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小子,拿这招来对付你皇爷爷,看皇爷爷怎么收拾你!”朱棣抱起朱瞻基,佯装生气的,实则对着朱瞻基呵起了痒。
“皇爷爷,孙儿错了,孙儿错了,孙儿好痒,哈哈哈。。。”朱瞻基忙不迭的求饶道,祖孙二人笑作一团。
半晌过后,朱棣才放下了放弃抵抗的朱瞻基,笑着说:“瞻基,过些日子,你三叔也要回来了,到时候我们一家才是真正的团圆了。朕再给你找个三婶,给你生几个堂弟玩玩。到时候家里就热闹了。”
“三叔要回来?”朱瞻基诧异道:“三叔不是在北平镇守吗?”
“嗯,人上了年纪,就想自己的儿子,总想着让他们多回来看看。今年蒙古人挺消停,趁着边关上没什么压力,让你三叔回来呆些日子,看看朕和你奶奶。”朱棣耐心的向朱瞻基解释道。
“那孙儿现在就要写信给三叔。”朱瞻基忽然说道。
“为什么?你是要你三叔给你带北平的好吃的是不是?你这个小馋猫。”朱棣笑着道。
岂料朱瞻基却一本正经的说:“皇爷爷猜错了,孙儿是要三叔多带些朝鲜泡菜、燕山板栗、砂馅小馒头、香油烧饼这些皇爷爷和皇奶奶爱吃的东西回来,刚才在奶奶宫里还听她说皇爷爷您最近食欲不振,想必吃上些爽口的东西,能够让皇爷爷进膳的时候多进一些,保重龙体才是最重要的。”
朱棣听到孙子原来挂记的是自己和徐皇后的身体,内心不由得一阵感动,但他并没有明显的表示出来,只是用手慈爱的摸了摸朱瞻基的头,轻声说道:“你这小子。。。”,眼圈却是有些泛红了。
“皇爷爷,孙儿还有个不情之请。”朱瞻基忽然抬头说道。
“说吧,孩子,皇爷爷依你就是了。”朱棣的语气异常慈祥。
“孙儿想,虽然崇安侯发明的东西没有办法在全国施行,但在很多地方还是用的上的。我想,不如让崇安侯先把研究的重点放在农桑之学上面,先想办法让大明的百姓保证温饱,再图其他。”
“我就知道你小子不会死心。”朱棣笑道:“是不是谭渊那杀才耐不住寂寞,找你说情啊?”
“没有没有,崇安候不知道这件事,这完全是孙儿的想法。”朱瞻基赶忙解释道。
谭渊确实没有找过朱瞻基,是朱瞻基偶然间看到谭渊封侯之后无事可做的颓然样子,加之确实想要重启科研项目,需要找一个靠谱的负责人,这才主动推荐了谭渊。
“瞻基,你说说,朝廷应该怎么干?”朱棣翘起二郎腿,端起桌上的茶喝了一口。
“孙儿觉得,应当成立我大明的专门研究机构。通过选拔广招天下天赋异禀之人,加以教化,使其成才,随后在各地由朝廷出钱,建立官学,让这些学成之人去教书育人,广培桃李于天下,使得天下思想开化,重现百家争鸣之盛世。”
“似你所言,这些人如何参与科举?毕竟他们学的可不是经学典籍,圣人之言,这对那些皓首穷经之人,可不是什么好事啊。”朱棣眯起眼睛。
“皇爷爷圣明,一下便看透了此事。”朱瞻基不由得佩服朱棣洞察问题实质的能力。
“孙儿提出的这个办法,的确有很多的漏洞和问题,需要一点点的解决。但关于此事,孙儿认为可以设置两个三年的过渡期,三年之内,还是以科举八股为主。第三年到第六年,八股与新学同考,分两榜录取。六年之后,全部换考新学。若是这六年还考不上的人,那便只能怪自己学业不精、技不如人了。”朱瞻基将自己的想法和盘托出。
“过渡期,这个办法有点意思。瞻基,这件事容朕好好想想,朕觉得你说的这些,很有意思,或许值得一试。”朱棣笑着对朱瞻基说。
“皇爷爷圣明,孙儿才不过是说了些浅显的想法,皇爷爷便能看到其中深意,想必这世间,能有此雄才大略者,唯有皇爷爷一人了。”朱瞻基夸赞道。八壹中文網
“别给你皇爷爷戴高帽子,你说皇爷爷雄才大略,皇爷爷认为自己当得。可你要说世间唯有皇爷爷一人,可就不对了。要知道,你太爷爷和伯爷爷,可比你皇爷爷强呢。不怕告诉你,当年你伯爷爷那个厉害,你皇爷爷这点本事,除了战场上拼出来的,好多都是和你伯爷爷学的呢。若是他现在还健在,一定也会支持你的这个想法的。”朱棣对朱瞻基的话很受用,但也没有忘了告诉朱瞻基,老朱家雄才大略的人还是大有人在的。
“孙儿记住了。皇爷爷什么时候下旨呀?”朱瞻基笑着朝朱棣撒娇道。
“你看看,猴急了不是,皇爷爷不是说了吗?要好好将此事想清楚,还要找少师他们商量啊,这可是国家大事,岂能儿戏,随随便便下了圣旨,再觉得不妥朝令夕改,不但会损伤皇家威仪,也会让百官百姓对皇家产生怀疑,那可是得不偿失啊。记住了吗?”朱棣轻轻的刮了刮朱瞻基的小鼻子。
“孙儿记住了,孙儿以后要多陪在皇爷爷身边,聆听皇爷爷的圣训,比读那些个圣人之言有意思多了!”朱瞻基拉着朱棣的手不断摇着说道。
“胡说,圣贤之言怎可不读,那是天地间的大道理,欲为君者,必先有仁心,要以圣人之心善待百姓,才能得到百姓的拥戴。帝王之术,实际上就是王霸道杂之,不知王道,只知道行霸道,那是影响江山社稷的。”朱棣佯作愠怒呵斥道。
朱瞻基连忙解释道:“孙儿的意思是,若是光学圣人之言,未免枯燥艰涩,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而跟着皇爷爷,却是亲眼见到您将这些天地大道用于治国理政,则既知其然,又明其实,不但记在心里,还知道怎么运用,岂不是事半功倍?所谓‘纸上得来终觉浅,预知此事需躬行’呀。”
朱瞻基的解释着实说到了朱棣心中,他也知道死读书没有什么用处。从他爹朱元璋,到他大哥朱标,再到他自己,都不是读死书的人,而是能够将书中的内容融会贯通,再用于实践当中,甚至可以说,老朱家但凡有出息的人,都是那种实用主义者,读书是为了明理,明理是为了达到目标,为了达到目标,可以不择手段,阳谋阴谋一起上。在这种情况下,在自己身边耳濡目染一天,可能就胜过在书斋中半月。
想到这里,朱棣蹲下身子扶着朱瞻基的肩膀,耐心说道:“瞻基,皇爷爷觉得你说的很对,可是这些圣人之言是为君者的基础,只有把基础打牢了,在用爷爷的那些手段的时候才能信手拈来,得心应手。若是基础不牢,便把握不住该使几分力,做到张弛有度,到时可能还会适得其反,反倒是坑了自己。爷爷对你的期望很高,你可不要让爷爷失望啊。”
朱瞻基心内涌过一股热流,他明白,自己的皇爷爷是真的对他寄予厚望,恩宠有加,给了他其他人都没有的宠爱和资源。
朱瞻基郑重的退后两步,对着朱棣深深行了一礼,感激的说到:“皇爷爷教导,孙儿没齿难忘,孙儿在此立誓,有生之年,绝不让皇爷爷失望!”
“好,好,你有这个志向便好!不枉皇爷爷这般疼你!”朱棣抚掌大笑道,自己的这个孙儿是真心聪慧,一点就通,怎能不让人喜爱。
“走,咱爷俩在到那边走走,你再给朕说说,你是如何说服铁鼎石那硬骨头的。。。”
朱棣牵起朱瞻基的手,向着花园的另一端走去,清凉如水的夜色下,留下祖孙俩爽朗的笑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