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时,门外响起长短不一的几声敲击木鱼的声音。
姚广孝一骨碌从椅子上站起身来,朝着朱棣说:“禅八部那边有信儿了,微臣去去就来,还请陛下稍等。”之后便匆匆披了件衣服出门而去。
“瞻基,你立下大功。待此事之后,朕必好好赏你。”朱棣拉着朱瞻基的小手开心的说道。
“孙儿未立寸功,不敢受赏。孙儿心中唯有一愿,只求皇爷爷千秋万寿,我大明江山永固,长治久安。”朱瞻基躬身行礼道。
“胡说,就凭你能破解出这纸条上的谜题,便是此事的第一功臣。若是不赏罚分明,皇爷爷岂不是成了是非不辩、昏悖庸弱之徒?那和建文有什么区别?你好好想想,要什么赏。皇爷爷无一不允。”朱棣兴致来了,不由分说的就定了这件事。
朱瞻基歪着头想了想,“嗯。。。孙儿心中倒是有个想法,可现在还没想出个章程。等这事了了,再容孙儿向皇爷爷禀报。”
“好,好,朕等着你,什么朕都能答应你。”朱棣高兴的说道。
姚广孝正好挑起门帘进来,朱棣一眼就看到了他那凝重的神情。直接开口问道:“怎么样,现在在云南的就是那人吗?”
姚广孝点点头:“极有可能,此人居无定所,四处游荡,所到之处皆为荒山野岭,又刻意隐瞒行踪,但条条线索指向此人。而且,据臣得到的消息,这些人所图的,是那支所向披靡的军队。”
朱棣沉思了片刻,扭头对郑和说:“回宫,传密旨给朱能、杨荣他们,按计划行动!”
临走之前,朱瞻基又把朱瞻基抱了起来,好好的端详了一番,这才依依不舍的离去。
随着朱棣返回紫禁城。一场风暴正在帝国的中心生成和扩散,无数人的命运因此而发生了改变。
第二天,正在家中悠哉游哉“闭门思过”的朱高煦得到了一个令人崩溃的消息。
朱棣降下圣旨,指责他与西平候沐晟“交往过密”,“言行多有不端之处”等五条罪责,不但免了他在内阁行走、参与政务的权力,还把他的高阳郡王爵位一并革去。以后各类圣旨中不得再称“高阳郡王”,只以“皇次子”为称呼。
云南沐家也因此被牵连,暴怒的皇帝陛下降下圣旨,夺了西平候沐晟和几个弟弟沐昕、沐昂的兵权,急诏三人到京城听候发落。沐家的军权由庶子沐镇暂领。其他卫所转隶新任的镇南将军辖制。
而这新任的镇南将军的人选更是令人深思,皆因此人不是他人,正是皇三子朱高燧!
对于这兄弟俩,贬一个,用一个;拉一个,踩一个。朱棣的用心不可谓不深邃,其真实的目的,却又更加出人意料。
只是对于现在的朱高煦而言,朱棣的决定已经深深的刺伤了他那脆弱的自尊。他像一头暴怒的狮子,在府邸内走来走去。阖府上下时不时都能听到他愤怒的咆哮声,光是下人收拾出来的砸碎的瓷器、茶杯的碎片就装了整整一箩筐。
牧青苦着一张脸找到韦素宁,忧心忡忡的说道:“郡王妃,您快去劝劝殿下吧,这般行径可是大不敬啊。”
韦素宁托着日渐膨大的肚子,急匆匆的赶到客厅。一进门便看到了瘫坐在地的朱高煦。
韦素宁心疼的靠近朱高煦,似有千言万语,却一句都说不出来。想了半天,只能先坐在朱高煦旁边的凳子上,轻轻的说了一句:“郡王,切莫气坏了身子。”
这句话似乎是又点燃了朱高煦心中的怒火,他大声咆哮着跳了起来:“别叫我郡王,我就是个‘次子’,算个什么东西!老爷子这是杀人诛心,他是故意让我好看!他居然让老三去当镇南将军,老三有我能打吗?老三是那块料吗?他就是不信任我,不许我拿军权!世间还有如此的父亲吗!”说罢已是泪流满面。
听了朱高煦这些大逆不道之言,慌的韦素宁忙去捂朱高煦的嘴:“殿下,您疯了?怎可这般胡言乱语?须知隔墙有耳,何况这家里家外,不知有多少暗探眼线?陛下若是知道你今日所言,殿下和妾身当何以自处?”
朱高煦挣扎着拨开韦素宁的手,不管不顾的继续喊道:“我就是要让他知道,我才是那个最像他的,最能打的儿子。我犯了什么事,竟值得他如此对我?他若是不信我,不如顺手将我除去,省的看着我烦心!”
韦素宁哭着劝了半天,朱高煦却是越发癫狂,口中又是喊出了不少大不敬的话来。逼得韦素宁实在没有其他办法,竟是咬着牙对着朱高煦的脸颊,一巴掌狠狠扇了上去!
随着“啪”的一声脆响。朱高煦白净的面皮上却是浮现出了五根纤细的红色指印。他也被着一巴掌打愣了,捂着自己的脸看着韦素宁。
韦素宁气的浑身颤抖,指着朱高煦骂道:“朱高煦!你个懦弱无刚,毫无血性的杀才!就因为陛下让你受了这些许的委屈,竟作出如此丑态!你看你浑身上下,哪里却有些皇子的气度?便是街头混混,也比你好些!当年年少有为,意气风发,在街上替我解围的高阳郡王哪里去了?为这等小事便口无遮拦,寻死腻活,你还不如我个妇道人家!你若要寻死,便快些去,到时候我也带着腹中的孩子随你而去,反正他爹也不想让他留在这世间!”
朱高煦呆呆的看着韦素宁,他从未见过自己的爱妃如此陌生的一面,想不到平日里温柔恬静的王妃也有这等巾帼不让须眉的气势和心性。
这一巴掌也彻底打醒了朱高煦,他终于冷静了下来,反思着自己刚才的行为。
良久之后,朱高煦方才去了那狂怒不羁的势头,一步步踱到了韦素宁身旁。满心愧疚的开口说道:“爱妃所言极是,本王错了。本王也是被那功名迷了心窍,多亏了你那一巴掌,方才开解了本王的心事。”
韦素宁流泪道:“妾身多次劝过您,要磨炼心性,凡事要以阖府上下为重,须知您身上担着的,可不是您一人之身,而是这一百多口的身家性命。陛下这样做法,自有陛下的用意,也许磨炼殿下心性之举。可殿下却如此心浮气躁,言行失当,怎可当得陛下的重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