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长闻夫子,听闻顾清在读书,立刻前来看看。
毕竟顾清的记忆力堪称恐怖,简直是堪称当世绝艳。
顾清正在将书案上的书,放置于书架上。
闻夫子便问管理员,每一个书类区都配有一个管理员,防止里面的书籍丢失或者损坏。
“小陶,他看的怎么样了?”
闻夫子问管理员道。
“回山长,顾清两天两夜都在看书,这两天内将这个书架的书都看了一遍。”
“但我发现他看书匆匆翻过,并未仔细的研究。”
“这样看书,能学到什么东西?”
管理员小陶疑惑的说道。
读书讲究细品和温习,特别是那种有学术理论的书,需要反复的揣摩其中的意思,才能将一本书理解透。
但顾清基本上一扫而过,估计连每一页的书都没有看完。
闻夫子也是不赞同顾清的学习态度,虽然是过目不忘的天才,但记住和理解是两个意思。
没有理解便记住有什么用,东西一次性记住的太多,你怎么消化呢?
好比一个人食量很大,一次可以吃很多东西,但若是吃的太多,也是无法消化的。
闻夫子随后对顾清说道。
“顾清,你这两天看完整个分类的书?”
闻夫子道。
“是的,山长!”
顾清道。
“你都记住了?”
闻夫子道。
“都记住了!”
顾清答道。
好家伙,闻夫子再一次被惊到。
你说记住一万字,或许能过目不忘,但这书房数百册,你就记住了?
“你将那本读给我听!”
闻夫子以为顾清在吹牛,便随机指了一本让顾清读。
“国之将亡者,必有妖孽。。。。”
一万三千字,一字不错。
闻夫子再一次被暴击,看来顾清确实是全部记住了。
但闻夫子还是不赞成顾清的学习态度,记住又如何,但你理解了吗?
你读透了吗?你举一反三了吗?
“顾清,你记忆力确实好,但你研究透彻了吗?你知道其中的含义吗?”
“读书需要举一反三,并且需要温习,揣摩和理解,不是死记硬背就行的。”
闻夫子想要挑刺道!
他不忍心这样的记忆天才,就知道死记硬背。
“虽然没有完全通透,但大致知其意。”
顾清道。
“那我考考你,何为知行合一?”
闻夫子道。
“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知,即致我心之良知,行,即致良知于事事物物。”
“心外无事,以知为行。”
顾清简单明了的几句话,概括了前世最后一个圣贤的精髓。
“好,,好,,,好,千古绝唱,足以载入史册!”
闻夫子再次被震惊道。
其他的山门弟子,虽然也能一知半解的,但无法如顾清这样有力道的理解。
宛如重重迷雾,顾清瞬间将迷雾破除。
知行合一乃是心学的精髓,前世顾清看过最后一个圣贤王阳明的精髓,其中有其注解。
这帮文人如何能达到圣贤的高度?
这个世界可没有王阳明,心学也只是萌芽状态,并未有有悟道。
顾清之言,宛如悟道。
“千古奇才,千古奇才!”
闻夫子大喜道。
他高兴啊,有生之年,年过花甲,竟然能收到这样一个千古绝艳之才,此生足以。
就在闻夫子惊叹之余,忽然间一阵吵闹声传来。
“闻夫子,我与你的比较,已经过了一轮,上一次你输了,若是这一次再输,白鹿书院便关门。”
外面一阵声音传来。
闻夫子一听,摇摇头,整个人陷入了略微的无奈中。
“山长,何事?”
顾清道。
能让一个大文豪,桃李满天下的大儒感觉到无奈,可想而知面临的压力有多大。
要知道闻夫子的学生,变故朝野,甚至边关战场,闻夫子虽不在朝,但一言一行都能影响时局的人物。
这样的人,都能感觉到无奈,这件事绝非寻常!
“哎,。”
“你即入书院,这件事也该知道。”
“日月国,虽然书院很多,但能影响时局的一共有五个大书院,白鹿书院只是其中一个。”
“原本白鹿书院培养的学子,遍布朝野,其势力远远的超越其他四家书院,因此遭到其他四家的妒忌,特别是金陵省的陵江书院,一直与白鹿书院不对付。“
“主要是两个书院的学子,在朝中各成一党,白鹿书院的学子时称白鹿党,陵江书院世人称之为陵江党。”
“两党在朝中党争严峻,都想将对方压出去,之前白鹿书院有学子官居一品,陵江书院无法撼动。”
“现在陵江书院有学子入了内阁,成为内阁大学士,日月国内阁,号称宰相阁,进入里面的成员,执掌宰相的权利,统御百官,权倾朝野。”
“陵江书院有人入阁,立刻对白鹿党发动攻击,不少人因此被罢官,进而陵江书院利用这个关系,将矛头指向白鹿书院。”
“白陵江书院山长仲夏,利用舆论将白鹿书院大成一帮没有真学问,只知道专研结党营私之徒。”
“白鹿书院不服,自然要反击,两书院僵持不下,最终内阁一道指令下来,要两书院比试,三局两胜,谁若是输了,便关闭书院!”
闻夫子道。
顾清倒是觉得正常,这是党争的正常现象,任何一个朝代都有结党营私之辈,这便避免不了的争斗。
“第一轮怕是输了,第二轮也没有把握吧。”
顾清道。
三局两胜,第一轮比的是策论,治国之道。
白鹿书院完败,其中原因是陵江书院的阁老,派出翰林院大儒,候补阁老,代表陵江书院比试,白鹿书院完全没有招架之力。
第一轮策论答辩完败!
第二轮比的是对对子,对对子是最能反映一个文人才学的。
既然是书院,那就免不了文斗!
“这第二轮是文斗,比对对子,凌江书院请来当今大才子唐解元。”
“唐解元金陵省乡试第一名解元,号称对穿肠。”
闻夫子道。
“那我临江曾经的乡试解元呢?”
顾清道。
“哎,临安省倒是有不少解元,但并不是每一个都擅长对对子。”
“白鹿书院倒是有一个擅长对对子的宋伦宋解元,虽有才学,但宋解元并没有唐解元这般名气大。“
“算了,走一步算一步吧!”
闻夫子道。
闻夫子和顾清来到白鹿书院的大厅内。
“山长,宋解元嘴巴肿大,无法出声,我们该怎么办?”
一个学生前来汇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