利分发到将士们的手中,之后一个离奇而又浪漫的故事发生了。边塞部队中有一个很普通的士兵,在感受这份来自长安的温暖时,忽然发现棉衣的内衬上用娟秀的字体写着一首诗,士兵仔细一看,但见这首诗写道:

沙场征战客,

寒夜苦为眠。

战袍经手做,

知落阿谁边。

蓄意多添线,

含情更着棉。

今生已过也,

愿结后生缘。

原来这是一封来自深宫的情书,具体诗意不必多解释,因为没有任何文字比这封情书表达得更加完美,通过这封情书,士兵分明感受到,宫女的细心、体贴和无奈,分明感受到,宫女已将这次不经意的邂逅,当作宿命的安排,然而却又无奈地说:这辈子我们不能在一起,那么就让我们来世相约吧。

一位纤弱的女子,含着泪向他絮语,向他微笑,仿佛两人已成了可以生死与共的亲人。

不知道士兵怎么想的,第二天他直闯主帅军帐,向主帅禀报了这件事,主帅觉得事情严重,于是连夜上书报与朝廷知道。如此一来二去,事情就传到唐玄宗耳中,唐玄宗当即传诏后宫,寻找这位给士兵写情书的宫女。宫女不想连累别人,于是站出来主动承认,并忐忑不安地等待自己的命运。想不到唐玄宗感慨地说:“何必要等到来生呢,吾与汝结今生缘。”

故事到此戛然而止,没有人知道士兵和宫女的结局。士兵向主帅举报此事,到底是为了立功受赏还是想实现自己的美梦呢?是前者那就是可恨,是后者那才是浪漫。

开元初年,李隆基命人将上官婉儿的所有诗作编集成册,整理出了整整二十卷文集,发行于世。从这件事我们看出,李隆基虽然不认同上官婉儿的人品,但是对于她在创作诗词上的才华,以及在诗坛上所获得的成就,还是非常认可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