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趣阁 > 我与父母共成长 > 第283章 她死了

第283章 她死了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不会!”

  一语激起千层浪。

  台上,温言从容不迫地整理了下肩上的马尾辫,她握着话筒抬起头看向观众,眼里平和的恰似一汪暖泉,潺潺划过,不留痕迹,却无法忽略。

  “比起原谅,或许‘释怀’这个词更适合书中的姑娘。”

温言的声音很温柔,却透着坚毅的力量,“放过他们,也是放过自己,坦然地面对曾经的种种,才是最佳的重生方式。”

  主持人细细地品味这句话,抱着话筒的手颤了下,“大家都知道,温老师这本书的内容已经改编成电视剧正在播放,若是不原谅的话,会不会担心影响市场收视率?”

  虽然很多观众都对“强行团圆”的戏码嗤之以鼻,但不得不承认,这样的剧情很适用,不然也不会经久不衰。

  人就是这样奇怪的生物,讨厌与喜欢,明明是两个反方向,偏又能在许多时候恰到好处地融合在一起,成为并肩齐行的两条平行线。

  温言抿了下唇,嘴角依旧挂着熟悉的浅笑,似乎在认真的思索这个问题,观众们看着镇定自若的她,不约而同的将视线停留在她身上。

  “我觉得市场不该被定义扣上某个标签,你要知道,我们终其一生的努力并不是为了附和他人的喜恶,做不到人人欢喜,那便做最好的自己。”

  温言的手指有节奏地在桌上敲了敲,不知在想什么。

  “取悦自己,你要相信,当你足够耀眼,那些与你志同道合的灵魂便会紧随而至,与其违背意愿讨好不适合你的社圈,为何不去寻找那个与你同频共振的人呢?有人喜欢,便有人不喜欢,萝卜青菜各有所爱,失去与收获,你要允许它共存。”

  “啪啪啪!”

台下,掌声从开始的稀稀拉拉到逐渐步骤统一变得响亮。

  主持人看了看台本,眼中透着犹豫,似乎在斟酌要不要开口。

  她想了好一会儿,才艰难地做出决定看向温言问道:“自从这本书出版后,其实很多读者都想问一个问题,不知道温老师是否方便回答呢?”

  台下顿时嘘声一片,显然大家心里都隐隐有个相同的问题。

  温言点了点头,脸上没有办法不悦,只是很平静的示意主持人继续。

  与此同时,现场全体观众不约而同地安静了下来,只剩下浅浅的呼吸声。

  “请问,故事里的小女孩是你吗?”

主持人的话一出,现场静得有点诡异。

  温言先是愣了下,随即笑了笑,这个反应让众人疑惑,一时拿不定主意,想到心心念念的问题即将得到官方回复,所有人都闭气凝神的朝台上望去,生怕错过。

  “如果可以,我希望这个世界上没有温言,可现实却是恰恰相反。”

  显然,答案已经呼之欲出,主持人见好就收,紧接着又问:“请问书中的姑娘是有原型人物吗?她如今过得如何,还和原来的家庭有联系吗?”

  “她死了!”

温言平静地从嘴里蹦出三个字,却让现场的观众不能冷静,一个个激烈的讨论,唾沫差点淹没了舞台。

  这时,温言再次出声:“曾经的温言死了,现在的温言就像一只破茧重生的蝴蝶,拥有自己的天空,不再被任何人束缚。”

  听到这,观众们才逐渐冷静下来。

  主持人也是松了口气,毕竟书中的小姑娘影响力实在太大,如果真的死了,恐怕又是一番舆论风波。

  主持人拍了拍胸口,继续问道:“她会怨自己的父母吗?”

  看过书的人都知道,小姑娘的前半生苦得让人心惊,透着深深的无力与绝望。

  “不会。”

温言不假思索便回了。

  主持人诧异地愣住,台下众人议论纷纷表示不解。

  温言解释道:“与其像她母亲许韶华那样每天浑浑噩噩,离了保护伞就是一团糟,倒不如把该受的苦都受了,未来把控在手,清清醒醒的活着。

  曾经的温言,自卑懦弱也曾叛逆过,后来的她,不论经历多大的风雨都能从容不迫,只是如果再来一次,希望她能找到一个更为温婉的方式,或许就不用吃这么多苦了。”

  “不知道温老师为什么会想到去当心理咨询师呢?”

主持人目不转睛地看着她,眼里带着欣赏的目光。

  “大概是淋雨的感觉太难受,所以想替那些需要帮助的人,撑起一把伞吧。”

  采访到了尾声,主持人问出最后一个问题:“最后,温老师有什么想说的呢?”

  温言似乎早已料到这一句,脸上没有丝毫的惊讶,只是静静地想了一会儿。

  “我看过很多的书评,大致有几点:这对父母太可恨想看到他们受到惩罚的样子;小姑娘活得好憋屈,甚至有不少人在评论底下建议,让小姑娘尽快崛起,狠狠的打父母的脸,以此达到大快人心的快感。”

  温言说到这儿,自己笑了,“其实我想说,有的时候,看似简单利落的反抗,并不一定是最好的方式,反而会成为源源不断的烦恼。

  重新开始的第一条,是能够坦然的面对过去,不再畏惧,当然这并不代表要一味的纵容那对可恶的父母。”

  只有真正的解脱,才能勇敢的面对,而不是虚张声势的遮掩。

  她抵着下巴眉头紧锁地看向众人,“作为旁观者,其实很容易带着上帝视角,但你们有没有想过,父母也是孩子?”

  观众们眼神迷茫的面面相觑。

  “你们觉得一个孩子会想着承担责任吗?”

温言问众人。

  孩子大多数人的眼里,是以“调皮捣蛋、不懂事”等等形象出现,甚至,时常有人以“他只是个孩子啊”,作为借口,推卸责任。

  “孩子”一词,成为了天然的保护屏障,就好像理应如此。

  温言继续道:“你们有没有想过,父母是成年人,但在父母这个岗位上,他们也只是个还在学习的孩子啊。”

  “或许他们不是不想做个好父母,只是还没明白该怎么做好父母,应该担起怎样的责任,最后用他们的不懂事,伤害了自己的孩子。”

  一个牙牙学语的孩子,怎能利索的说出一句完整的话,一个孩子又怎么懂得如何承担身为父母的责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