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趣阁 > 大明铁骑:我为永乐打天下 > 第260章:燕王定谋,南军换帅

第260章:燕王定谋,南军换帅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此时由于距离太近,且万马千军往来冲突,敌我难辨。

燕北神机营中的铳手也不再敢轻易开火。

加之德州军马在庄得的操练下战斗力却是异常勇猛。

硬生生的便是顶着泰宁卫、福余卫以及朵颜卫的箭雨,护着李景隆冲入了燕山左护卫的大营。

此时在这军营之中营帐遍地,纵使燕北铁骑天下无双却也无法发挥出他们的优势。

于是张玉指挥着燕山左护卫与朵颜卫撤出大营,任由德州残部护着李景隆与盛庸部会合。

而后再指挥各部由后追杀南军。

盛庸则命令李庆保护着李景隆在前面先走。

自己与庄得一并带领着南军精骑与德州残部断后。

张玉、朱高煦、丘福等人在后掩杀。

然而盛庸与庄得二人手下兵卒军纪严明,虽是败退然而阵法不乱,也未发生骚动溃败。

所以任由燕军在身后追击出十数里却也未能破阵。

眼看着日落西山,张玉、与朱高煦停兵不追。

众人引兵返回德州城。

此时城池早已被攻破,而城北的平安部南军也早已退出战场,逃回真定府。

一战下来竟然再次斩杀南军士卒数万,俘虏者更是两万有余。

由于这德州乃是山东要地,且是黄河以东的第一大州镇。

商旅云集,此间商贾巨富自是为数不少。

燕北大军在这德州城内自是一番肆意抢夺。

能抢的全抢,能拿走的全部拿走。

此间一众横行之事自是不必多说。

加之李景隆走得匆忙又留下了无数辎重因而经此一番攻破祸德州朱棣所部当真可谓收获颇丰。

朱棣心中自是欢喜,大排筵宴犒劳三军。

酒席之上朱棣将对一众燕北骁将自是好一番夸赞。

人人尽得嘉奖,个个欢欣鼓舞。

朱棣道:“此时我军大胜,李景隆那小子犹如丧家之犬一般跑到济南。”

“不知诸位兄弟作何打算?”

朱能道:“王爷那还有什么好说的?”

“既然李景隆那小子跑到济南,咱们就追过去。”

“将那济南城一并拿下!”

丘福附和道:“朱能兄弟所言非虚。”

“此时李景隆那小子手里也没有多少人马。”

“我等自当一网打尽!”

“将李景隆那小子所仅剩的那一点南军尽数全歼!”

“李景隆那小子来的时候号称百万雄师,到了咱们燕北只叫他有来无回!”

“到时候看看这普天之下谁人还敢与王爷为敌!”

朱棣闻听此言哈哈大笑:“两位兄弟所言甚是。”

“只是不知禅师与大帅作何计较?”

道衍和尚道:“王爷,此时继续追击李景隆所部却也是个不错的主意。”

“只是那济南府的山东参政铁铉却是个厉害角色。”

朱高煦闻听此言心中不由得一愣:

呵呵,能让道衍老和尚如此夸赞的人物这世间却也当真没有几个!

只是不知这位山东参政一介文官而已。

何以令这位燕北释玄如此高看?

于是微微笑道:“禅师,高煦不知这位山东参政一介文官究竟有何修为能领禅师如此盛赞?”

那燕北枭雄也是一笑:“是呀禅师您且说说那铁铉究竟如何了得?”

道衍和尚微微一笑:“这铁铉少年成名天资过人。”

“曾在礼部、都督府中相继任职。”

“由于才学出众,处事机敏,深得太祖赏识,亲自赐字鼎石。”

“允炆小儿继位后便前来济南府出任山东参政。”

“此人虽为一介儒生出身,然而却心系天下,豪气干云,不失儒侠风骨。”

“只怕其之修为已至通玄之境!”

“而且身边又得王省、高贤宁等一众鸿儒相佐,因而只怕这济南府却是一块不易啃下的硬骨头。”

朱高煦听在耳中心里却想:

如此看来这位铁参政还当真是个厉害人物。

别的不说,但说大和尚能将这小子说成通玄驱邪之境已然是给足了他面子。

不过此前眼见着这位大和尚能够抵挡住彭万里的引雷剑。

而且后来还能呼风唤雨,一股邪风吹断了李景隆的帅旗。

如此看来这个大和尚的修为似乎已经远远的超过所谓的通玄驱邪之境了呀!

这位高阳郡王心中正在暗自思量之时那燕山右护卫指挥使朱能却已开口:

“哈哈哈如此最好!”

“我们兄弟们也正好想见识一下这通玄驱邪之境的山东参政究竟适合修为!”

而此时那燕北大帅张玉则开口道:

“王爷,这个铁铉我们势必要会他一会!”

朱棣“哦”了一声。

“怎么张帅也想见识一下这位铁参政的修为吗?”

张玉道:“见不见那铁炫的修为其实还是次要的。”

“主要是那济南城乃是一府之地,城高池深,且比邻黄河天堑易守难攻。”

“我军此时若是依仗新胜之师,兵威正盛将这济南城拿下那便可成为我燕北突前一部。”

“届时我军进可水陆并进南下金陵。”

“退可依托这济南府画疆自守。”

“因此老朽以为这济南城我军势在必得!”

那燕北枭雄最是好大喜功,此时听闻营中诸将并道衍和尚,大帅张玉都有心要征讨济南正合心意。

“既然诸位兄弟都以为那济南该打,那还有什么好说的?”

“咱们不日便移师济南。”

“本王倒要看看铁铉究竟修为几何!”

朱棣带着一众燕北枭雄正在德州快活之时远在千里之外的金陵城金銮殿中,少年天子朱允炆正看着眼前的奏折气得浑身发抖。

抬手将那奏折弃之于地,口中怒骂:

“这个李景隆是个笨蛋吗?”

“非但进攻北平不成而且还连战连败!”

“丢了数座城池,而且还折损了瞿能、俞通渊等一众骁将。”

“最最可恼的是还损失了近五六十万大军!”

“那可是五六十万大军呀?”

“想我大明国朝倾尽全力岂还能有如此之多的士卒?”

“这个笨蛋朕留他何用?”

监察御史叶希贤跪拜于地。

“圣上李景隆丧师辱国,有愧圣恩。”

“臣以为此子当诛!”

朱允炆点头,“御史大人所言极是!”

“来人呀传旨,速速将李景隆押解回京,交三司衙门查办!”

黄子澄跪拜于地:“圣上都是微臣荐人失查,才招此大败,微臣无能还请圣上治罪。”

朱允炆看着眼前这位帝师心中虽然愤恨不已却也无可奈何。

只能安抚道:“黄大人事到如今就不要再说这些了。”

“你还是看看阵前应当以何人为帅讨伐燕贼吧。”

黄子澄一时无语。

齐泰躬身施礼:“陛下,现在前方战事吃紧,若是临时换帅只怕耽误时机,以微臣只见不如就地启用盛庸为帅担此大任。”

“其一盛庸久经沙场也是一位帅才。”

“其二此前几番对阵盛庸都有参与,对于燕贼情形比较了解,以此人为帅最最合适不过。”

朱允炆点头:“好那就依尚书大人所言。”

“飞鸽传书济南府,以盛庸为帅,统领讨燕大业!”

“并将李景隆那厮送回京城法办!”

齐泰、黄子澄、叶希贤等文武群臣一并躬身施礼。

“吾皇圣明!”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