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知道这样,当日大闹罗府的时候,自己就应该收敛一点。
不过,事已至此,后悔已经来不及了。
沈敦轩也没再想其他,而是在心里暗道,要去找蒋松荣,总得先知道他家在哪里吧?
他喊来了吴钩,命令他尽快查清查兵部武器库看守人员蒋松荣的住址。
吴钩在上京这么多年,查清楚蒋松荣的住址应该不是难事。
吴钩领命而去。
……
……
南莽王朝御书房。
南高祖再次拿起了沈敦轩校阅考场的那份策论试卷,他的眼睛里寒芒闪过。
这确实是那三日所有参加校阅的子弟们里最上等的策论。
不是都传闻镇南王的世子沈敦轩纨绔吗?
可是,一个纨绔世子怎么会有这等见识?
难道外界的传闻都是假的?
他沉吟了良久,威严的喊道,“来人!”。
侍奉他左右的老太监唐晶立刻颤巍巍的跑了进来。
“皇上,有何吩咐?”。
“朕让你去镇南王府传旨,宣沈世子进宫。”。
“这……”唐晶浑身一哆嗦。
“怎么,有问题?”南高祖威严的问。
“不是啊,皇上。”唐晶惶恐的跪在了地上,“不是老奴不听皇上的命令,而是老奴不敢啊。”。
“不敢?什么意思?”南高祖诧异的问。
“皇上,你让老奴去哪里传旨都行,就是别让老奴去镇南王府。”唐晶说着挤出两滴老泪,“老奴这把老骨头可经不起那个纨绔世子一摔啊……”。
原来是这样……
南高祖在心里轻笑……
看来,镇南王府这个纨绔世子声名远播,还真是恶名远扬了……
南高祖皱起了眉头,“好了好了,赶紧起来,给朕宣玉国公进宫。朕让玉国公去传旨总可以了吧,啊?”。
“谢皇上。”唐晶赶紧连滚带爬的爬了出去。
……
……
几个时辰之后,玉国公带着沈敦轩走进了南高祖的御书房。
这是沈敦轩进京之后,南高祖第二次召见他。
他心里早就料到了,这次南高祖召见,应该就是关于他参加校阅的那破事。
说实话,沈敦轩见是玉国公亲自来传旨,内心相当的惶恐。
他不知道南高祖是怎么看待那天他写的那篇策论。
进宫的路上,他一直都在思考应对的办法。
……
……
这是沈敦轩来京后第二次见到南高祖。
“沈世子来了?”南高祖不咸不淡的说了句,然后吩咐太监唐晶给他赐座。
“见过皇上。”沈敦轩不敢造次,施礼之后方敢落座。
“免礼。”南高祖淡淡的说着,把那份策论试卷推到沈敦轩的面前,问,“沈世子,改土归流,以蛮制蛮,这是你的策论答题吗?”。
“不会吧?”。
“难道南高祖看中了自己的这篇策论?”。
沈敦轩说不清楚是激动还是惶恐,但立即答道,“是的,皇上。”。
南高祖沉默了片刻,才说,“可若是朝廷改土归流,势必会引起南疆那些蛮人头领的反感……也就是说,那些蛮人头领立刻就会带头造反……所以,你这个策论是不是有些肤浅了?”。
南高祖说得没错,南莽王朝若是一旦实施改土归流,这就和朝廷削藩一样,那些蛮人头领怎么会心甘?
肯定会联合起来造反!
沈敦轩考虑了一下,方才说道,“皇上所虑极是……所以微臣才献策说要以蛮制蛮……”。
“皇上,若想让南疆固若金汤,就请从以蛮制蛮开始。也不必太在意那些蛮人头领……因为那些蛮人头领,隔三差五总会犯的,有平叛的大军才能暂时镇压他们。”。
南高祖没有说话,双手负在后背,静静地站在那。
沈敦轩也不知道自己说的话南高祖听了是不是高兴,接着又说道,“其实南疆叛乱频繁,最关键的是,朝廷历来走入了一个误区。”。
误区二字,让南高祖双眉微微一挑,脸上露出不悦的神色。
站在一旁的太监唐晶,看到南高祖的神情,心里立刻乐了。
这纨绔,胆子大啊,误区两个字,虽然他从来没有听说过,但大致意思他还是懂的。
这不就是指责南莽王朝所有官员都瞎了眼吗?
再往下一层意思深究,那就不是说皇上糊涂,不能明察秋毫?
沈敦轩可没管这么多,而且心情也平静下来。
“历来朝廷治理南疆,总是将那些蛮人头领高看一头,抚恤那些蛮人的时候,更多的时候是奖赏那些蛮人头领……”。
“可实际上,那些蛮人头领得了无数的赏赐,对蛮人群体又有什么好处?”。
“蛮人们从来就没得到过朝廷的好处,这好处都被那些蛮人头领拿去了,他们自然不会感激皇上的恩德。”。
“而那些蛮人头领,个个心知肚明,知道朝廷之所以要赏赐他们,是因为朝廷要安抚他们,想让他们不发生叛乱。”。
“所以,他们自然存着傲慢之心。因为他们知道,他们越是对朝廷适度的挑衅,朝廷才会越顾忌他们,他们得到的赏赐才会越多。”。
“朝廷对于南院六郡的蛮人们,不可谓不宽厚,但蛮子们没有得到切实的好处,又怎么会感激朝廷呢?”。
“所以,微臣提出的改土归流,本质上就是针对那些世袭的蛮人头领提出来的。”。
说了这么多,沈敦轩感觉口渴了,对南高祖说道,“皇上,能否赏赐微臣一杯茶水?”。
“嗯。”南高祖哼了句,示意唐晶去端茶水进来。
唐晶极不情愿的出去了。
不一会儿,就端来了香茗。
沈敦轩轻轻抿了口茶,放下茶杯。
“说下去。”南高祖直视着沈敦轩。
“是,皇上。”。
沈敦轩用纸巾擦拭了一下嘴角,继续说了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