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镜究竟是什么呢?如果用小说来打比方来说,就是等同于文笔吧。
最低标准的分镜,仅仅要求能够把故事用画面表述出来,不会让人误解就够了。而好的分镜,需要掌握的就太多了。
想要学好分镜,多看电影是没错的。因为漫画分镜本来也脱胎于电影分镜。
俯视镜头、仰视镜头、鱼眼镜头……等等。要想运用这些技巧,先得知道这些镜头各是什么,又有什么样的意义。
比如说,想要表示一个人物高大威猛,可用仰视镜头,想要表示一个人渺小,无助,就用俯视镜头。想要展现辽阔宏伟的景象,则可以用鸟瞰镜头。
不过电影的分镜要考虑摄影机的机位和调度问题,漫画和动画却可以天马行空。比如一个镜头,从车子的侧面进入车窗,穿过司机的前面,再从另一边的车窗出来,这在现实中是拍不出来的,而动画导演却可肆无忌惮地用这样的镜头。
漫画的分镜还有一个不同之处,就是漫画是有格子的。
分镜的格子有横格、竖格、斜格之分。其中横格给人安定,寂静感,竖格则给人突然插入感。而斜格,则是不稳定,不舒服的感觉,常用于动作场面中。
如何分配格子,使得阅读起来美观,也要联系实际来说。比如登载在杂志上的漫画,打开后是对页的。漫画家便会根据两页放在一起的效果,来设计分镜。而围脖上的漫画,就不会讲究这个了。
李耳所画的是刚才看到的长镜头。整个镜头的画面很多,以一秒二十四帧来计算,也过一百多张画了。
而将它画成分镜便需要作出取舍。
先是快!
剑气飞出是一格,紧接着便画面一转,剑气欺近魔王。
然后是慢!
魔王眼睛的特写,侧身。一格接近三分之二页的全景跳跃,和剑气擦肩而过。下面是三个并排的竖格,头的律动,脚尖和剑气错过,剑气划破裙角。
再是爆!第一格,背后视角的中远景,表示魔王落地。第二格静止,第三格劲风呼啸,将背景上的草木割得支离破碎!
一静一动,这便体现出了画面的节奏感!
李耳把笔一搁,内心有所明悟。所谓的动作分镜,主要还是三个阶段!
那就是动作起始!动作过程!动作结束!
只要画到了这三个画面,一个动作在读者脑海里就有了完整的映像。
比如刚才那个分镜,也可以完全简略为三格!
剑气出一格,人物闪躲一格,人物落地是一格。
其余的格子都是在这基础上增加的罢了!
李耳再接再厉,将整部动画都化成了漫画的分镜。虽然他的画技一般,不过他主要要练习的是分镜的能力,所以画得好不好倒无所谓。
这种再翻译的过程,让李耳领悟了一些东西。动画虽然是参考的漫画原作,但它毕竟不能照搬原作。而他将这部分镜头再转为漫画后,就和原作不一样了。
和原作比起来,他画的那些分镜有处理得更好的部分,也有处理得比漫画要差的部分。李耳通过将自己和作者北方的漫画原作对比,又得到了更多的领悟。
于是他突然想到,何不将小电视里的动画“翻译”成漫画呢?
说干就干。李耳打开了最近一部很火的,叫《一拳人》的新番,拉开进度条,直接画了起来。
这一次他打算把完成度弄高一点,所以用铅笔打了底稿。
……
剧烈的爆炸撕开了城市的平静,浓烟滚滚笼罩碧蓝的天空。惊慌失措的路人,突然出现的深坑。
头上长着犄角,酷似短笛大魔王的怪人在深坑里跳出,倾斜的斜格中,怪人滞空停留,三个光弹在他身体前瞬间成型。光弹呈弧形射向远方,激起一连串更加恐怖的爆炸。
他落了下来,一个失去父母踪影的小女孩在他面前哭泣。他缓步走去,一连串的横格将这个过程拉得缓慢而诡异。
怪人伸出手,像是要帮助小女孩,但下一格中,那只手突然变成狰狞的怪爪。
逆光打在怪人巨大的身躯上,和他巨大的爪子比起来,下面的小女孩是如此弱小而脆弱。啪擦,爪子无情地合拢。
“什么人?”
灰尘散去。一个穿着老式人披风的光头男放下小女孩,一脸呆萌地看着怪人。
“我是,兴趣使然的英雄。”
……
一口气画完了整部漫画,李耳揉了揉酸痛的手腕。一看表,已经十二点了,他居然不知不觉画了将近八小时的时间?
一起身,才现手臂酸麻得像不是自己的。他连忙又坐了下来,用已经僵硬的指戳了戳手臂。结果麻得他直咧嘴。
握水性笔的指头那里都凹陷下去了,半天都弹不起来。看来他今天真的是太拼了。
看着办公桌上的成品,上面铅笔的底稿还没有擦去,线也是毫无粗细变化,有时候在边缘部分还有许多多余的杂线。
画技也算不上多好。在看惯了职业漫画家画的稿件的李耳眼里,简直就是差到地底了。
可这是他自己画的。
就像第一次下厨的作品一样,虽然没有别人做的好吃,但依然十分特别。
手臂的酸痛缓解了一些的时候,李耳拿起了稿件,一页一页翻过去。
草稿的时候就一遍一遍地校正过了,阅读起来的流畅感是没有问题的。绘制也是尽量做到了他能做到的最好程度,虽然还是比不上专业人士,但李耳已经很满足了。
一边看,他也一边跟哔站里,漫画部分的原作分镜做比较。原作的第一话比较开门见山,上来就是一个大全景的爆炸。而他是参照动画里的开头绘制的,所以感觉更像电影一些。
有些相似的分镜,比如怪人出场的时候,选用了人物溢出的手法。也就是将人物放在格子上面。这可以凸显角色,一般用于重要角色的出场,和比较重要的瞬间。
比如有些篮球漫画,在人物投篮得分的时候,就会用人物溢出,将投篮动作放在格子上。
接着怪物手变形的两个同等大小的横格,这里也撞了。
紧接着是这部小短篇的最**,也是爆点部分,崎玉的名台词——“我,是兴趣使然的英雄。”
李耳在这里用了全景,从上至下的俯视镜头,侧上方斜45度的光影照射下,会使得人物显得严肃而正面。而脸部则是画的逗比表情,这样反而造成了反差。
名台词的画框则放在和披风相对应的斜上角,手的上方。这样的设计也更方便观众在翻页时第一时间注意到这句台词。
对比完以后,李耳对自己的初次分镜觉得很满意。虽然很多地方和原作不同,但只能说是两种处理方法。就好像做菜做咸口和甜口一样,没有什么对错,只有个人口味的问题。
不过,只有他一个人看的话,可能有点偏颇了。他一个人的想法,可不能代表大众。也许还有什么问题他没有现呢?
要不要找高巧老师看看?不不不,还是不要麻烦老师了,老师现在又要绘制新卡,又要绘制后面的原稿,每天睡眠时间都不足五个小时。李耳不想给他增加工作量。
而公司的同事,就更不要了。他们要真给你评价吧,李耳也不知道该听不该听。毕竟在同一个公司里上班,感觉大家的地位都是平等的。遇到你不服气的评论,无论是昧着良心接受他的建议,还是跟人吵起来,好像都不好。
干脆别让其他的编辑们知道自己画漫画这件事算了。
那还有哪里可以让他收到漫画爱好者的评论呢?
他不可能拿去投稿。先不说投给其他杂志社算不算叛变,就说他这画技,估计也过不了初审那关。
实体这边是不可能了,那网站呢?
华夏有一家叫做“成为漫画家吧”的网站,最近几年才建成的。开始只有一些漫画初学者,或者同人画师在上面连载自己的漫画。因为上面的漫画都是免费阅读的缘故,慢慢的,也积累了一定的人气。
其中点击最高的一部漫画“鬼打眼”,居然有两千多万点击。而且还出了实体书,还卖得不错。
不过在华夏,最为优秀的漫画家的第一选择还是各大漫画杂志。所以“成为漫画家吧”也一直没有大火起来过。
《周刊上京少年》的编辑们也知道这个网站,但百分之八十的人都不觉得这样的网站有什么威胁。
可李耳却不这么认为。
网站比起杂志的劣势,只在于内容而已。如果网站也拥有和杂志一样多的优秀漫画家的话,那么他们廉价的成本,还有同时能容纳更多人阅读的网上观看方式,无一不是他们的优势。
比起一本杂志对应一个读者来说,一个网站,却能在同时提供给数百万甚至数千万的读者观看。
传统的杂志还需要印刷成本,和行成本,等许许多多中间环节。而网站,却完全可以省略掉这些成本,直接点对点地输出自己的文化内容!
在李耳看来,未来的漫画阅读方式,搞不好就是这样的!
只不过,“成为漫画家吧”对自己的盈利方式的定位还不是很清晰。目前还是做着捧红作者→帮作者联系实体书商→从中抽成这样的路线。然后就是靠流量收取一些广告费了。
不过这不是李耳要操心的。“成为漫画家吧”虽然存在这么多的问题,但每日流量在漫画网站也是当之无愧的no.1。想要取得读者的建议的话,在这里表最好不过了。
他打开了“成为漫画家吧”的简介的网页,在一片纯白底色中在上方的白色方块选中了新注册账号。在笔名一栏,他犹豫了很久……
最后他突然想起小时候最爱吃的冰棒的名字,于是打上了这四个字:
盐水冰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