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高煦握着老将军陈亨的手将一股股真气传入其之体内。
然而即便如此陈亨躺在床上,也已是气若悬丝。
显然不过是勉强支撑。
若不是有朱高煦的真气续命此时只怕早已撒手人寰。
正在这位年近七旬的老将军值此弥留之际。
帐帘一挑朱棣带领道衍并房宽、徐理、陈文、徐忠、王聪、薛仝等一众大宁将佐快步而入。
陈亨见朱棣到在近前挣扎着还想起身。
朱棣则已三步化作两步来到陈亨床前。
“老将军您快快休息,莫要再动!”
“都是小王害了老将军。”
陈亨摇头。
“王爷何出此言,都是老朽无能,折损王爷军威当真死罪!”
朱棣闻听此言立时眼圈一红。
“老将军遭此劫难皆是为救小王与那无能竖子!”
“小王父子自当铭记老将军活命之恩!”
陈亨摇头,“老朽无福未能得见,王爷成就那不世之功,实为终身憾事!”
朱棣道:“老将军何出此言?”
“老将军勇冠三军,此时怎会因为这点小伤而出此等生离死别之言?”
“老将军只要回到燕京稍作修养必将康复!”
陈亨摇头,“王爷何必哄我!”
“生死老朽自知!”
说到这里,抬头看向朱棣身后的房宽、徐理、陈文等一应大宁诸将。
“房宽兄弟以及诸位兄弟,随老朽镇守大宁多年。”
“情同手足,老朽先行一步,诸位兄弟定要随王爷成就不世之功。”
“待日后大事得成之时,诸位也算没白跟老朽走此一遭!”
房宽、徐理、陈文等一众大宁将佐立时跪拜于地。
房宽道:“老哥哥何出此言?”
“你我兄弟来日定当携手共入金陵!”
徐理、陈文乃是陈亨所部,一并含泪言道:
“将军,我等定然誓死追随王爷!”
陈亨气若悬丝:“老朽不才早年得中山王提携。”
“今日为王爷尽忠也是报效中山王当年知遇之恩。”
“诸位兄弟定当完成老朽遗愿,追随王爷共谋大事。”
朱高煦闻听这位老将军弥留之际却还想着帮父王拉拢人心,心中不胜感激。
这老头真是讲究!
而朱棣更是感动不已。
双手握着陈亨的手臂言道:
“老将军何言遗愿?”
“日后小王还得仰仗老将军助小王策马金陵……”
陈亨眼中放亮。
“想来那一天势必不远,只是老朽无福!”
朱棣还想再劝。
陈亨却断断续续地说道:
“王爷老朽膝下三子:恭、忠、懋。”
“虽皆在军中,然唯幼子懋才华出众,日后定能小有所成。”
跪拜于地的三名少年之中最最年轻的陈懋立时叩首。
“父帅,大伤何以言此?”
“当以养伤为宜!”
陈亨道:“你兄弟三人自当跟随王爷左右,成就不世之功。”
“也好为父……”
老将军言至此处那满是褶皱的手掌便已由朱棣掌中脱落。
朱高煦急忙将体内天罡真气传入老将军体内。
然而只觉陈亨体内空空如也,已然再无丝毫蓄力之处。
于是眼含热泪向父王微微摇头。
燕北枭雄长叹一声。
站起身来,对着陈亨的遗体毕恭毕敬的深施一礼。
“老将军走好!”
道衍和尚手中念珠传倒,口中诵佛:
“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多婆夜,哆他伽多夜,哆地夜他。”
“阿弥利都婆毗,阿弥利哆,悉耽婆毗。”
……
陈亨三子并房宽、徐理、陈文、徐忠、王聪、薛仝等大宁诸将一并失声痛哭。
便是张玉、丘福、张武等人也是个个低眉垂目。
朱高煦眼中泪花闪闪之时却已将口中银牙咬得吱吱作响。
心中知道:陈老将军若不是为了救自己怎会身死?
铁铉这个仇本王暂且与你记下。
一阵安抚后朱棣并令道衍出力一应善后。
而后带着张玉、朱高煦等人离开了陈亨营帐又到在谭渊营帐外。
迎面正遇见军中张医官从中出来。
朱棣问起谭渊伤情。
张医官面色为难,低声道:“王爷还请借一步说话!”
朱棣见张医官如此神情心中不免惊愕:
只怕自己这位手下第一猛将有所不测。
于是便与张医官到在无人处问起详情。
张医官皱眉:“回禀王爷:谭将军身遭重创。”
“若是旁人只怕早已殒命!”
“幸得谭将军修为精深,然而却也伤势极重。”
朱棣、丘福等人闻听此言不由得心中均是一惊。
想这燕云第一骑若是有所不测对这燕军来说自然乃是一大损失。
而且今日陈亨刚刚撒手人寰,怎能再有骁将殒命?
朱高煦更是心中起急,急忙问道:
“谭叔叔可还能痊愈?”
张医官道:“即便是谭将军此次痊愈,却也只怕终将留下旧伤贻害终生。”
朱棣闻听此言立时拧眉。
“张医官你且下去吧,未免扰乱军心谭兄弟重伤之事暂且不可走漏半点风声。”
张医官点头称是,转身退下。
ps:陈亨:元末扬州万户,后投明太祖洪武麾下。
曾随中山王徐达、凉国公蓝玉屡次出战塞外。
因功分别官至:燕山左护卫指挥佥事、北平都指挥使、大宁都督佥事。
燕王起兵陈亨并卜万、刘真一并驻守松亭关。
以防朱棣与宁王朱权合兵举事。
然朱棣解永平之围后绕道“刘家口”入大宁。
而后致信陈亨。
陈亨率徐理、陈文奋起,擒卜万,率兵直击刘真部。
使得刘真单骑败走。
陈亨开关迎接朱棣入关。
自此朱棣尽得大宁三卫并朵颜三卫。
后陈亨随燕王解燕京之围,并屡破南军。
建文二年白沟河一战身受重创几乎殒命。
伤愈后转战济南时为平安所败,伤重欲死。
返回燕京修养,同年十月身死。
时六旬有八。
待永乐登基感念其功追封泾国公,赐谥号:襄敏!
长子陈恭嗣从一品武职都督同知。
陈亨死后追封国公,位列奉天靖难功臣第四!
或许排名虚高!
想其建文元年十月开松亭关降燕。
至建文二年十月病故燕京。
跟随朱棣征战不过半年时间。
纵使其将“大宁三卫”(笔者臆想无从可知)、“朵颜三卫”尽数带入燕北阵营。
然其功如何高过张武、陈奎、郑亨、房宽诸将?
此外靖难公、候多能荫子世袭罔替。
唯泾国公长子陈恭嗣从一品武职:都督同知,有官无爵!
(陈亨幼子陈懋受封宁阳伯、浚国公却因个人战功所致,并非承荫父功!)
想那永乐大帝怎会有此疏忽?
此中缘由想来朱棣进其为国公或是为了笼络徐忠、徐理、王聪等一众宁王旧将的权衡之举!
作者菌见识浅薄,不足之处望诸位书友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