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趣阁 > 永乐大帝:好圣孙可旺三代 > 第173章 迁都事宜

第173章 迁都事宜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牧青答道:“回禀郡王,三皇子刚开始不相信,但经过我们的人反复解释后,似乎也是不得不接受了这个结果,反而还让我们的人在这边卧底的时候小心些,似乎也是对他十分信任。”

“到底是我弟弟,虽然聪明,思虑周全,但毕竟是朝堂上的经验少了些,容易轻信于人。不过这也不怪他,谁能想到他派出的细作一到我这里便被策反了呢?这年头,空口白牙是没用的,收买人心的最好办法就是真金白银,如果这人没同意,那就是两倍的真金白银,肯定有效。”朱高炽得意的说道。

“郡王,那老和尚那边怎么办。”牧青又小心翼翼的向朱高煦请示道。

“多派些人去,把这些人的底细都摸清楚,上面都有谁,都是干什么的,上面的上面还有谁。既然他们竟敢在我和三弟身上对赌下注,本王便让他们随时能够变成我邀功的押物。”朱高煦狰狞一笑,用手摸摸自己嘴唇上的胡须,得意的说道。

牧青点点头:“属下明白了。属下这就去办。”

“很好,还有一件事,我大哥和三弟那边的暗桩选好了没有,这俩人可是比猴还精,莫要让他们看出来了,那本王面子上可就挂不住了。”

“谨遵王爷命。”牧青行了个礼,便离开了。朱高煦看着牧青的背影,露出了志得意满的笑容。

“大哥,三弟,别怪我狠,大丈夫在世,谁不想要那把椅子呢。”

端午节的日落时分,朱棣的三个儿子带着家眷准时聚齐在了乾清宫的配殿当中。朱瞻基因为在大本堂上课,便等下课之后直接去了乾清宫。

一进门,就看到朱棣正在和内阁的成员们热火朝天的讨论着什么。

“陛下,此事事关重大,臣请陛下暂时搁置,待条件成熟再议。”金幼孜情绪稍微有些激动。

“陛下,臣也附议。兹事体大,应当在大朝议上提出才是。”解缙作为内阁首辅,竟也是认为这件事情因为过于重要而难以决断。

“还有谁觉得此事不成的?都说说。”朱棣铁青着脸,看着内阁的一干人等。

“陛下,臣也附议”,“臣亦附议”。

朱棣定睛一看,是胡俨和黄淮。

得,这下内阁一下形成了四比三的多数,剩下的杨荣、胡广和杨士奇就算是都同意,这事儿在内阁也通不过了。

朱棣一脸头痛的表情,无奈开口道:“朕的提的这件事利国利民,怎么众位爱卿就是意识不到呢?”

“皇上,臣等认为,此事有利有弊,但弊大于利。值此天下初定,不能够再消耗民脂民膏了。应当于民休养生息,唯有藏富于民,方才是有利于天下的大事。”金幼孜不依不饶的劝阻道。

“是呀皇上,现在最重要的是劝课农桑才是。”黄淮帮腔道。

几位内阁成员炒作一团,谁都说服不了谁。支持朱棣的是杨荣、胡广和杨士奇,而反对的始终是另外四人。

“好了,都不要吵了,此事暂且搁置,时机合适再议。众卿退下吧,让朕好好想想。”朱棣实在是受不了内阁成员们的口水仗,只好认输,摆了摆手,停止了这场争吵。

“臣等告退。”七人见朱棣不得已已经搁置了争议,也很识趣的停止了争吵,行了礼便退了出去。

几人走后,朱棣揉了揉太阳穴,缓解了一下被几人的争吵导致的大脑的胀痛。方才站起身来,准备更衣赴家宴。

“皇上,皇长孙来了。”郑和走了进来,禀报朱棣。

“哦?瞻基什么时候来的?快叫他进来吧。”朱棣听是朱瞻基,马上换了个脸色,招手让郑和宣朱瞻基进来。

“皇爷爷,孙儿来了不久,见皇爷爷在和朝廷忠臣商议国家要事,便没有觐见。”朱瞻基一进门,便规矩的行礼答道。

“旁人不能进,你还不能进?你个小猴崽子,诚心寻皇爷爷的开心不是?”朱棣刮了下朱瞻基的小鼻子,笑道。

朱瞻基笑笑,拿起朱棣脱在一旁的靴子,细心的服侍朱棣穿上,这才开口道:“君臣有别,尊卑有序,尤其是在这皇宫大内,更是如此,孙儿若是没个大小规矩,虽然皇爷爷宽宏不究,但让那些外臣看了去,总归是有损爷爷的威严。”

“呵,长本事了啊,跟皇爷爷我一套一套的。朕怎么记得有个小猴崽子说,要和朕学怎么用好圣人之道啊。还说要在我左右,看朕如何处置国事啊?怎么撂爪就忘了?想必是本就对这些没兴趣,才故意拿话哄朕。也罢,若是实在不行,就不用学了,省的看多了头疼,还不如当个闲散王爷逍遥快活的好啊。”朱棣阴阳怪气的故意调侃朱瞻基,话里话外透着威胁。

朱瞻基倒是上道,马上就听出了朱棣的话外音。连忙匍匐在地道:“皇爷爷圣明,孙儿对皇爷爷的教诲一刻都不敢忘记。孙儿只是怕才疏学浅,在皇爷爷身边非但没有帮皇爷爷分忧,反而误了皇爷爷的事,那孙儿真的是万死不能辞其疚了。”

“看你那小胆儿,和你爹似的。真不知道你俩到底是不是老朱家人。”朱棣白了一眼朱瞻基,略带责备的说道。“从你祖爷爷起,咱们老朱家就没有‘不行’二字。你祖爷爷白手起家,一生信的就是‘要么不做,要么做绝’,把脑袋别在裤腰带上玩命干,愣是赶跑了暴元,建立了大明的千秋基业。你伯爷爷虽然仁厚,但骨子里透着坚毅果决,只要对大明有利的事情,他绝对毫不留情。洪武年间的那几件大案,死了好几万人,可是都过了你伯爷爷的手的,也没见你伯爷爷有妇人之仁。你皇爷爷朕就更别说了,带头冲锋从不认怂,认定的事情就要干到底,管他别人说啥,我能拿到实惠,达到目的就行。你要是还有这般我不行,怕不行的想法,干脆回家混日子去,再不济也能得了终身的富贵,一辈子吃喝玩乐也能过一辈子。但是大明的江山,你就别担了,你也担不起。”

“孙儿知错了,今后只要皇爷爷不弃,孙儿便要常伴皇爷爷身边,聆听皇爷爷教诲。孙儿也要和列祖列宗一般,一往无前,创出一番事业。”朱瞻基跪在朱棣脚边,郑重的说道。

“对喽,这就对了,什么叫家风,这就是老朱家的家风。不但你要这样,还要传给你的子子孙孙,我大明皇室,无所畏惧,一往无前,个个都要善待百姓,富国强兵,当明君才是。”朱棣看着朱瞻基一点就通也很欣慰,一个愿意教,一个愿意学,大明的皇室算是有传承了。

“走吧瞻基,今天端午节,随朕一同用膳去!”朱棣拉起朱瞻基,笑着就准备去家宴的现场。

“皇爷爷,孙儿斗胆问一句,刚才您和各位大臣们在说什么大事啊。”朱瞻基听了朱棣的教导,立即落到位上,询问道。

“朕给他们说的是迁都的事情。这群榆木脑袋,别提了,朕说的嗓子都干了,迁都的好处列了几十条,他们却一条都没听进去,白搭浪费口水了!”提起这事儿,朱棣义愤填膺,自己本来是让这些人来帮忙干活儿的,却没曾想成了和自己作对的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