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趣阁 > 学透曾国藩 > 仁者爱人

仁者爱人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曾国藩语录】前闻该令治军,时时以爱民为念,本部堂尝以国器目之。禀中所称极意抚绥,非仅兵威所能了事,尤见慈祥恺恻,溢于言表。为名将,为良吏,亦惟持此心以加勉。天下绝大事业,多从“不忍”二字做出。天下无穷进境,多从“不自足”二字做出。愿共勖焉。【曾国藩轶事】仁爱是儒家伦理的核心内容。韩愈说:“博爱之谓仁”。儒家在这里所说的博爱,是一种对他人的感情,这种感情一方面出于血缘关系,另—方面出于阶级关系,并由此推广到各个阶层的人。但是在各个阶层之间。爱的具体内涵和要求是不同的,这就需要按照礼法的要求去做,因此说,克己复礼曰仁。仁者爱人是仁学最根本的意思,这种思想具有人文主义的倾向。它要求人们在处理人际关系时,要从人本来具有的同情心去尊重人的价值,要关心人,爱护人。儒家是反对暴政、黩武,主张德政、仁政的。孟子说:“侧隐之心,仁之端也。”

也就是说,仁是人的一种同情心,这种同情心是与生俱来的,是人的本性中的一种固有的内在的情感,这种内在的道德情感就是仁爱的心理依据和主要内容。儒家讲的仁爱是有差别的爱,是等级之爱,不是一种无原则的爱,它对不同的人有不同的伦理规范。从总体上来说,这种等级之爱的目的是建立一种符合封建道德伦理的和谐的人际关系,以此来维护正常的统治秩序。曾国藩作为一个从小就在这种环境中长大,又接受了这种理论教育的人,自然对这一理论深信不疑。曾国藩在刚刚踏上仕途的时候,曾经在理学家倭仁指导下学习修身之道,倭仁要求他把做学问和做人结合起来,学到东西就要在平时的生活中去实践,严格按照书上古圣先贤的说法去做,并且时时刻刻对自己的不符合礼法的行为进行检讨,以此来不断取得学术和道德上的进步。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曾国藩对传统文化的理解进—步深化,这为他以后毕生从事的军旅生涯打下了很好的理论基础。他的仁义之师的想法无疑就是从儒家仁德的伦理原则推演来的。曾国藩在小时候是一个功名心非常重的人,后来科举成名,走上仕途之后,又决心按照圣贤们的要求行仁义于天下,即使达不到这一点,起码也要在自己的亲朋好友面前树立良好的榜样,垂范万世。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曾国藩孜孜以求,刻苦勤奋,他说:“我欲仁,斯仁至矣。我欲为孔孟,则日夜孜孜,惟孔孟是学,人谁得而御我哉!”

初出茅庐的曾国藩就显示出非常强烈的进取心,这也正是他一步步走向辉煌的基础。【智慧解读】仁所指的爱是一种博爱!二人成仁,仁者爱人,既爱自己,也爱别人,只有两者相互配合,才能构造“仁”。爱自己,人性的本能,蝼蚁尚且偷生,何况是作为万物灵长的人。如果一个人连爱护自己都做不到的话,就根本不要说爱护别人。爱别人,生存的本能,既可以体现相互的友爱,也可以为自己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基础。“仁者爱人”,就是去爱别人、帮助别人、体恤别人;“仁”还有“忠恕”的意思,“忠”就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也即好事要与别人分享,不可独占;“恕”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也即坏事不可强加于人,比如你不希望自己得大病,也就不要让你的职工在有毒的环境下工作身患重症。“仁”还有“克己”的意思,就是说,一个人不能私心、欲望膨胀,不择手段。“仁者爱人”,强调要善待人、友爱人。爱自己与爱别人之间不但没有丝毫的矛盾,而且是密不可分的。两者同为“仁”的两个方面,两个互相映衬的表现。古来以仁爱之心泽被苍生的圣贤,哪一个不是成就了千古英名?譬如曾国藩。他们的初衷是想维护自己的声誉,留名青史,是出于爱自己的本能。而后他们做到了爱人、爱民,最后变成了家喻户晓的圣贤。这就是所谓的“爱人者,人爱之。”

其实爱别人,也是最好的爱护了自己。爱人则爱己;而爱己,也需先迈出爱人这一步。两者是相互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