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完饭,余飞和白敬宇在他房里讨论接下来的种植步骤。 白敬宇点开屏幕上的计划页面,跟余飞说:“土质的好坏是棉花种植能否成功的第一步,在播种前,我们要先用土壤检测仪器对棉田进行科学分析,看是否缺少营养元素,根据需要进行土壤改善。”
余飞认同的点点头,她在新农天地网站上看过,知道这就跟医生看病一样,先检查,再对症下药是一个道理。 白敬宇点开一封邮件:“我之前已经把挖回来的土样邮寄到海城检测了,大概今天他们给我发来邮件,说检测结果显示,我们的棉田地块比较缺乏的是钾元素和磷元素。”
“缺钾缺磷缺水?”
余飞一脸惊讶。 “对,这应该是跟我们的棉田地势低、沙质重有关。同时土质缺少水分,等我们清理完地面,我打算给土地浇一次水。”
余飞边点头边记下来,在传统种植里,棉农没法提前了解土质,都是在种植了棉花之后,看棉花的长势来判断棉花缺了什么营养。 如今提前从土质上判断,在种植前提前把基础打好,的确比棉株出现病症后再补救要好得多。 没开始种植,余飞就感觉到了科学种植的力量。 余飞记下重点,问说:“补充这些元素,是不是在拖拉机耙地的时候,就把钾肥和磷肥撒按每亩多少克的配比,喷撒在土里,让土壤吸收?”
“对,加入这些有机肥不仅能让土壤肥沃,还能在棉花的生长过程中为土壤的微生物提供很好的温床,而微生物又能帮助棉花对各种元素进行吸收,是个良性循环。”
“正好拖拉机也整修得差不多了,从明天开始我们就去清理棉田。”
余飞把新配件买回来后,这些天她一有空就修,拖拉机已经跟刚拖回来时判若两机。 “就我们两个人?要不然请些人吧。”
这可是六百亩地啊,想想棉田里的那些陈年大枯枝和砖头垃圾,白敬宇觉得这是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余飞笑道:“当然要请人,我打算明天开我们的拖拉机去我爸的棉田里捡大枯枝,然后送到镇上卖,到时候就可以用卖的钱付请人清理那六百亩的工钱。”
“枯枝还能卖?”
白敬宇以为那东西只能用来自家当柴烧。 “当然。它可是栽培双孢蘑菇的好养料,除此之外,它还能用作燃料、生产高密度纤维制品、用作堆肥和牲畜饲料等用途。镇上有家双孢蘑菇的养殖大户专收棉杆,现在种棉花的人少,拉去能卖不少钱呢。”
白敬宇看她一脸准备要去捡钱的开心样,不由笑起来:“行,明天就去。”
第二天一早,白敬宇晨跑回来,余飞已经做好了早餐。 白敬宇做饭好吃,但他好歹是租住在这里的,总不能一日三餐都让他给余家做饭,所以早餐一般都是余飞起来做。虽然厨艺不佳,但做点稀饭馒头还是能凑合吃的。 吃完东西,余飞把两把铁铲抛到拖拉机车斗里,自己去把机器发动起来。 轰隆隆的声音响彻院子,改头换面的拖拉机很带劲。就冲这响声,两千多花得值了。 余飞坐到驾驶位,白敬宇不会开,直接坐到了她旁边。 这段时间他们虽然经常一起坐摩托车出去办事,但都是一前一后,现在白敬宇就这么紧挨着坐她旁边,她还有些不习惯。 拖拉机发出巨大的声响,摇摇晃晃,颠颠颤颤的出了院子大门。 白敬宇坐在又颠又颤的拖拉机上,手紧紧拉住车顶遮阳片下面的扶手。他在海城的时候坐过不少豪车,但都没此时坐在这台拖拉机感觉刺激和“威风凛凛”。 月英婶子看着这台清理一新的红色拖拉机,差点惊掉下巴,揪着自家儿媳妇小仙问:“这,这是咱家那台拖拉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