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a既然是葡萄酒杀手,那为什么蒙特雷纳的葡萄酒中会含有tca呢?这就要提到葡萄酒包装中一个必不可少的东西,那就是瓶塞。讲瓶塞,就能讲好几大章,这里简单说下。
现在葡萄酒的瓶塞有3种,一种是用了几千年的软木瓶塞,一种是明了1o多年的塑料瓶塞,最后一种是最近几年才明的金属瓶塞。
这三种瓶塞中,最廉价的肯定是塑料瓶塞,最贵的却不是软木瓶塞,而是金属瓶塞。想想软木瓶塞的厚度,要想用一层薄金属瓶盖达到那样的效果,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对葡萄酒而言,最差的肯定是塑料瓶塞,因为他们根本不透气,并且大家都还不知道塑料和酒接触会不会生成其他不好的物资。(当然,这是大家的印象,实际上塑料瓶塞也没那么差。)最好的也不是用了几千年的软木瓶塞,而是新明的金属瓶塞。因为软木瓶塞非常容易给葡萄酒带来霉菌和tnetbsp;tca被广泛用于杀虫剂和农药中,而软木瓶塞是使用树皮制成,因此它必然就带有tca,并且橡木瓶塞在生产中,要经过浸泡晾干等工序,也非常有可能霉变产生tnetbsp;但是,最好的金属瓶盖却因为偏见而让人举得不够高贵。想想橡木瓶塞的开瓶步骤吧,麻烦异常。而金属瓶盖只需要用手就能拧开,于是在蛋疼人士看来,金属瓶盖一点都没有高贵气息。
因此,绝大多数的葡萄酒中都含有tca,只要浓度在几ppm以下,让人察觉不到就行了。蒙特雷纳的酒含量没有过2ppm,是完成没有问题的。但在s杂志编辑的“级鼻子”下,这事被曝光了。
s杂志号称是全球行量最大的葡萄酒专业杂志,和著名品酒师罗伯特帕克的《葡萄酒倡导家》是竞争对手。在他们自己将葡萄酒送实验室检测后,面对明显没有问题的tca浓度,他们根本不改口。于是双方就开始扯皮,作为酒庄,当然不是他们的对手,最后还是博表声明说会严格对酒窖进行消毒和清理,才了结此事。
从此,蒙特雷纳酒庄的所有人都不待见s杂志。这也为以后博向法国人出售酒庄埋下伏笔。要是阴谋论一点,很可能这次事件就是法国人的阴谋,事先造出不好的事件,将蒙特雷纳的品牌价值降低,为收购砍价做准备。
也就是这件事,让博在《瓶击》找上门的时候,看到了这是跟新生代美国人宣传加州酒辉煌历史的好机会,也是扩大蒙特雷纳酒庄知名度的好机会,更是重塑蒙特雷纳形象的好机会,于是毫不犹豫就投资并提供拍摄场地。
电影投资并没有带来多高的利润,但也一定程度上达到了博期望的宣传目的,但这还不够,所以博最后出手了酒庄,与法国爱士图尔酒庄达成了销售协议。
接着博仔细讲述了他和爱士图尔的纠葛,就结束了息肩亭的拍摄。
第二天,大家移师第三个拍摄场地,葡萄园。照样是吉米开始出场。老吉米作为蒙特雷纳酒庄再次复兴的当事人,讲述了当购买葡萄园、重新种植葡萄树,复兴酒庄中的艰辛和喜怒哀乐。博也讲述了当时的情况,讲述了他艰苦奋斗、扩大葡萄园等奋斗历程。访谈中,肖逸飞偶尔也露一小脸,大多留下他和两位老庄子的合影。经过两天的拍摄,访谈终于结束了。
访谈结束,主持人可以离开,但摄影师波比却不能离开,他还需要拍摄接下来的收获过程。肖逸飞尽管已经决定自己去买一台“红一”摄影机,拍摄酒庄的日常工作,但现在收获还是交给专业人士,他也可以从旁边偷师。
时间来到了9月22日,终于能采摘霞多丽了。
终于等到这一天,现在采收战役正式打响。采摘时间对霞多丽来说尤为重要,这是因为在成熟晚期,霞多丽至关重要的酸度会马上消失。因此这第一场战役就是一场必须抢时间的硬仗。
蒙特雷纳酒庄种植霞多丽的葡萄园就位于纳帕县的边上,在纳帕谷刚刚进入谷口的位置,离酒庄足足有35公里远。这里位于橡木丘分区,包括15英亩的hanna地块和租借的55英亩dry_netbsp;这个地块岳妃问过地的主人高桥先生。这位已经91岁的名叫弗兰克.高桥的日裔也不是个简单人物。他曾经参加过美军,当过无线电员和摄影师。1942年被迫退役被送到集中营中看管起来。
大家一般只是听说过德国人的纳粹集中营,将所有的犹太人弄到集中营中关起来,其实不光德国人这么干,美国也这样干。
在1941年12月7日日军偷袭珍珠港后,罗斯福总统与1942年2月15日布9o66号总统令,要求在美日本人在规定时间内,到指定地点报到,每个成人只能携带15o磅重的行李,每个人和每件行李都有一个标签,他们不再有名字而只有一个号码。
当然还有个说法是因为“尼豪岛(niihau)事件”,让美国人担心日裔会成为第五纵队,而引的这道总统令。
日裔要离开集中营,只有一条路,就是参加美军。当然美国人肯定不会蠢到让他们在亚洲战场和日本人作战,于是他们就被送到欧洲战场和德国人作战。功勋卓著、伤亡率最大的第442团就是由他们组成的。
高桥在集中营中找到一个轻松的活,教会计学。二战后,集中营中的日裔全部被放了出来。高桥去了芝加哥,取得会计师证件后,和他人合办了一个会计师事务所,并将这个事务所展壮大。在他退休前,会计师事务所合并进入四大会计师事务所之一的永安会计师事务所。而他本人则来到了纳帕,买下了这块葡萄园。
进入21世纪后,高桥变成了8o多岁的老人,子女又都在旧金山湾区工作,最近的大儿子也在纳帕鹿园(deerpark)的星座集团酒厂担任包装质量管控。子女们都无心回葡萄园工作。于是葡萄园就租给了蒙特雷纳酒庄。现在肖逸飞提出要买,高桥没有直接拒绝,也没有一口答应,只是说等忙过了考虑考虑。
肖逸飞知道他的小心思。显然,这位老先生是想再看看其他地块葡萄的价格再来决定。
不过可能要让他失望了,今年大家已经调低了葡萄的基准价格,基准价格已经下降了1成。
肖逸飞也从许多葡萄酒杂志中看到了更多看衰今年葡萄酒价格的文章。他们普遍认为金融危机会给高端和中高端葡萄酒带来销量骤减甚至滞销的后果,而纳帕作为美国高端葡萄酒的集中地,必然在这股风潮中当其冲。
这股降价潮不会影响到蒙特雷纳和高桥这种长期租赁或者是签订了长期供货合同的葡萄,只会对外面那些“散户”们造成影响。
不过,肖逸飞作为酿酒商的一员,却从和其他酒庄主的交流中得到了些内部消息,好像各个酒庄都没有缩减产量的打算,也许是他们希望能打开外销渠道吧,但外销除了面临旧世界法国等传统葡萄酒强国的竞争,也要面对同属新世界的澳大利亚、巴西、智利等过葡萄酒的竞争,并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
扯远了,波比带着摄影团队来到纳帕谷口的葡萄园,他们将在这里拍摄采收过程。
孤悬于谷口的“hanna”“drygreak”地块种着霞多丽,这里与酒庄相距5o公里,因此这个两个地块有一个操作经理,名叫比尔.汉纳。
7o年代吉米买下酒庄,酿造好第一批红酒后,麦克格吉茨建议吉米酿造时间更快的白葡萄酒来减轻酒庄的财务困境,但酒庄当时还没有扩张,只有酒庄旁边这一处葡萄园,于是就在谷口的比尔.汉纳家采购了一批葡萄,这批葡萄酿造出来的酒就是参加“巴黎评判”的蒙特雷纳霞多丽。
在酒庄出名后,经过反复磋商,吉米终于买下了这两块提供给酒庄的霞多丽葡萄园,条件是地块仍然要交给他们管理。
对于比尔.汉纳和酒庄的关系,基本可以算是一种管理外包的形式,酒庄把那里的葡萄园委托了比尔的管理公司进行管理,酒庄基本都没有管那边的葡萄园。
这种外包管理的方式在纳帕谷内也很流行,仅仅纳帕谷内,就有几十家大大小小的葡萄园外包管理公司。
这位比尔.汉纳的家族也是非常有名的,后文会有交代。
比尔除了照料酒庄的汉纳地块,租下高桥的55英亩霞多丽葡萄园也一并交给他打理。另外比尔除了照顾这些葡萄园,他们自己家也还有11o多英亩的葡萄园要管理,另外戴维悄悄告诉肖逸飞,汉纳家也想做葡萄酒,现在已经酿造出了几十箱红酒。
戴维说的时候神态很轻蔑,肖逸飞当时不知道,后来博才告诉他,比尔和戴维有些矛盾,加上将葡萄园全程外包管理的关系,酒庄每年只需要等着汉纳将葡萄送过来就行了。因此戴维除了必须的去监督检查外,基本都不去那两个地块,而比尔也轻易不到酒庄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