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趣阁 > 团宠:替嫁锦鲤妻 > 第82章 发觉异常,个个想借粮

第82章 发觉异常,个个想借粮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不,此等人间惨事,万万不能发生。

在冬天到来之际,她要尽自己的能力,把土豆的种植面积扩大。

虽说土豆能种两茬,可土壤条件不好,加上连作会损伤土壤,收割完地里的土豆,只能种点菜了。

所以,还是需要更多的土地种才行。

正想着,谢云溪两人路过酒楼戏楼时,发现和集市上有很大的不同。

这些地方,哪怕物价再高,还是会人来人往,生意络绎不绝。

果然啊,有钱的无论如何,该吃吃该喝喝,山珍海味不会少。至于没钱的,只能饿着肚子艰难生存。

摇摇头,谢云溪催促着秦屿,赶紧回去。

她得加紧了,大目标要一步一步实现,至于小目标,更要抓紧努力。秦家的人,她所在乎的一切,不能变得为了生存,而意识麻木。

出了镇口,谢云溪和秦屿二人遇上了一对空着的车队,正要朝着镇外的水路上赶。

秦屿见状,很是奇怪,用眼神告诉谢云溪后,驾车的速度,慢慢地降了下来,为的就是对上空车队。

空车队速度很快,没多久就遇上了秦屿二人。

秦屿装作不经意间,瞧瞧打量了一番这个车队,发觉十分奇怪。

两边不同路,也就看了这么一眼,车队就走远了。

待走了一段路,觉得距离够安全了,谢云溪这才问道:“夫君,方才是发生何事了,怎么你示意我不要出声?”

不过是一个空车队,没什么不对劲啊。

秦屿面对谢云溪的疑问,迟疑了一会儿才道:“这车队有些异常。”

“你仔细瞧瞧,便知这是粮食铺子的车队,上面有金氏铺子的印记。”秦屿接着道,“这些都正常,可奇怪的是,这车队里,除了金氏铺子的人,还有镇上其他粮食铺子的管事。”

先前为了囤粮食,谢云溪和秦屿几乎去遍了镇上的几个粮食铺子,问了管事的。

秦屿记性极好,其他管事只是见了一面,便都记得了。

“夫君,会不会是你记错了。”谢云溪想了想,她对只见过一面的人,有些脸盲,就算说出来,也是不认得的。

“不,我没记错。”秦屿肯定道:“我记得哪些与我接触过的管事,哪怕他们刻意隐藏。”

秦屿若非记忆好,加上天资聪颖,也不会如此年纪,就是童生了。

“若真是如此,那这件事太不寻常了。”一般情况下,粮食铺子是不会打着一家的旗子,参与的铺子却有好几个。

“除非有什么共同的利益,让他们必须互相监督。”谢云溪失了声。

这些日子粮食短缺,现在这么长的车队去水路码头,目的不言而喻,是为了运输粮食。

可谢云溪和秦屿经过这些日子的暗中打听,清楚地知道,短时间内,附近不会再运到粮食。去远处运粮,损失以及运费,会再贵上一两倍。

商人逐利,不会做事倍功半的事儿。

而且若是能有粮食可进,那镇上的粮食,也不会价格如此昂贵,令寻常百姓难以承受。

那这些商队的粮食,是从哪里来的呢?莫不是非正规途径弄到的。

谢云溪和秦屿心里打了一个大大的问号,可疑的地方太多,他们却无能为力。

夫妻两人停下牛车,沉默良久。

最后,秦屿出声了:“或许是我记错了,这些事儿与咱们无关,也管不着。”

管了,或许会惹来杀身之祸。

能救人救世的前提,是保证自己和亲人的安全,否则一切休谈。

回到家里,却见隔壁的杨氏来了,正在沈氏的屋内说话呢。

听到门响,杨氏起身推开门,走到院子中间,笑盈盈地道:“秦屿和云溪回来了。”

“是啊,杨大娘,我们才从镇上给我娘买药回啦呢。”谢云溪领着药包,走到杨氏面前。

“可不是嘛,我呀,一大早就听说秦婶子病了,家里只有两个小姑娘,心中很是担忧,便来瞧瞧。”杨氏三言两语,道明了来由。

“我娘她就是一点风寒,夜里起夜着了凉,烦劳大娘担心了。”谢云溪心中一暖。

对于杨氏,她是很感激的。

俗话说,远亲不如近邻,这话是对的。有好几次,家中有事,只能托付给杨氏一家。

杨氏没啥心眼,人又直又爽快,都是一口答应。

如今婆母病了,杨氏赶紧来瞧,足以见她的为人。

“害,邻里邻居的,说什么劳不劳烦的。”杨氏摆摆手,“我呀,也就只能来看一眼罢了,旁的什么事也做不了。”

“这年头,能看看就不错了,大娘可别谦虚。”谢云溪笑了笑,放下药包,邀请杨氏到了大厅,给她倒了一杯茶。

茶的质量虽差,可在近几日,已是十分难得了。

“要不还得说秦婶子找了个好儿媳。”杨氏嘴角上扬,接过茶杯,“我正口渴呢,云溪就贴心拿来解渴的茶了。”

“杨大娘说笑了。”

两人聊了好一会儿,见秦屿也到了厅中,杨氏才说起了正事。

“这些日子,若是有人来找你家借粮,可不能借啊。”杨氏紧紧捏着茶杯,小声地说道:“这些日子粮食价贵,我知你家是大户,心也善。但这个时候,保住自家要紧,不能心软。”

因着谢云溪和秦屿那日的提醒,杨氏一家买了存粮,倒也不担心,毕竟他们家家境不算太好,人也少。

可秦家就不一样了,是村里有名的大户,若说没粮食,任谁也不会信的,都会以为秦家小气,不想借。

秦家现在和不同以往了,多了两张嘴,就算有粮食,哪里还能有余粮,借给别人。

这些日子,粮食价格死贵,村里就连买粗粮的人也少。

没钱,地里不行,也没存粮,自然而然,村里许多人,都打上了秦家的注意。

这几日,已经有好些人私下找到杨氏,给打听风声了,因为他们知道,杨氏和秦家有些交情。

杨氏一听,面上虽笑着应下了,心里却思量着如何委婉地告诉秦家人。

想了许久,杨氏都想不到,她的性格就不是那种能说暗话的。

干脆一不做二不休,直接说就好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