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趣阁 > 穿成灶户考科举 > 第143章 殿试开考(二)

第143章 殿试开考(二)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尽管有这么多人一同参加考试,但周围除了翻页、磨墨、官员走动的声音之外,其他一点杂音都没有。

看完他们的时务策题,凌霄心想着这应该是一位想要干事的皇帝,也想和汉文帝一样,能够励精图治,开启“文景之治”,守好先帝创下的基业。

因为他们试题的第一段话,就写的是“朕惟三代而下论,守成之君必以汉文帝为首,史称其时海内殷富,兴于礼义,断狱数百,几至刑措。朕尝慕之,不知文帝何修而能得此。”

接下来,讲的是汉武帝当时实行的一些举措,包括田租减半、去除一些特别殷富的人等等。但是也问到了要是去除田租的话,那么百官的俸禄、打仗这些钱又要从哪里来呢?

然后,又写到当代的社会现实,“百二十余年以来,生齿益繁,疆域益广,非前代所及,今岁郡县上版籍于户部,其数具存,可谓庶矣。”

当代的现实问题便是随着百余年来的休养生息,人口在不断的增多,幅员也更加辽阔,你看今年户部统计的户籍人数,现在的人真的很多。

想要这些百姓都富起来,并且都受教,懂礼仪、守律法等,但“闾巷田野之间,不免冻馁无聊之叹,且顷因水旱河决之患,尤多流移失业之人,安在其为富也?是以劝谕虽切,而循理者尚少,赦宥虽频而犯法者愈甚,又安在其为可教也?”

这便是问题所在,“衣食不足则礼义不兴,而民轻犯乎刑辟亦势之所必至者,其将何以处之善?”接下来要问的也是有什么方法,让人多了也会富起来,人富了之后也能够受教育。

最后说了答题的要求,“诸生抱道而来,将见于用其于庶富,教三者先后本末,凡古人之成效,今日之急务,悉心以陈,朕将亲览焉。”

这题虽是由内阁出的,但也是皇上最后决定的,他代表的皇上在对国家治理中的一些看法,虽然这道题中没有直接指出朝代中存在的弊病,但是他更贴近现代国富民强的理念。

这道题和会试时候的增加粮饷的问题本质应该是一样的,就是让百姓富起来。

而让百姓真正富起来的题,常有考察,前朝殿试的时候就有提到“朕嗣承大统,惟欲正大纲而举万目,使人伦明于上,风俗厚于下,百姓富庶而无失所之忧,四夷宾服而无梗化之患,薄海内外熙然泰和......”

虽然他问题侧重于“正大纲”,不过仍是什么样的大纲能使百姓富庶、四夷宾服,能够坐在这里参加殿试的考生应该都看过这个的题目,并且对他的策问应该写了不下三遍。

但题有侧重,文就会有大不同,“庶、富、教”是这道题的主题,凌霄思考的一番才开始下笔写,先是策冒,紧接着是对皇上的赞扬,然后再自谦一番,这时候已经写了大概有一百余字。

接下来,凌霄开始正式进入正文,先论述三者之间的关系,先贤孔子曾与子路有这样一段对话,子适卫,冉有仆。子曰:“庶矣哉!”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

先贤们已经开始探讨“庶、富、教”,人口增多意味着劳动力的增加,这是国家富强、百姓富裕的基础,而国家富强和百姓富裕也是发展中的基本目的。

人多了,也富裕了,那应该如何进行治理,这就需要“教化百姓”,修养身心。

“庶”是“富”的前提,“富”是“教”的前提,“教”也是治理国家的重要手段和根本目的,反作用于“庶”和“富”。

论述完三者之间的关系,重头来了,就在凌霄边磨墨,边思考接下来怎么写的时候,突然感觉眼前的光线暗了下来,抬头一扫,看见一身明晃晃的衣服立在凌霄的桌子前,身边还有七八名官员的陪同。

不敢直视龙颜,就在凌霄想着要不要行礼的时候,皇上向后走去了,凌霄能够感觉到这空气中的紧绷,到那个考生那里,估计那个考生都不敢大声喘气。

皇上似乎只是下来巡视一圈,也没有具体看哪个考生答题答的怎么样,便回乾清宫了,几名读卷官和皇上一块儿离开了,提调、监试、受卷等执事官留了下来。

皇上带着官员们一走,凌霄明显听到了不少考生呼气的声音,估计刚才大家都提着一口气,瞬间这考场的氛围也缓和下来,不像刚才那么紧绷。

回到乾清宫,皇上看起来心情不错,不由的对身边人说道:“这次殿试年轻人不少。”这是皇上第二次举行殿试,第一次是刚登基后的三年,当时虽也有年轻人,但不似现在这么多。

在皇上面前站着的是,太子太傅户部尚书兼武英殿大学士张廷儒,虽无首辅之名,但实有首辅之权。

虽是皇上的一句感叹,众人都在猜皇上这到底是什么意思,不过能够感受到,皇上是倾向于有这么多年轻人在的,张首辅于是回道:“确有不少年轻人,臣观殿试前十名年轻人占了不少。”

会试考过之后,这前十名的试卷,都呈给了皇上,就是不知道皇上抽出时间看了没有。

礼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张浚也在一旁站着,作为组织这场会试的部门,他对着考中会试的人数、年龄、来自哪个府州县有大致了解。

便对着皇上说道:“皇上,这次会试考中的贡士,二十五岁以下,较庚戌年多了十余人。”听起来其实不算什么,不过由于凌霄他们在前面站着,考的比较好,故看起来这次会试考中的年轻人比较多。

这个话题只是皇上无意间提到的一句话,没有多聊,皇上重点给众位读卷官说道:“众位爱卿是我们朝肱骨之臣,要通过这次殿试将有用的人才选朝廷中来。”

众位大臣齐答:“是”。

站在这里的除了户部尚书、礼部尚书之外,其他四部尚书均在,还有督察院右副都御史、大理寺少卿等数数十三名官员。

他们都是这次的读卷官,都是朝廷重臣,可以预见皇上对殿试的重视。

皇上让他们退下之前还说了一段话,就是“朕自即位以来,厘革弊政、修德勤政、求贤纳谏、诸事惟日孜孜,但赋税、土地、教化等收效甚微,赋税问题由重,本朝殿试,不拘一格,求天下贤士。”

众位官员退下之后,心中纷纷在想陛下到底要敲打他们什么。

内阁以张廷儒为首,有人问道:“张太傅,这皇帝陛下是意欲何在?”

“皇上是天下之主,想为天下百姓挑选有用之人,我们只要是尽好自己的本分,好好阅卷即可。”说完,张太傅转身离开,前往东阁。东阁是他们本次读卷官阅卷的地方。

大家作为天子近臣,当然都能够揣摩出皇上三四分的意思,这是在提醒他们,阅卷时候都要警醒点,不能够因为不是自己的门生、异于自己的观点,而将一些真正好的文章、真正有用的人才弃之不顾。

殿试阅卷不用誊写,虽说是糊名,但是如果对一个人字迹熟悉的话,那也是可以看出来,有官员给他们把名次往前提一提也不奇怪。

这些读卷官听了皇上的话,充分认识到一件事情,就是哪怕是认识的考生,水平稍微差一点都不能让他们进到前十名里去。

这前十名到时候是需要呈给陛下看的,万万不能出错。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