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趣阁 > 全民转职:我在万千世界编造身份 > 第185章 天真的宋濂

第185章 天真的宋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宋府。

宋濂接到圣旨之后,便快速更衣准备前往皇宫。

他乃是本次科考的主考官。

主考官宋濂在朝堂之上,门生众多,却并没有形成完整的势力架构。

宋濂在文学修养方面,确实算得上一时宗师。

但在拉帮结派、相互攻讦方面,完全就是弟中弟。

甚至最初的时候,他压根就不知道因为开榜的籍贯问题,学子们闹起来了。

目送宋濂走后,他几个学生相互眼神示意,便离开了宋府。

“李兄,老师颇受陛下重用啊!”

“老师乃是当今太子之师,谁人敢不敬?”

两个翰林学士便走在路上,欣赏这大明的风光。

大好江山,怎能落入那群悍匪匹夫之手?

他们儒家学子,才是这天下的基础!

士大夫与天子共天下,才是正确的执政道路!

这一次科举考试,便是走出第一步的契机!

两人志得意满的走在前方,丝毫没有注意到跟在他们身后的小师弟,露出一抹奇怪的笑容。

三人没有完全无法注意到的身后,还有第四个人,拿着一个平板电脑,用电子笔在写写画画。

皇宫内。

老朱愤怒的看着锦衣卫递上来的折子。

最初,起哄科考不公的折子,老朱并不相信。

主考官乃是大明著名文人宋濂,监考官乃是韩国公李善长、左丞胡惟庸。

诡异现世,大羿金乌现身,老朱依旧重用不少勋贵,对文臣也很看重。

没有丝毫大开杀戒的打算。

先前,老朱尚有黑龙敌手在陕地渭水,他并没有在这个时候放纵胡惟庸,也没有打算削弱相权。

老朱初步打算,等刘伯温巡察南北归来之后,便封为右丞。

将李善长封为中丞,将相权一分为三。

老朱太懂人性了,别看胡惟庸是李善长的门生弟子。

如果真的这样册封了,两人反目倒是不至于,互相对立是难免的。

相权面前没有父子!更别提师生了。

“不应该啊!”

老朱冷静下来,十分疑惑的看着本次科考的折子。

他还没有册封李善长为中丞,甚至还没有册封刘伯温为右丞。

胡惟庸为什么要对准李善长下黑手?

别看胡惟庸也在监考官上挂名了。

可左丞的事情很多,胡惟庸只是挂名而已。

挂名,只是为了展现朝廷对于科考的重视。

后来的殿试,老朱还是名义上的主考官呢。

这件事情,再怎么样也怪不到胡惟庸身上,最多一个失察之罪罢了。

老朱摩挲着手中的折子。

科考出现丑闻,明面上受损的乃是主考官宋濂、监考官李善长、胡惟庸以及一众监考人员。

暗地里,受损的乃是整个读书人的脸面,更精确一点,损害了儒家读书人的脸面。

科考的主要内容,还是从四书五经中出来的。

“陛下,申时已到。”

“嗯,安排去大殿吧。”

“是。”

皇宫大门外,刘伯温一脸呆滞、双目无神的走在入宫的路上。

就差在脸上贴个字条,我是傻子,莫挨老子。

颤颤巍巍的老头——宋濂,满目精光的从马车上走下来。

虽然他已经是一个六十多岁的老头,依旧非常精神。

能在晚年时分,眼看着科举考试完成,他感觉十分欣慰。

“刘巡查留步,听说你回京了。”

宋濂对着刘伯温拱手道。

“原来是宋公。”

刘伯温见到宋濂的一瞬间,眼神中便流露出几分怜悯。

这老头子的年纪也不小了,不知道会被陛下如何处罚。

搞不好,十八年后,他就重回十八岁了。

“宋公,不知道你打算如何应对此次恩科?”刘伯温在外巡查几年,说话也直接了许多。

宋濂脸上一愣,说话这么直接了?

不过说到恩科科考,那可是我的强项了。

他得意的捋了捋胡须,道:“此次科考还算顺利,如今只待陛下殿试,便可往四海,分发学子榜单。”

刘伯温顿时目瞪口呆,原本装聋作哑的姿态也维持不住了。

这位大爷还不知道外面发生了多少事情?

也对,宋公虽然自幼聪慧好学,可拒绝过元廷的征辟,一直在家求学著书。

文名颇盛,聪慧好学,并不代表政治手段高深。

哪怕洪武二年入士,也不过奉命主修《元史》,后来为太子讲经,为朝廷制定礼仪。

属于大明的文坛吉祥物。

刘伯温想到这里,心中的不忍便更加浓郁。

止不住提点宋濂几句:“宋公,定榜时,便没有察觉到些许不对劲?没有看出来什么毛病?”

宋濂疑惑的看着刘伯温:“毛病?”

转而有些许愠怒涌上脸庞:“莫非刘大人觉得本官徇私舞弊!?”

“唉,宋大人!宋大太子太师!定榜时,你便没有察觉到,榜单之上前三十六名,皆为南方人吗?而且绝大多数来自江浙一代?”

刘伯温语气莫名道:“我大明驱逐元廷,一统中原,立国九年之后,开一次恩科,北方学子居然无一人中举!北方学子能愿意吗?北方诸臣能满意吗?陛下....能满意吗?”

刘伯温的话语如同一道闪电,划过宋濂的脑海,顺便给他来了一招‘外焦里嫩’。

宋濂好悬跌倒在地!

“这....这不可能啊!绝对不可能!学子姓名、籍贯全用浆糊糊上了,阅卷的时候,老夫与李大人未曾阅卷,专门盯着其他阅卷考官。”

“我们是择优录取啊!”

刘伯温认真看了宋濂几眼,确定宋濂貌似真的在回忆考试是否出现舞弊的情况。

心中不禁摇了摇头。

这起大案的关键点,不在于到底如何徇私舞弊,而在于究竟是谁扰乱了恩科!

哪怕正常的徇私舞弊,何至于将所有北方学子全部否决?

北方哪怕没有全部被收复,但是北平府、齐鲁故地早在洪武三、四年便收服,陕地差不多也在那个时间点被收服。

齐鲁大地,孔孟之乡!

时隔九年的科考,他们真的会放过?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