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趣阁 > 学透曾国藩 > 君子贵于自知

君子贵于自知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曾国藩语录】道听途说,扣磐扪烛之类,不足信也。君子贵于自知,不必随众口附和也。【曾国藩轶事】曾国藩认为,做人不仅要看到自己的长处,更要看到自己的短处,而且对自己的短处要勇于向别人承认。他给曾国荃的信中就说:“弟谓余用人往往德有余而才不足,诚不免此弊,以后当留心惩改。”

尤其到了晚年,曾国藩更是不放松对自己的检点,常以一种自责的心态来要求自己,体现出严格的自律精神。为了完善自我,曾国藩从早年就开始注意结交名家,从严要求自己,使自己向更加高明者看齐。大理寺卿唐鉴是当时理学重要代表人物,曾国藩结识他以后,经常向他请教,并写信告诉他人说:“我最初治学,不知根本;自从认识了唐镜海先生,才算从他那里学到了一点做学问的门径”;“听了唐先生的话,我就像瞎子见了光明一样”。晚清时期的另一位著名理学家倭仁,是曾国藩极为尊崇的人物。倭仁每天从早到晚,言行饮食,都有札记;凡是自己的思想行为有不合乎义理的地方,都要记下来,以期自我纠正。为了学习倭仁,曾国藩也同样行事:每天将自己的意念和行为都记下来,以便随时检点自己;为自己规定十二条课程,每天照此执行;将所写笔记定期送倭仁批阅。此外,当时京师还有许多名流学者,曾国藩与他们也都倾心结识,学习他们的长处。如何绍基擅长书法诗词,使曾国藩一生都很重视写字和做诗。吴嘉宾学有专长,告诉曾国藩治学应专攻一门,就像挖井一样,与其浅挖许多井而不见水,还不如专挖一口井而见到水。曾国藩对此见解非常佩服,写信给几位弟弟说:“读经要专守一经,读史则专熟一代……诸子百家,但当读一人专集,不应东翻西阅。一集还没有读完,就绝不换读他集。”

由于这些人的砥砺和影响,曾国藩逐渐养成了沉稳凝重的个性,不论遇到什么事都能够从容不迫,应对自如。最后在镇压太平天国运动中指挥千军万马,总控全局,终于以战胜疆场换得了“功名”。在曾国藩看来,修身养性的最高境界就是知晓天命,因而他总是以此来要求自己,希望有朝一日能够进入这一境界,并以此来教育子女。他在给长子曾纪泽的信中说:“君子之道,以知命为第一要务,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

在日记中他也多次提到要以知晓天命来要求自己:“圣人之不可及处,在尽性以至于命”;“近来因眼蒙,常有昏聩气象,计非静坐,别无治法,因作一联以自警云:‘一心履薄临深,畏天之鉴,畏神之格;两眼沐日浴月,由静而明,由敬而强。’”其中意味,已经不仅局限“明”字了。【智慧解读】其实,这个世界上没有人一无是处,更没有人会十全十美。尺有所长,寸有所短,人有缺点,也必有优点。很多人自卑,觉得自己这也不好、那也不好,什么都不如人家,恰恰是因为他们在看自己时,眼中就只有缺陷,那么拿自己的缺陷去比较人家的长处,当然相形惭愧;又有一些人很是自负,觉得自己简直无可挑剔,就是因为他们只能看到自己的优点,而看别人时又只看缺点,于是便开始飘飘然不知所以;还有一些人,明知自己有短板,却死不肯承认,到头来还不是欲盖弥彰?这种人很虚荣,也很累。显而易见,上述种种心态都是极不可取的。在人生这条路上,如果说我们还想有几分作为,那么就一定要做到自知、自信,这样才能对自己的人生坐标做出准确的定位。能自知,我们才能在遇事之时量己之长短,不自以为是、亦不妄自菲薄,扬己之所长、避己之所短,趋利而避害,则事有所成。于是乎,自信油然而生。曾国藩其实与我们一样,也存在着某一方面的短板。而他之所以成功,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他端正的心态,他能够正视自己,懂得扬长避短,能够充分利用现有优势,规避生活风险,规划好人生方向,一步一个脚印地朝着既定的人生目标迈进。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