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趣阁 > 反派大魔王:不讲武德 > 第八章 巴克服务员你敢狂?

第八章 巴克服务员你敢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农田现有二十四万亩。至少要用十八万亩种粮食。其中种稻就得十万亩,两三万亩种小麦icon。其余的用来种玉米、高梁、土豆、红薯。油菜,花生、芝麻、苎麻icon、棉花,大豆等作物。

这需要至少两千头耕牛。

农业长史马劲松说道:“马,骡、毛驴也可以。我们现有马两千匹、骡子一千头,毛驴六百多头。很多村子都用上了。”

“我把这给忘掉了。”萧琰松了口气。现在,还得扩大耕地面积。至少还得增加五万亩。

这样,听取汇报,处理完军务。又过了一天。

“我总算知道为何有那么多昏君了。”萧琰喝了口茶,出来散步,透气。

“这是为何?”紫菱此时也穿上了白色夏季军装,佩戴中尉军衔。已经有了几分军人的样子。

“当明君太累了。”萧琰看着养鱼池里的金鱼,撒了些鱼食。

“当昏君,我,不够格,也当不了。闲不住,劳碌命。”

“我这些日子看了些史书,昏君其实也不昏。不过是自小到大,受制于人。或是受人之谀,为人所制。”

萧琰这半年多要王府中人有空就读书,专门有图书室。各类书籍都可读,要求做读书笔记,他会随时抽查。

“你可以去写本书,书名叫《昏君是怎样炼城的》。

“我,我不行。”紫菱急忙摇头。

“咦,有了。可以出版书籍去卖。这样又是一笔钱。还要办报纸。”

萧琰拍了拍脑门。京师。

又一次朝会。

萧琅出列:“启奏父皇。儿臣请求外放永昌为一知县。求父皇恩准。”

永昌是贫脊之地,当地多毒蛇、毒虫。山民剽悍。萧琅此举令大臣们大吃一惊。

“永昌亦蛮荒,贫脊之地。殿下这是为何?”有大臣问道。

“永昌贫脊,何不使之成为大燕富庶之地?我身为皇子,理应如此!”

萧琅是意气风发。他有底气,萧琰给他留了农业种植技术。

开梯田,种水果,养鱼,不少的资料。而且,他手下也网络了这方面的人。萧天佑说道:“永昌可是个苦地方,穷山恶水。你想好了?”

萧琅抬起头:“四弟自幼养尊处优,都可以去做种田,养猪等低贱之事,能去蛮荒之地的东宁洲。为大燕开拓疆士。我亦是皇子,为何不能将永昌成为大燕富庶之地?”

原属他这一派的大臣暗暗摇头。萧琳、萧珏一系的却百思不得其解。

萧天佑不露声色。“准奏!命萧琅为永昌郡icon太守!十年之内朕要看到,永昌百姓丰衣足食!成为富庶之地!”

“儿臣谢父皇恩准!”

萧珏正要出列,萧琳站出来了。“启奏父皇恩准儿臣去岭南任职,为一边关守将即可。”

“朕准了,命萧琳为抚南将军,镇守岭南。退朝!”

萧珏心中将他二人恨上了,暗暗攥紧拳头。萧琰就不提他了。反正东宁洲是个孤岛,再有本事,也只是偏安一隅。况且多台风。气候湿热。

但此二人,一个去穷乡僻壤获取民心,一个去戍边,掌握兵权。将来是心腹之患。

父皇怕是不给他机会了。

东宁洲迎来了大丰收!

“殿下,我从没见过这么多粮食。”一个老农手里捧着金黄的稻谷。

粮食已经晒干,开始过秤统计。

“是啊,老爷爷。我们不再为粮食发愁了。”

东宁洲肉类,蔬菜充足,油水多,粮食消耗自然就少了。何况还从沿海购买了几百万斤,粮库都是满满的。存粮可以吃一年。

农民每户按人口都分到了三百到六百斤粮食。这还不包括玉米,土豆,红薯。玉米收获了三千多万斤,拿一半库存,做养殖。一半用来做粮食,平均也只有几十斤。幸好,有土豆,即可以做菜,也能做粮。还有红薯,和米饭一起煮,红薯稀饭,红薯干饭。红薯干。

算下来,耕地还是不太够。粮食还是大问题。至少得有五年存粮,每户至少得存有三个月粮食。

萧琰欣慰的是至少妇女彻底告别了只能喝稀粥的境遇了。

这是一个好的开始。在保持稻米、小麦icon、小米产量的同时,再增加玉米、土豆、红薯的种植。

可是,对于种田人来说,这是前所未有的好光景。

很快,玉米又要准备种第二季了。要多种几千亩。

萧琰亲自磨玉米面,做玉米饼,窝窝头,玉米馒头icon。给大家尝鲜。

“恭喜宿主。”系统又说话了。“粮食大丰收,与民同乐。获得罐头制造技术,麦乳精icon制造技术。技术工人五百名。”

“系统大大,谢了。”

回到王府,萧琰又开始创作,写《东周列国志》,很快就要完成了。

“还早着呢,有你头庝的时候。”系统说起风凉话。钢铁厂建起来了,这天炼出了第一批钢材。

“预计每月可以出钢万吨。”

“先打制农具,然后建一个农具厂。”郭景琪现在也开始适应了自己的职务。整个东宁洲的政务都归他管。只是归划才来找萧琰。

萧琰也就有更多的时间来处理军务了。在东宁城随时都能看到身穿新式军服的东宁军军人。个个精神饱满,对人们友善。

人们对当兵的印象也有了改变。只是,现在皮革不多,只有将官、校官才配发了皮鞋、皮靴。其尉官、士兵还穿着布靴。

此时,已经有山民进城了。他们带着皮货、鹿脯、鹿角、药材、竹器、陶器来交换布匹、盐、粮食很多、盐也不少。山民主要还是换盐的多。盐,现在是东宁洲商业管的,换盐,粮食在商部。这样能得到更好更多的盐。此时,辣椒也收获了,开始用来交易。

郭景琪来王府请示。“殿下,何不派精通农事的人进山传授耕种之术?”

萧琰早有此意,说道:“山民亦属我大燕百姓。理应同等相待。再带上盐、茶、铁器、农具,还有郎中前往。”“属下这就安排。”

“对了,山民也可以来学习耕作、种植、养殖之术。”

萧琰带部属来东宁洲之前便有人移居了,有数千人。还有与山民通婚的,通晓其语言。有的已经好几代。一艘海船驶来,停在港口外,放下舢舨。几个与中原服装略有不同的人靠了岸。

“殿下,有黎国使者求见。”兰心进来报告。这是第一次有外国使者来。

“黎国?”萧琰搁下鹅毛笔。“应该是来通商的。请他进来吧。”

过了一会儿,在会客室。一个中等身材,三十来岁,皮肤有些黑,穿着儒衫的男人进来。黎国使者,黎春橡参见东宁王殿下。”他行的是两国都通用的礼节。

萧琰还了个礼。“黎先生请坐。”左右送上茶。

“奉我国国主之命,与东宁洲通商。互惠互利,请殿下应允。”黎春橡见萧琰太年轻,还是弱冠之年。但也感觉到这东宁王已有几分威严。

萧琰寻思:“这黎国主要出产宝石,沉香,还有红木。这些,我可以转手卖到白衣国,换我需要的。再卖到大食,焉笃。这生意可行。”

“我中原与贵国乃千年兄弟之国。本王同意了。”

晚上,萧琰,在王府设宴款待。东宁洲各文武出席。黎春橡惊奇地看到东宁洲还有女官。

“这是东宁洲刚出产的玉米、土豆、西红柿、辣椒。”

黎春橡从未见过这些食材,只觉这东宁王与众不同。喜美食,奇装异服。

每人一小坛酒,插上麦管吸食。只见酒坛上印有一首绝句:万颗明珠一瓮收,君王至此亦低头。五岳抱定擎天柱,吸尽江河水倒流。

黎春橡说道:“好诗啊,此乃上上之作。不知何人所作。如此豪气。”

萧琰笑道:“此乃本王闲暇之余,胡写一通。先生谬赞了。”

“殿下之佳作足以流传后世,何必过谦。”黎春橡也是饱学之士,在黎国是出了名的才子。他的诗在黎国士子中广为流传。

次日,签定通商协定。黎春橡又留了数日就回国去了。

“黎国要对,卜罗国动武了。”

萧琰练了一会拳,擦了下汗。“打仗需要钱啊。”

晚饭后,萧琰在书房里开始动笔: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