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趣阁 > 万历强明数沙人 > 第九十八章:士绅的嘴脸

第九十八章:士绅的嘴脸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眨眼已是除夕,皇宫之中挂满了大红灯笼,空气中弥漫着一股硝烟味道。

万历站在文华殿外面,看着天上燃放的烟花。

今年过年之前,万历让王恭厂将那些储存时间太久的火药弄出来制成爆竹、烟火,过年燃放。

放鞭炮虽说一直以来都是过年的习俗,可这个时代无法用与后世相比。火药一直都是管控物资,更是军用物资,成本高昂,寻常百姓根本放不起,每到年节,能放上一挂鞭就已经很不错了,更别说整日整年的燃放。

没有鞭炮的新年不叫新年,万历喜欢热闹,那就要多放一些炮。

对于木质结构的皇宫来说,烟火是它的天敌,所以万历没有选择在宫中燃放,而是选择了在宫外的广场上。

文华殿距离宫门很近,这里是最佳的观赏之地。

除了皇宫外面,万历还在外城选择了几个地方燃放,也让普通百姓观赏烟火。

两宫太后的座位早就摆在了文华殿之外,今夜有些冷风,可其乐融融的气氛,冲散了不少寒冷。

随着一发又一发的烟花上天,一朵又一朵绚烂的花朵,在天空之上绽放。

美轮美奂,美不胜收。

朱翊镠蹦着喊着,说着烟花的好看,两宫太后也各自指着烟花说着好看。

除夕之夜,万历取消了宵禁,今夜的京城,就应该彻夜欢腾。

张居正站在家门口,看着天空之上那接连不断的烟火,露出了笑容。

兵部左侍郎殷正茂站在旁边,说道:“元辅,今夜花销的火药可不少啊,这要是拿去打仗,可要消灭不少敌人。”

张居正贵为内阁首辅,从腊八开始,就陆续有朝中官员前来拜年行礼。

殷正茂也是前来拜年行礼之人,但他和张居正的关系比较亲近,于是选择了新年夜。

张居正笑道:“这火药,最好的地方就是变成烟花飞上天,而不是装在火铳里,带着铅子钻入敌人的胸膛中。

横渠四句有言,为万世开太平。最好的年月,最好的盛世,就是马放南山,兵刀入库,烟花上天。”

“元辅说笑了,哪有这种时候。”殷正茂说道。

张居正一脸何须,神色轻松:“不然,朝廷要我们干什么?”

“也是,不然,朝廷要我们干什么?!”殷正茂也跟着笑了起来。

“元辅!”

远处,一道遒劲的声音传来,黑暗之中,戚继光的身影浮现。

张居正皱了皱眉:“怎么还没走?!”

“本来都想走了,可想着,距离过年没有几天,就多待一会儿,明天就走。”戚继光带着十来个卫兵,推着七八个独轮车,来到了张居正的家门前。

张居正的脸色缓和了一些,道:“既然如此,明日回去也行。这些东西,就放在那吧,待会会有人过来接收。关于你的赏赐,年后就会敲定,到时候恐怕你还要回京一趟。你要的那些火药,陛下已经批准,不日就会运送过去。”

“好!”戚继光笑着回道。

今夜前来送礼的人不少,张居正是什么都不管,照价全收。

这让殷正茂有些担忧:“元辅,这么大张旗鼓的收揽,会不会有贪财好货的嫌疑?!”

张居正反问:“我若不收,难道不会有吗?更何况,最贪财好货的人,可不是我啊。”

“难道是……”殷正茂悄咪咪的看了一眼皇宫。

就在这时,乾清宫管事太监田义,带着一支规模不小的队伍,来到了张居正家门前。

前来送礼的那些人,在看到宫中的标志之后,一个个的连忙退开,生怕挡了人家的路。

张居正看到了田义,急忙迎了上去。殷正茂、戚继光以及其他前来祝贺的官员,也急匆匆的跑了过去。

这是万历的贴身太监,可不能马虎。

“元辅!”

田义看着过来的张居正,老远就朝着他行礼。

“田公公前来,可谓蓬荜生辉啊。”张居正朝着田义拱手行礼。

田义止住脚步,朝着张居正说道:“皇爷口谕,新年伊始,万事大吉,为表先生之功,特此赏赐。

龙纹银币千两,金瓜铜锤一对,玉如意一对……”

洋洋洒洒,琳琅满目。

这些赏赐之中,很多东西张居正都见过,也知道。唯独开头的这个龙纹银币,有些陌生。

等田义说完话后,张居正并未询问,而是朝着田义回礼。

田义却笑着说道:“元辅不必如此,杂家已经送到,就先告退了。”

于是招呼着随从,把赏赐放下,随后离开。

送走了田义,张居正回到赏赐前。在好奇心的趋势之下,他亲自打开了装有龙纹银币的箱子。

殷正茂此时也凑了过来,一脸疑惑的嘟囔着:“龙纹银币,没听说过,看看是个什么稀奇玩意。”

“哇!”

当箱子打开的那一刻,殷正茂发出一道惊讶:“这就是龙纹银币吗?”

箱子之中躺着几排叠放整齐的银币,每一枚都银光闪烁。

张居正从里面取出一枚,入手约莫一两重,此铜钱要大上不少,中间无洞。

正面是一条九爪龙纹,周围写着:“皇明龙纹银币。”

翻到背面,最中间是两个竖着排列的楷书大字:“一两”。

大字右边,从上到下写着“皇明外帑御制”的楷书小字,左边写着“万历元年十二月二十日”,文字周围,是一些祥云纹饰。

明朝的工匠技艺非常高,就连景泰蓝这种讲究技艺的东西都能造出来,别说造银币了。

整个银币精美异常,看上去更像是一个艺术品。

银子,本就是人们追捧之物,现在施以精美纹饰,更加让人喜欢。

张居正是越看越喜欢,拿在手里不停的把玩着。

一旁的殷正茂揶揄道:“元辅真好命,我等都不曾有这种赏赐。”

“哈哈哈哈,当我是小气之人?见者有份,见者有份!”

张居正哈哈大笑着,从箱子中摸出一把,往殷正茂怀里塞了一些,又往戚继光怀里塞了一些。

这下子,那些前来恭贺张居正的官员们一下子就忍不住了,纷纷围了上来。

张居正也是高兴,随手从箱子中抓出几把,就往前面扔去。

随便扔了几把,便连忙让下人把银币搬回去,一边还说着:“没了,没了,真的没了。”

殷正茂把银币揣在怀里,朝着张居正行礼,随后带着随从跑了。

“这东西用来发压岁钱,可要比铜钱好的多啊,发出去也有面子,而且还不多,一两重,算不上什么。”殷正茂嘟囔着。

戚继光捧着银币,给亲兵们发了一些。

这可让这些亲兵受宠若惊,这上面的是龙纹啊,还是皇家制造的,送回家去,能当传家宝啊。

一个个的把这银币小心翼翼的贴身保存,生怕弄丢了。

随着张居正的推波助澜,以及那些官员们的追捧,在未来的时间里,龙纹银币瞬间成了香饽饽。

那些富户,甚至还会重金兑换。不为别的,就为银币精美,以及有面子。

那可是皇家御制的银币,拿出去打赏或者发压岁钱,是相当有面。

可别小瞧了那些富户对面子的追捧,明中后期,浮夸之风盛行,虽说京城远不及江南那般争奇斗艳,可也差不了多少。

倒也不用太过担心民间私铸假币,无论是哪个时代,皇家使用的东西,永远都是最精美的东西。

龙纹银币也是一样,银子纯度高,又有特殊的防伪花纹,民间私铸想要达到这种程度,谈何容易。

万历倒是没有料到,自己的无心之举,会让这些官员如此追捧。不过,这也是好事。

所谓上行下效,上面喜欢,下面就会效仿。相信要不了多久,这龙纹银币就会传遍整个大明。

在这股争相追捧的风潮里,万历的杀招,会逐步显现。

……

大年初一,万历换上了崭新的常服,早早的就去拜见李太后和陈太后。

这大新年里,晚辈拜见,自然是要给些压岁钱。

往年总会给一些金叶子、金瓜子之类的,可是今年,李太后和陈太后,给的都是龙纹银币。

这龙纹银币大气,精美异常,当做压岁钱再合适不过。

龙纹银币,就这么转了一圈,又回到了万历手中。

钱的价值就是流通起来,一直窝在地窖或者仓库中,可不太好啊。

倒是有一个方法,能把钱调动起来,但现在不是时候。

今年新年对朝中的官员来说最为轻松,往年,就算是新年,他们也要上班工作,撑死只有两三天的假,而今年,万历大手一挥,从大年初一开始一直到上元佳节,每天都有半天假,上午放衙之后,不用再上班。

虽说没有完整的节假日,但连续十五天都有半天假,却是一个非常让人开心的事。

可刘一儒并没有多少开心,作为湖广巡抚的他,丝毫感受不到新年的快乐,郁闷就像是雪花一样,朝着他飞来。

长江冲出西陵峡口,从宜昌至嘉鱼一段称作荆江。

除了这一条从西南流来的荆江,还有一条从西北流来的汉江。

两条江犹如穿越千山万壑的两条巨龙,进入楚地之后,便一下子把围追堵截的大山甩在身后,扑向坦荡荡的千里沃野,在重重稻浪与叠叠荷花之间,作大气磅礴的逍遥游。

江陵城名字的由来,是因为“近州无高山,所有皆陵阜”,故名江陵”。

从楚国开始,江陵一直都是湖广的大城,盛唐之时,就已成了长江中游最大的政治经济中心,与长安、洛阳、开封、益州、南京、扬州、苏州、杭州、大同等并列为十大商业都会。

明代的嘉靖年间,规模虽然比盛唐时期要小一些,常住人口仍有十几万。

这里商业发达,天长日久,城中的殷实富户就多了起来。有了钱就教育子女读书,读书人一多,城中风气自然就会优雅起来。所以,在世人眼中是“琵琶多似饭钵,措大多过鲫鱼”的衣冠薮泽锦绣文华之地。

同样,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使得江陵这里的讲学风气非常盛行。士绅地主数量众多,土地兼并严重。

今天是上元佳节,是阖家团圆,喜气洋洋的日子,可对于刘一儒来说,却不是什么好日子。

他来湖广最主要的目的是推行新政以及摊丁入亩,所以就把官署放在了江陵。

前几天,没有什么事,本以为就这么过去,等过完年就开始推动新政和摊丁入亩,谁曾想,就在上元佳节上出了问题。

江陵县成了刘一儒的官署,这后院会客厅中,坐满了江陵的文人士子,大儒文士。

“优待士绅,这是我朝立国之初定下来的规矩,这乃是祖制。当年太祖高皇帝,之所以定立这个规矩,就是因为求学艰苦,同情读书人。《送东阳马生序》中就有如此记载。”刘一儒下首位置,一个叫做储善辉的大儒开口说道。

“先生所言极是,这是我朝定下的规矩!”刘一儒附和的说道。

“但大人在来之前,所说的那个摊丁入亩,又是怎么回事?!”储善辉问道。

在刘一儒来之前,朝廷的政令就已经到了江陵,说明了如今的政策,要实施摊丁入亩之策。

这些士绅们在听说之后,瞬间坐不住了。

摊丁入亩要是配合着新政来,那就是釜底抽薪,他们之所以敢闹,除了他们读书人的身份之外,就是百姓的支持。

百姓之所以支持,就是因为将土地挂靠到他们名下,能够减税。

如今,朝廷绕过他们,开始拉动百姓,直接对百姓进行减负,这就让他们在百姓面前的威望开始下跌。

从根子上,将百姓拉到了朝廷面前。

这样一来,百姓就不听他们的话了,那还怎么挟民威胁朝廷呢?!

“这个摊丁入亩啊,是这么回事......”

刘一儒详细的介绍着。

他当然知道这些士绅都知道摊丁入亩是什么意思,可他还是不厌其烦的详细解释。

“也就是说,这项政令是一项善法,所谓能者多劳,就是如此......”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