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趣阁 > 邪王世子有点妖 > 第163章 绝对的地位面前,算计都是徒劳

第163章 绝对的地位面前,算计都是徒劳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夜来帐暖晨起寒。

徐宁安一觉便已经是清晨,看着自己衣服上沾着的秀发,徐宁安摇头苦笑。

也不算一觉,其实天亮前他醒来过一次,看到依偎在自己身边的女子,亦如十岁那年雪夜他依偎在她身边一般。听着女子熟睡的声音,徐宁安重新合上了眼。

似是流年不可忆,亦如昨日不可回,越是西风咧咧,方知人间冷暖,可终归是冷暖自知。

柳玉已经不见了身影,只有桌子上留一碗保温盒里的清粥,徐宁安喝了一口,还和当年一样。

徐宁安放下勺子,直接端起碗,就像是喝白开水一样,哗哗哗的往肚子里倒。

徐宁安重新敷上面皮出了门,听说柳玉是出门办事去了,他叹了一口气,大摇大摆的走出了玉满楼。

哪里知道刚出门就被皮三娘堵了一个正着,毕竟徐宁安是当着她的面敷上面皮的,自然是认得的。

看着徐宁安衣服上还有长发,一看便是女子的,皮三娘也不知道哪里来的勇气说道:

不错不错,神清气爽,怎么你们这些当官的都好这口?

不知道这老板娘抽的什么风,大早上就阴阳怪气的,徐宁安懒得搭理她,淡淡回了一句:

上火了就吃药,省的脑子烧坏。

说完徐宁安便自顾自的往前走,气的皮三娘银牙轻咬,不过转念又想,自己为什么要生气,关自己屁事?

轻轻跺脚,她还是跟上了徐宁安的步伐,徐宁安嘴角微微上扬,想跟自己玩,还是嫩了点。

今日,刘府挂上了白灯笼,贴上了白对联,听说是公子罗克在剿匪途中被匪寇残忍杀害,据说脑袋都给踩开了花,不可直视。

走在大街上都是议论之声,多数人是幸灾乐祸,暗骂怎么不连罗暄这个狗官也给弄死。

不过也有人说罗暄中终于干了一件好事,听说坟头山的土匪已经完全给平了,老百姓是喜极而泣,这些年深受匪祸,已经到了终日人心惶惶之地了。

起先也有人不信狗官能平了吴德,但是当吴德的脑袋被挂在城门口时,百姓以及经常过往的商人才喜极而泣。

按照张贴出来的告示所说,罗暄身先士卒,大战吴德一百回合,终归不敌,被斩落马下,但是也正是他的拖延,才有机会将吴德就地正法。

皮三娘黑着脸,见过不要脸的,没有见过这么不要脸的,连自己儿子死了都要拿来做文章,简直丧心病狂。

简直已经无耻到家了,这样的功都捞。

徐宁安倒是不这么认为,反而对罗暄的这招刮目相看,看似揽功,实则不然,

肤浅了,这罗暄不简单呐,若是官职再大些,怕是能叱咤风云呢。

皮三娘用疑惑的眼神看向徐宁安,难道这贪功还另有玄机?

怎么说。

徐宁安恰逢见一路边摊,早上的清粥自是不解饿,要了两份阳春面,寻了一个偏僻的角落,与皮三娘细细分析:

与其说是贪功,不如说他是在博取百姓的同情,他是在为自己谋一条后路呐。

皮三娘更加糊涂了,博取百姓同情心与谋后路有什么关系?

不懂。

徐宁安摇摇头,比起自家婉儿,不知是笨了多少倍,青儿更是自己一点就通,压根就不用浪费口舌,自己心里想什么她都能琢磨个透。

百姓的眼里他罗暄杀人放火了吗?没有,因为他县令大人做了百姓们也看不到。在百姓大多数百姓的眼里,他最多只是强征暴敛罢了,杀人放火是土匪,......。

徐宁安说的是事实,罗暄养匪就是为了帮他做见不得光的事,他自己手上是绝对不会染血的。

百姓之所以怨声载道,无非是罗暄打着剿匪的名义强征税收,然而依旧匪患不绝,所以怨气颇大。

至于罗暄那些杀放火的勾当,都是让土匪去做的,百姓自然是不会知道的。

现在匪患已平,罗暄为剿匪痛失爱子,百姓们心中的怨气已经消大半,有的人已经升起一丝同情心。

若是在稍加渲染,某某县令为剿匪,痛失爱子,添上些华丽之词,稍加运作,又是一段佳话。这种以黑洗白在官场屡见不鲜,并不为奇。

徐宁安废了好大一番口舌,才将道理与皮三娘讲通,一开始遇见皮三娘,以为是个聪明的女子,哪知道,越处越觉得笨。

徐宁安继续说道:

我想罗暄接下来必然会大张旗鼓的给遭受过土匪祸害的地方或家庭给以补偿,消除百姓心中最后的怨气。

皮三娘觉得自己就是一个傻子,什么都没有懂,但是她还是忍不住问了最后一个问题:

那他做这些又是为了什么呢?

自然是做给我看的,让我投鼠忌器罢了。

徐宁安冷笑,如果是一般的暗卫或许还真会给他唬住,毕竟如果暗卫滥用职权,残杀清官的话,那是死罪,这也是为什么暗卫杀人后都会印章的原因,算是一种监察体制。

毕竟暗卫直属于皇帝,几乎没有能制约它的,若是体制内也没有完备的监督手段,那就真无法无天了。

可惜罗暄千算万算,也算不到要弄死他的人是当皇帝的孙子,何况还是最不怕事的徐宁安。

看着徐宁安嘴角的笑意,皮三娘莫名的有一股寒意席卷全身,不经打了一个寒颤。

客官,你们的面好嘞。

看着热气腾腾的面,徐宁安迫不及待的来上两口,美食都在地摊里,这句一点都不假,比如这碗面就比那些奢华的食府里味道好多了。

以前在京城,徐宁安就喜欢领着青儿大街小巷的串,到处寻小吃。

老伯,再来一碗。

徐宁安一碗下肚,还是觉得不够吃,倒是不是店家太小气,而是徐宁安最近太能吃。

老头子一边煮面一边与徐宁安说道:

公子你这胃口真行,若是公子不要帽子的话,只是添些面的话,是不用付钱的。

毕竟是小本生意,帽子用的羊肉都是选的上好的肉,而且帽子放的也是比较厚实的,已经能抵得上半碗面的价格了。

徐宁安连忙摇摇头说道:

你就按平时的来,多给我点帽子就行。

老头倒也不是那种婆婆妈妈的人,很爽快的答道:

好嘞。客官。

给徐宁安端上面,赶巧生意冷清,老头也就扯过一个凳子坐下来,人老了就喜欢唠嗑,走了一辈子的路,见过太多人和事,话自然也就多些,说不定那天一闭眼,就再也张不开嘴咯。

听小哥这口音是北方人燕地人吧?

老人改用一口很标准的燕地口音说到,现在的京州道有三分之一都是燕国旧地,所以徐宁安的口音自然像是燕地口音。

不过现在的燕国版图同辽国版图都已经被划做燕辽道,属于大离九道中最大的一道。燕辽道往北就是北境草原,算是游牧文明与农耕文明的分界线,属于战略要地。

老伯是燕国人?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