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啥?”赵芸夕还在做美梦呢。
两层中式大别墅嘿嘿嘿,自带前后大花园嘿嘿嘿。
“其他都好搞定,只是温室这个东西,我不会弄啊,也不知道去哪里请人啊…”这就有点为难赵文了。
温室都是些大老爷才能有的都行,这县令家都没听说过有。
“而且就造现在这个技术,又不像以前那样有大棚,做了温室透光效果也好不到哪里去,最多种种韭菜,还会变成韭黄吧。”
听了赵文这一段话,赵芸夕难免有些失望,这温室不会还没出生就胎死腹中吧,别啊。
“那算了爷爷,您到时候建房子就给我划一块地来,万一以后能有机会造个温室呢。”
“那成,这钱我就先拿着这三百两,不够的话再叫你大伯…额算了算了,叫你小叔来拿。”
赵文还想叫这大儿子来拿,想想还是算了,上次回家莫名其妙带个快一千的铜钱,还是在牛车上塞着,他一副啥都不知道的模样。
一问他这钱就打哆嗦,缓了好久才说出来是买蘑菇的钱。
“哈哈哈哈,爷爷,您得做好老家那边的思想工作啊,那房子我们商量过了,就在我们家那推了重新起,到时候离后山也近。”
“对了,我娘说还得买个马,这牛车来来回回太慢了,到时候还的请人看这个店,总不能一直叫我们在这干吧。”
“买马啊,你们看着来吧,啥时候回家一趟,不是我不放心这另外两个儿子,亲兄弟还的明算账呢。”
赵芸夕想了想:“行啊爷爷,等这段时间忙完了,我就和我爹他说。”
“那成,我要去逛逛集市了,他们每次来都舍不得买东西,唉…这请人还得管饭,走咯走咯。”
“好啊,爷爷慢走!”
送走赵文之后,客人就渐渐多了起来。
不知道是村里的大公鸡太厉害了,还是母鸡太能生,他们送过来的鸡蛋越来越多。
搞得这段时间鸡蛋很是充分,充分到一日三餐不是煎的就是煮的,要么就是打汤的,天天都能在饭桌上见到鸡蛋。
雨儿是无所谓,他啥都吃,是个不挑食的好宝宝,那么多人吃的饭,他可以把剩菜剩饭全包了,每天都是光盘行动的一把好手。
赵芸夕看着他这哐哐造的速度,心里不免泛起担忧:这老话说的好,半大小子,吃穷老子,在这样下去这八百文的月钱都要让他吃回本了…
于是她提议在门口支一个茶叶蛋的锅子,赵光程跟张氏哪有不同意的。
他们就请铁匠打了个长桶造型的锅,在他们眼里这和前世的洗澡桶差不多,跟现在的木桶也差不多,没什么稀奇的。
那铁匠听了他们提议感觉有点莫名其妙,谁家打这种奇形怪状的锅啊,转念一想,管他呢,收钱办事,收钱办事。
锅子很快就打好了,他们又去集市上面找了好久的店终于找到冬天烤火用的火炉,买了个刚刚好的。
可是现在又没有蜂窝煤,都是烧煤矿开剩下的煤渣,有些在煤矿附近的村民还会去收购煤渣。
将煤渣和黄泥按一定比例来揉成煤球进行售卖。
赵芸夕他们断断续续的买了好几家农户的煤球,终于选定了一家性价比最高的,让他隔一段时间就来拉点煤来。
张氏老是觉得这煤太浪费钱了,但是这茶叶蛋一支楞起来,因为一直是热的,香味一直都飘啊飘,吸引了不少人。
这能不香嘛,赵芸夕可是在里面下了狠料的,啥香叶桂皮跟不要钱一样放。
拿了一块薄布全包起来,丢到锅里面一直温着,那叫一个香哦,三文钱一个都有很多人买。
就这样忙忙碌碌的过去了几天,期间有一天赵光兴来送货时还拉来了他们爹,说等下就去买马车。
赵光程哪有不同意的,带着兄弟和老爹拿上钱就去了牙行把马车整了回来。
掏钱的过程爽快又利落,赵光兴还以为自己爹告诉他,他二哥家现在有本事是假的呢。
可是自从那次爹来了一趟县城说是拿卖书的钱,回家却带了好多猪肉米面还有几坛子酒。
下午提着酒就去了村长家。
第二天村里面所有人就都知道他们家要在二房那起房子要招工,还管一顿饭。
等到下午村里又莫名其妙来了很多工人,他们全去了赵家老宅,拿着看起来就很专业的工具,他爹还一直和他们在图纸上探讨。
他隐约听见啥,两层,啥不要茅房。
可给他急坏了,这两层就两层吧,不要茅房是怎么回事啊,总不能让他们全家都憋着去地里拉吧。
找了大哥商量,他大哥只是云淡风轻的说:“爹这样做肯定有爹的道理。”就不鸟他了。
赵光兴憋不住啊,到了晚饭的时候,终于爆发了。
“爹,这二哥是赚了多少钱啊,那房子咱们打算怎么起啊?”
他问出了这段时间里老宅所有人的疑惑,赵文这段时间花了多少钱他们不清楚,但是绝对不少。
赵文就知道这小儿子肯定憋不住,他才不想自己开口解释啥这钱啊怎么赚的,肯定会被一直问,这种经历他不想有第二次了。
“额,这钱有多少我就先不告诉你们了,财不外漏啊,到时候被村里有心之人给听去偷了就不好了。”
“至于这钱是怎么赚的,不就是写的那本书,被城里一个老爷看上了嘛。他不想书铺里有和他一样的书,就全买了,连我们写的那本都高价买了,所以才赚了那么多钱。”
管他们信不信呢,反正赵文就这样解释了,再问他也是这套话。
赵光兴坐在马车上,回想着这两天的经历,感觉好快啊,一切发生的都太快了。
这家里面就要有新房子还有马车了,这在以前哪敢想啊,吃了上顿没下顿的。
他赶着马车,赵文赶着牛车,回到村里那是引起了巨大的喧嚷啊。
村口那八卦小队啥八卦都敢传。
这几天他们家要起房子的事情大家已经不稀奇了,在村里招工还能让他们多一项进项。
这一天一顿饭,顿顿有肉,哪怕是水煮的,那些工人也吃的很高兴。
今天赵家还买了马车回来?那不得狠狠造谣一把。
啥赵家卖女儿啊,送到青楼啦。
连张氏都没有逃过,也被造谣了一把。
当然这些风言风语来的快,去的也快,慢慢的都变成赵家真的支棱起来了。
老宅众人在经历了长时间的金钱刺激,跟那么多的家庭变化,他们从一开始的茫然,不敢相信。
到现在的习惯,高兴生活越来越好,希望生活越来越好。
对二房的感谢由内而外的散发出来,这感谢就体现在家里面的女人身上。
每天晚上跟念经一样在自己家男人身边感叹,啥二房出息啦,二房发达啦,以后要跟着二房好好混呀。
给两兄弟听的耳朵都起茧子了。
这生活好了,赵文还每天换着法子写单子让两个儿子去县城买东西,一天一顿药膳的煲给大家吃。
又给乔氏补身子,她小时候太苦了,身子骨亏空太多,才一直都没有自己的孩子。
这些事情赵芸夕他们都不知道,他们还是一直在努力打工赚钱,本以为事情都在朝好的地方发展。
直到有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