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凌霄12岁的那年,也是在学堂的第七个年头,董先生觉得他们四书五经等学的差不多了,便准备让他们参加县试。
对于凌霄来讲无疑是激动的,古人常说“十年寒窗苦读”,现在凌霄终于体会到了。
也终于等到了迈向科举考试的第一关,县试。
县试一般是在二月份举行,要进行五场考试,每场考试都由知县主持,主要考四书、五经释意也就是八股,作诗、赋等。
对于凌霄来讲,《四书》《五经》不难,难的是作诗,董先生就评价他的诗“匠气十足。”
没有知衡的诗有灵气,这凌霄也知道,但无论怎么练都不能李白、苏轼附体,董先生也逐渐对他的诗放低了要求,就希望他能够多练习,在同批次里保持中等偏上的水平就行。
正月二十,刚过了元宵节,凌霄他们便约好要到县城里报名。
是的,古代考试跟现代一样也是需要报名的,不然怎么确定考试人数,怎样布置考场。
听说要到县衙礼房去报名,凌霄四个和董先生一块去了县城,为什么董先生会跟他们一起去,主要还是报名需要廪保人签字,董先生跟他比较熟。
说起这个廪保人,是本县的一名秀才,叫宋之耀,是董先生的同窗。
凌霄他们也认识,但是不怎么熟悉,董先生曾经邀请他来给凌霄他们授过课,也曾指导过凌霄他们写文章。
但更多的交际就没有了,董先生正好也好长时间没有见宋秀才,便跟着凌霄他们一块去了。此时凌霄去县城的心情,跟之前完全不一样。
虽然这几年,凌霄也经常跟着娘和姐姐、哥哥到镇上,到县城里卖小吃,但和这考试报名完全没有办法比。
对了,自从做过酸梅汤之后,他们一家人研究了一下,便开始在镇上卖卤味,包括卤土豆、海带、豆腐、猪耳朵等等。
在这里不得不提一下,凌霄的两个姑姑,日子过得不比凌霄家里好多少,而且家家都有三、四个孩子,虽然离的不远,但大多逢年过节的时候联系。
自从凌霄家里开始卖小吃后,忙不过来,就经常找两位姑姑家帮忙。
平时不怎么走动的两家,现在联系越来越多。
刚开始是赶集的时候卖,后来慢慢买的人多了,他们便在镇上租了一家院子,由娘、哥哥和姐姐负责在镇上卖吃食,凌霄父亲和爷爷则在盐场工作。
两位姑姑有时候也会去镇上帮忙,或者拿些卤味到村里去卖,这样也挣了几个小钱。
凌霄哥哥大部分时间会推车到县城里卖,他现在仍然一心想要当盐商,有意无意经常去卖盐的店铺晃悠。
去的次数多了,加上卖的卤味也好吃,便搭上了卖盐的伙计。
两人一个喜欢吃,一个想向盐商靠拢,便越来越熟悉,俨然是好朋友的架势。
现在,凌霄家的卤味慢慢在县城里算是稳定了下来,每年又增加了二十多两的收入。
不过,这几年凌霄也不是没有变化,不仅长高了,也长结实了,虽然整个人看着还是很瘦,但给人的感觉很精神,是个俊俏的小伙子。
“霄霄,前面是不是就到了。”随着凌霄年龄的增大,除了家里人,已经很少有人叫凌霄“霄霄”了。
只有凌谷,仍然“霄霄、霄霄......的一直这样叫他”。
凌霄对有这样的小伙伴也很无奈啊,不过幸好有他的陪伴,给凌霄漫长的蒙学生涯带来的很多乐趣。
“应该是的,看起来排队的人不少啊。”凌霄看着前面排着长长的队伍。
“幸好董先生没有跟我们一起过来,不然要在这里等很长时间。”小牛看着这队伍,有点庆幸到董先生一进到县城里,便去同窗家里等他们了,让凌霄他们结束后去找他。
看着这长长的队伍,凌霄估计轮到他们要到下午了。
大家便和周围人聊了起来,这队伍中有不少30多岁的人。
凌霄他们站在队伍里,就数他们四个看着脸最嫩。
不过也有好多十七、八岁的少年,大家相互打了声招呼,便自然而然的聊了起来。
相互讲讲县试时间,又说了说之前县试都考什么内容,不乏有之前参加过考试的,讲考场内的环境、要求。
不过,大家都挺好奇他们年龄这么小就来考试的,凌霄也应付的游刃有余:“先生说让我们先来历练历练,找找感觉,学的再好,不如出来考一场看看。”
大家也纷纷点头,是这个理。
没想到队伍挺长,但进行的很快,快到中午的时候就轮到凌霄他们,进到礼部门里,便看到几个胥吏正在忙着。
凌霄他们也不敢四处乱看,几个胥吏看他们几个还小,还专门确认了一下是否要参加县试。
“你们几个确定要参加县试吗?”其中,一位胥吏问道,看他坐的位置,和周围人的态度,应该是这个礼部的负责人了。
“是的,我们四个人都要参加。”
“行,小五,给他们“廪保互结亲供单”让他们填写。”另外,一个长得有点黑、又有点壮的男的将“廪保互结亲供单”给了他们。
另外一个胥吏一人收了他们200文钱,凌霄想着应该就是考试报名费。
看凌霄他们这么干脆就把钱交了,那胥吏便不由的多叮嘱了他们几句。
并告诉他们注意事项,嘱咐他们一定要实事求是的填写,万一谁没有如实填写,弄虚作假,那是要下大牢的。
凌霄他们连连保证没有问题。
这“廪保互结亲供单”就相当于现代的准考证。
上面包括姓名、年龄、身高、面部特征(包括有没有胡须等),户籍所在地、住址,还有自己家祖上三代,都是干什么的,身世是否清白。
另外,还有廪保人是谁,五位互结童生的姓名,幸好这些凌霄他们提前都有准备,董先生已经给他们找好廪保人和另外一个互结童生的人。
这些当着礼部的面写好后,让胥吏又核对过后,便让他们去找廪保人签字,签过字之后到“门头”那里盖章,才算完成。
等盖上章了,相当于官方认定了,这个时候这个古代的准考证才算生效。
凌霄他们问“门头”在哪里。
一位胥吏给他们指了指,就县衙门口。
为了不耽误时间,几个人在附近找了家饭馆,要了碗阳春面,急急忙忙吃过之后,便向宋秀才家走去。
“东西都准备好了吗?”凌霄问大家,前两天几个人商量了一下,要送给宋秀才的礼。
几个人商量来商量去,贵的不行,一是他们没有那么多钱,二是先生和他同窗明显是好朋友,他们这样弄,不仅不好,还容易弄巧成拙,看轻了先生他们之间的感情。
可是,太轻了,他们几个也不好意思,以后要是考试,还要经常麻烦宋先生签字。
最后决定,送凌霄家的卤味,各种各样的卤味装成一个盒子,除了这些,还有海边常见的风干鱼。
不是凌霄他们不想送点风雅的礼,而是好的笔墨纸砚,一个字贵,平常一点的,宋秀才那里估计有,他们买了也不实用。
最后大家一致决定送点吃食,即表示了自己的心意,也不至于出错。
宋秀才家就在县学附近,距离县衙也不远,几个人沿着东大街走着,快到县学时,向西边的小巷子拐去,走了大概有二十户人家,便到了一处宅子前。
门是敞开着的,依稀还能听到里面的说话声。
凌霄他们站在门外,向里面喊话:“这里是宋先生家吗,我们是董先生的学生,现在能进去吗?”
“凌霄,你们进来吧,就等你们了。”这时董先生的声音传了过来,并和宋秀才相继出来。
“好了,你们四个赶紧拿来,让宋秀才给你们签上字,赶紧就去盖章。”董先生一边催促他们,一边让宋秀才领他们去书房。
到书房后,凌霄他们赶紧将准备的礼物送给宋秀才:“宋先生,这是我们四个人的一点心意,谢谢您愿意做我们的廪保人!”
“这,你们不用客气,我跟你家先生多年的老朋友了,当个廪保人,我这还是愿意的。”宋秀才想要回绝。
凌霄几个赶紧摆手,“这就是些风味吃食,不是什么贵重东西,宋秀才,你就收了吧。”
董先生一锤定音,“赶紧的,还赶时间,之耀你就收了吧,你不收,这几个孩子可是不好意思啊!”
在宋秀才签过字后,凌霄他们向宋秀才道了谢,就匆匆赶回县衙。
和董先生约好,在下午五点的时候到县城门外等候。
到县衙之后,只见排队的人仍然不少,不过在“门头”这里他们只用盖个章,应该会比较快。
谁知前面的人说道:“慢慢等吧,看着情况估计还得一个时辰。”
凌霄他们急忙问道:“什么情况,为什么要等这么长时间。”
那人悄悄的说,估计里面的人,想要捞点好处,在那给你磨蹭呢,说你这不行,那不行的,就是不给盖。
“可不是已经在礼部交过钱了吗?”
“礼部是礼部,礼部又不管他们,现在是章在人家手里呢,得罪不起。”
“那这一般都给多少钱?”四个人没有经验,一脸懵。
“差不多50文左右就行。”
幸好要的钱还不多,虽然大家都不想给,可强龙压不过地头蛇,一个人给了,其他人不给,还怕会影响接下来的县试。
凌霄他们也只能安慰自己:“这么年的书都读下来了,不差这50文,争取到时候县试一次就过。”
最后,四个人一人花了250文钱,办了一张“廪保互结亲供单”,他们也将要与二月九日正式开始县试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