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宫突变,早已震惊京都!
京都附近的官员贵族大门先后被急促拍响,原本沉寂的黑夜,重新燃起无数灯火。
刑部尚书陈彦还没歇下,接到从宫内传出的消息,顿时奔出大门外,急急忙忙的命下人准备马车。
新管家倒是利落,将他托上马车后问:
“老爷要去哪?!”
“废话,自然是去皇宫!”
“驾!”
陈彦心急如焚,他倒是实实在在为大庆着想的臣子,不想大庆发生任何一点叛乱。
他沉着脸掀开帘子,从另一条巷口出,同时飞奔出来一辆马车!
他一看,是户部侍郎的马车!
“陈彦陈大人?!”
马车帘子后面露出一个脑袋,果然是陈之珏!
陈彦一手扶紧疾驰的马车,一边在风中大喊:
“李大人可在马车上?!现在是否调兵勤王?!”
“不!没有!李大人下朝后就没有回府!只留下一句话,若宫中有变,看情况将勤王令发往各处!”
皇宫已在面前,两人立即跳下马车,然而宫门口守卫的却不再是禁卫军!
陈之珏热血上涌,双眼发红,咬牙怒骂:
“这群乱臣贼子!”
他抽出佩剑就要冲进去,陈彦一把拉住他低声喝道:
“不可莽撞!你忘了李大人对你说的什么?!”
陈之珏只得顿下脚步,他紧握剑柄,眼中跳动怒火走来走去。
守在门口的人见他被拉住,也暗暗松了口气,毕竟魏丞相曾经交代,若非万不得已,不可杀死臣子!
陈之珏低声焦躁道:
“可是李大人说,若在亥时还没看见严柯校尉,才能发动勤王令!现在陛下已经被臣子包围,我们身为臣子,怎能在这宫外守望着!”
陈彦眉头深皱,眺望被火光照亮的皇宫:
“看来陛下和李大人早有合计,一环接一环,我们只能按照他们铺就的路走,不然鲁莽行事,只会打乱他们的计划!”
陈之珏面上一怔,眼中闪现出期盼,他紧紧盯着陈彦:
“真的么!?是啊,陛下他,他如此英明!他怎么会想不到有人逼宫呢?!”
两人正低声交谈之间,从京都各处又奔来数辆马车,他们都是大庆真正的臣子,却被拦在宫墙之外!
而大庆的叛逆,已经处在深宫之内!
工部侍郎周连宏比陈之珏更着急,竟想骑马冲进宫内。
几个大臣好不容易才将他拉住,周连宏怒甩宽袍大袖:
“陛下深陷贼子迫害之中,我等臣子却束手无策,真是丢脸至极!”
刚赶到的吏部尚书陈善马车下来,走到他面前,淡淡瞥了他一眼。
周连宏一见他的身影,连忙躬身一拜;
“陈大人,现下如何是好?!”
陈善看了一眼远处的宫门,听闻李天章留下的话后,沉思片刻开口:
“陈侍郎,你先速去准备勤王令,不要临时再去准备,以防万一。但要记住,一定过辰时才可发出去。”
“周侍郎,你立刻去找崔密,他那应该有用得上的火药。”
陈之珏领命而去,周连宏临走前疑惑:
“火药?”
“嗯,看来陛下早有防今日,命崔密日夜赶工,赶制了一批利器。”
周连宏分外一喜,连忙驾车赶往火药部。
陈善又看向京都的府尹,他叫夏荣川,来得急匆匆,正在整理自己的帽子:
“夏京府,你立即安排人,想办法把火药送出城去。帮助严校尉清理京都外的逆军,让严校尉顺利进宫!”
“是!陈大人!”
夏荣川一边急匆匆而去,一边不断扶住头上的帽子。
将能准备的一一布置下去后,陈善端正站在马车前,盯着宫门口沉思。
他看深宫,陈彦正看着他。
陈善施施然一笑:
“陈铁锤,你盯着我做什么?”
陈彦一叹,也就陈善这种性格,火烧到屁股上还能喝茶:
“陈大人,你什么时候,为陛下如此尽心打点了?”
陈善怔了怔,有些迷茫:
“我为大庆的臣子,自然要为陛下打算。”
不对,不是这样的!他本只想做好自己在吏部的职责,后来事情做得不错,他一步步升上来,到了吏部尚书。
李天章和魏鹰暗中都让他站队,但他知道,无论哪边强过乾帝,都会面临做乱臣贼子的风险。
他在两股洪流中挣扎求生,也曾绝望不已,这两股势力总有一日会分出胜负。
然,突然有一天,陛下强悍而后野蛮的将他拽到了军机处,将事务一股脑的塞给他。
不问立场、不问黑白,所有想要的奏折消息都向他无理由索取。
就这样,他被迫为乾帝做事,不管李天章还是魏鹰,在明面上谁都拗不过大庆天子!
不知什么时候,他已经习惯为陛下打点需要的一切。
陈彦一笑:
“没想到我刚复职,就面临这样的事。”
陈打铁此时心中不禁一叹,若是陛下今夜出事,他将会再次被踹回奉地吧?
陈善似乎看出了他的想法,声音极低说了一句:
“莫要小看陛下。”
此时京都风云巨变的时刻,消息飞快的向整个大地飞去。
京都一醒,紧接着周围的郡县慢慢知晓!而后四处蔓延!
本来就没站稳的大庆,立即陷入虎视眈眈之中!若是乾帝一死,天下将群雄纷争而起!
远在渭地的刘经世,聚集数十个能人智士,针对京都的骤变而发起商议。
刘经世身着华袍,端坐在中堂之上,垂头沉思。
房内正中炭火深红,散发着温暖。
他是渭地的府尹,曾在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在乾帝死后幼帝即位时,他以先帝死有异,喊着勤幼帝清奸臣的口号,连并周围数州数地直逼京都。
渭地是个好地方,虽然冬日湿冷,温度却不算低,平时气候温和怡人。这里的良田沃土,养得刘经世兵强马壮。
与之一起膨胀的,还有他的野心。
他环顾自己的门下,沉声开口:
“诸位,只怕时机未到?”
有人抢先开口:
“为何没到?若等明日京都形势稳定下来,刘主再动可就迟了!”
然而答案总不是统一的,有人当即反驳:
“未知宫中情况而动,大忌!若陛下无恙我们前往京都,只怕将受天下指责,人心尽失!”
幕僚们七嘴八舌的辩论着,刘经世焦急而不已,若是有勤王令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