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趣阁 > 大明:我,朱元璋的狗头军师! > 第102章 进士下乡?但科学院刚建成,西方红夷就从杀过来了?

第102章 进士下乡?但科学院刚建成,西方红夷就从杀过来了?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国之栋梁!

随着礼部官员揭开金匾上的红布。

由朱元璋亲自题写的4个大字。

这才展现在了所有人的面前。

这一个分量极重的牌匾。

当然让老头老太太受宠若惊。

前来围观的乡亲们。

更是大感意外。

“那老王家的儿子,不就是一个打铁的吗?”

“怎么进京考了个理工科举,那就成栋梁之材了?”

“还是皇上亲手题写的牌匾,亲自派来的人?”

“就是那些正经科举的文人进士,那都没有这个待遇啊!”

看到乡亲父老不太理解。

甚至。

连那理工科进士的老父母都不太理解。

礼部官员也解释到:

“夫材之用,国之栋梁也,得之则安以荣,失之则亡以辱……”

但礼部官员这文绉绉的解释。

说的根本就不是“人话”八壹中文網

老两口和围观的乡亲们。

当然听不懂这礼部官员在说什么。

还好随行带路的当地官员比较机灵。

这才用大白话向所有人翻译道:

“大人的意思就是说:”

“人才,是国家的栋梁。”

“能够得到他们,并正确使用,那大明就能能安定。”

“皇上,也会因此而感到尊荣。”

“失掉人才,那大明就会走向没落。”

“总之。”

“就是你们儿子,如今已经深得朝廷重用。”

“那要在朝中当大官了!”

果然。

随着当地官员的大白话。

老两口和在场的乡亲们,这才一下子全听懂了。

不过。

这还是让围观的乡亲十分好奇。

“一个打铁的。”

“不仅能在朝为官。”

“还是当大官?”

甚至。

就连老两口都忍不住问道:

“我们儿子。”

“就一打铁的。”

“现在,真的要当上大官了?”

只听那地方官员回到:

“你们是不知道。”

“如今朝廷,尤其是皇上和相国大人,对你们儿子这第一批理工科进士,那可看重得不得了!”

“为了他们,直接设立了一个科学院。”

“他们这第一批骨干。”

“虽然不管事,只做研究。”

“但最低的,都是享受着五品大员以上待遇和俸禄!”

“那主管科学院的李相国。”

“更是直言,你们儿子这批人中。”

“只要好好干。”

“那将来,必定会有一大批人名留青史。”

“让无数后人感恩戴德。”

听到官员这话。

“千秋万世”和“让无数后人都感恩戴德”都出来了。

老两口当然再次受宠若惊。

围观的乡亲们,更是真的想不明白了。

“那正经考文科的。”

“就算是拔得头筹的状元郎,最开始,那不也只能当个修撰。”

“最多也要从一个从六品的官当起吗?”

“这老王家的儿子,一个打铁的。”

“不仅当上了官,还一当就是正五品的大官?”

“难不成。”

“老王家那儿子,真能凭空用锤子敲出金子来?”

但不要说围观的乡亲们不能够理解。

那理工科进士的父母不理解。

其实。

那地方官员。

和被朱元璋派来的礼部官员。

那都不太能理解。

不过。

还是照本宣科。

“来人。”

“将这皇上亲自题写的金匾给挂上。”

挂上金匾后。

更是对那理工科进士的老父母说道:

“皇上还让我们将你们全都接去京城。”

“请问两老,何时能够动身?”

不仅得到了皇上的金匾。

甚至一家人都能够鸡犬升天,全都搬到京城去住?

这下。

十里八乡的人,真的羡慕不已。

在田间地头,那都谈论到:

“听说没。”

“隔壁村老王家的儿子。”

“原来就是一个打铁的。”

“一把年纪了,连老婆都讨不到。”

“结果。”

“去参加了那什么理工科举。”

“突然成朝廷的宝贝了!”

“皇上不仅派人将他亲手写的牌匾送到乡里。”

“还将老王一家都接去京城了!”

“据说。”

“这批理工科进士。”

“进了那什么科学院之后,最低的,那都是五品大员!”

“那起点,可比文科的状元郎都高啊!”

果然。

这祝贺和接人的路上。

随着多路礼部官员的各种敲锣打鼓的招摇过市。

这朝廷更看重理工科人才,理工科进士比文科进士更风光的事情。

一下就传开了。

瞬间。

无数普通人家,那也看到了鲤鱼跃龙门的希望。

毕竟。

只要平时好好钻研技术和工艺。

一朝之内。

那就有可能让自己从普通的工匠和手艺人变成五品大员。

不仅能光宗耀祖。

还能得到皇上亲手题写的金匾。

更是能够鸡犬升天。

全家老小都一起搬到京城。

也正因如此。

大明上下,各界人士。

那对于工匠和手艺人。

对于将来要不要让孩子从事这些行业,那也发生了许多改观。

而与此同时。

应天府。

皇宫之内。

同样金榜题名的文科和理科进士。

也走向了两条截然不同的道路。

“诏新科进士,入朝殿试!”

在皇宫之中。

随着文科主考官宋濂的话语。

文科进士们排成两排。

左右各一列。

都昂首挺胸,意气风发的鱼贯而入。

走进了皇宫大殿之中。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宋濂带着文科进士们进入朝堂。

在“万岁”完了之后。

全都跪到地上,对着朱元璋一叩首。

这时。

朱元璋才一抬手。

“平身,都起来吧。”

“谢万岁!”

文科进士们也全都挺起上半身来。

对着朱元璋一拱手。

这才从地上站了起来。

朱元璋,则也从龙椅之上站了起来。

向前走了几步。

对那些文科进士们说道:

“你们啊。”

“是咱大明朝第一批文科进士。”

“咱啊。”

“看到你们都这么年轻,是真的高兴。”

“但同时,也是真的担心。”

“在开国之前。”

“咱也招揽了不少文人名士。”

“可有些人呀。”

“名声虽大。”

“在书屋之中坐而论道、舞文泼墨还行。”

“但真让他们当官。”

“给他们一个小小的地方治理。”

“那就眼高手低。”

“仅仅是办一个公案。”

“那都临场着急、心里哆嗦。”

“甚至,因为惧怕地方上的刁民与豪强恶霸,连秉公办理的胆子都怕没了!”

“因此。”

“咱这殿试啊,那就不再让你们作文章了。”

“明天起。”

“咱就把你们派到各地州县。”

“以一年之期为殿试考核的期限。”

“若你们下到各地州县。”

“能在一年之内做到查真伪、辨虚实、不欺民、也不被刁民所欺。”

“真能学到那些在书房里、书本中学不到的为官的基本功。”

“那咱再把你们招回来。”

“再让你们回到朝中,担任和你们治理功绩相匹配的要职!”

而相比朱元璋让文科进士的“下乡”

理科进士那一边。

李淳风也给出了一个“入阁”的最终考核。

只见。

当所有的理科进士来到大明科学院时。

却发现大明科学院极其普通。

就是在宫中的僻静一角,把那些老旧的房屋给腾了出来。

连翻新都没翻新。

若不是门前挂了一个“科学院”的牌匾。

那还真没人知道这是干什么的!

果然。

相比之前的光宗耀祖和无限风光。

在看到这平平无奇,甚至有些简陋的科学院的那一刻。

大部分还在喜悦中的理科进士。

内心都凉了半截。

并且。

科学院刚刚成立。

一个关乎大明生死存亡的“重大任务”,那也马上来了!

只见。

在李淳风为了考核瞎编出来的危机下。

这些大明的第一代数学家、化学家和物理学家们。

全都眉头紧皱。

“什么?”

“西方的红夷。”

“带着佛朗机炮?”

“就要从海上打过来了?”

“三个月内,如果我们造不出类似这佛朗机炮的子母炮,那大明,真就要完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