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趣阁 > 大明皇长孙 > 第70章 番薯

第70章 番薯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奉天殿。

詹徽和傅友文两人

早晨,朱逸打着把伞来到珍宝阁。

“妈的,这鬼天气,北方热得跟夏天似的,南方冷得跟入了冬一样。”朱逸吐槽道。

这几日朝廷往北方拨粮,大家基本上都知道了北方的情况。

不过大家也都习惯了,大明朝就是这样,各种极端天气,南北差异。

北方已经有好几个省份都发了旱灾了,朝廷拨粮都拨不过来。

和南方的情况恰恰相反。

虽然此时才八月,但朱逸总感觉已经进入了冬天,气温低得可怕,朱逸恨不得要把棉服给穿起来了。

不过这些事情暂时不是朱逸需要操心的。

进入珍宝阁以后,只见常升已经来到了这里,在他的身旁,还跟着金发碧眼的老外,背着一个小包。

“此人便是常升之前说的西域商人吧?”朱逸想道。

见朱逸到来,常升立马迎了上去。

“常将军,早上好啊!”朱逸打招呼道。

“哈哈,朱小郎君,这就是我之前和你说的那个西域商人。”常升笑道。

朱逸朝着那个西域人点了点头。

只见那名西域人用蹩脚的中文说道:“泥嚎吗?我的汉名叫做胡万三,你可以叫我老胡。”

“胡万三?这名起得有意思。”朱逸笑道。

随后,胡万三说道:“听常将军说,朱公子想要一些西域的宝贝,我给你带过来了,你可以看看。”

说着,胡万三将背后的小包取下,摆在朱逸的面前。

胡万三将背包打开,里面琳琅满目装着各种东西,全是一些在中原见不到的漂亮宝石,饰品。

这些东西对于这个时代的人来说可能有些稀奇,但对于从现代穿越过来的朱逸来说却算不得什么新奇。

就在朱逸打算算了的时候,忽然,一个灰不溜秋的块状物品吸引了朱逸的注意力。

朱逸眯了眯眼,将这东西给拿了起来。

胡万三一直在观察朱逸的表情,之前见朱逸好像对自己的东西并没有产生多大的兴趣时,他还以为这桩生意成不了了,但是现在朱逸脸上的表情却又忽然转变,胡万三有些好奇。

胡万三顺着朱逸的目光看过去,当看清朱逸手里的东西的时候,他眼珠子转了转,说道:“啊!这是我们西域的万年人参,价格很昂贵的。”

其实胡万三也不知道这玩意儿是个什么,但因为长得和人参有点类似,所以胡万三干脆就说是万年人参了,反正中原人好像都挺喜欢人参的。

听到胡万三的话,朱逸嘴角抽搐了两下,真服了你个老六,妈的,老子活了这么久,只听说过西域产美女的,没听说过西域产人参的,真是把我当成傻子坑啊。

不过朱逸还是有些怀疑这个东西,拿到一处水桶旁,朱逸把这东西表面的灰给洗净,当这个东西露出本来的面目后,朱逸瞳孔不禁一缩,居然是它!

朱逸心脏都忍不住剧烈地跳动了两下,差点就忍不住激动叫出了声。

不过还好朱逸心理素质强大,很快冷静了下来。

随后,朱逸转过身子,来到包裹前,随便挑挑拣拣了两下后,说道:“你的宝石和琉璃我要了,各自来个一百斤的货吧,多少钱?”

听到朱逸说要一百斤的琉璃和宝石,胡万三顿时双眼放光,这是个大客户啊!

随后,胡万三一脸激动地说道:“不不不,我不要钱,我要以物换物!”

一般来说,胡商和中原人之间的交易很多都是以物换物,中原人从胡商那里换来宝石,胡商从大明换回丝绸和瓷器。

这个时候的大明,丝绸与瓷器驰名世界,若是能够拿到国外去卖,便是一本万利的买卖,所以所有胡商来大明基本上都是为了得到丝绸和瓷器。

朱逸还以为这个胡商也是想要丝绸和瓷器,但问题是朱逸手里没有这些东西,只好说道:“我没有丝绸和瓷器啊,只能和你用现银结算。”

“不不不,你误会了,我不是要丝绸和瓷器,我要香水。”胡商说道。

听到胡万三的话,朱逸有些意外,笑道:“你为什么会想要香水?”

胡万三解释道:“这段时间,在京城里听到最多的话题就是香水,而且我看很多中原女子都在用香水,香水很受欢迎,更有人声称香水是水做的黄金,是身份的象征!”

听到胡万三的话,朱逸这才明白,香水如今的影响力居然已经这么大了,连老外都知道了。

不过朱逸最不缺的就是香水,用香水换也可以,于是便说道:“行,那就用香水换,具体细节你和马三宝去谈。”

说完,朱逸便没再理会胡万三了,与此同时,之前那个灰不溜秋的小块状物品也被朱逸顺手塞进了兜里,全然没和胡万三提这个东西的价格,胡万三也没多说什么,毕竟这个东西他也不知道是个什么玩意儿,就当是个赠品送给朱逸了。

等胡万三和常升走了以后,朱逸才终于露出激动的神色。

从兜里将之前那个东西掏出来,朱逸激动地说道:“居然是番薯!”

没错,之前那个灰不溜秋的东西就是个小番薯,朱逸是万万没想到,原产地在美洲的番薯,竟然兜兜转转到了胡万三的手里。

这番薯对朱逸来说虽然不是什么稀罕物,但对大明来说可是能够救命的东西。

朱逸记忆里,好像就是明万历年间,一个叫陈振龙的福建人将番薯带回了大明,番薯这种作物相比于传统作物而言,不仅是抗灾能力强,还拥有更大的产量。

当时正值福建遇到旱灾,传统的农作物在干旱中纷纷死去。陈振龙当即向福建巡抚金学曾提议面向全省种植番薯,到了第二年依靠着这些番薯,让福建人民度过了那场旱灾。

但可惜的是由于福建多山的地形难以将番薯快速地传播到全国其他地方,最终导致大明还是在饥荒和各种天灾中灭亡。

假如当时番薯能够更快的传播到其他省份,那么也许就不会爆发农民起义,明朝也许也不会那么快就灭亡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