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方面的典型代表就多了,咱们先聊聊那梁元帝萧绎——
梁元帝萧绎是一个爱好读书与喜好文学的君主,'四十六岁,自聚书来四十年,得书八万卷',自称'韬于文士,愧于武夫。'他也确实才华横溢,够得上这一评价。
其实他也真的挺可惜的,若是不做这皇帝,他也能称得上一位天纵之才了。他曾因生病,导致一只眼睛失明,身体上的缺陷并未摧垮他,反而让其更加渴慕成功。他作为皇子之时,不贪慕醉生梦死的贵族生活,而是十分勤奋辛苦地读书、著书,即便因一只眼瞎不能亲自捧书观阅也要令书僮读给他听。
在这种努力下,他的成就也是斐然的,他在五千年中国历史出现的数百个帝王之中,留下的著作堪称第一丰富,比号称“十全老人”的乾隆皇帝要博学多才的多。
而且,他还不偏科,在多个领域都精研颇深。论及绘画水平,漫漫五千年历史百来个帝王之中,无人可出其右。他所画的《职贡图》,记录了前来南梁朝贡的各国使节长相,上面有金发碧眼的波斯胡人,也有浑身只披一块白布的黑人,不但是艺术史上不可多得的一件珍品,更是研究中国古代朝贡史极为珍贵的一份资料。
除去作为文学家、诗人、学者、皇帝、画家、书法家的身份之外,他还是一名音乐家,中医国手,他对中医的研究放到现在至少可拿博士头衔;他的围棋水平至少是九段高手。他还懂兵法,写了一本兵书《玉韬》。更令人吃惊的是,萧绎还不辞辛苦花费大量时间研究养马,甚至写了部专著——《相马经》,里面的研究成果据说超出了相马专家伯乐的水准。他对一些为正直之士所不齿的旁门左道学问也十分感兴趣,甚至能够自己给自己算命,也能通过观察星相知道天下大势。他的才华以及学问简直无人能及无所不包。
但可惜的是,他当了皇帝,而皇帝所需的一切学问并非单纯靠读书就能得来,也因此,他硬生生将南梁带入了死胡同。
这梁元帝萧绎掌权以来,猜忌岳阳王萧詧(萧詧是萧绎的侄子,昭明太子萧统的儿子),萧詧也不是傻子,他知道自己的叔父要杀自个儿,不堪坐以待毙,于是找西魏借兵准备抗衡叔父,兵败最后投降西魏,南梁也因此失掉了襄阳。
类似的事情一再发生,梁元帝萧绎为了对付自己的弟弟武陵王萧纪,特地请求过西魏袭击萧纪,于是成都也给了西魏。综合所有过程来看,梁朝屡屡损失疆土,这并不是因为强敌所致,而是其自取灭亡,内战内行,梁元帝萧绎舍弃敌人不管,却不停地残害自己的兄弟骨肉,后人评论其为“才子皇帝,表里不一”,这也许是对他不太准确的一句总评吧。
萧绎其人,对华夏影响颇深的还有两件事儿:
一件就是江陵焚书。前面提到,他这一生爱读书,也爱藏书,辛辛苦苦聚了四十年书,收集起古代罕见的十四万卷图书。结果在自己登上皇位之后,一顿操作猛如虎,不停内讧,把南梁大片疆土送出,招来强敌入境。兵败之后,不说反省,反而命人将这十四万卷的图书焚烧个一干二净,说'读书万卷,犹有今日,故焚之',还称'文武之道,今夜尽矣!'这般人物,这般结局,岂不可悲!因此,这江陵焚书也被视为华夏的文化浩劫之一。”
群里众人看的那是一个目瞪口呆,说实在的,这些后面的朝代还好,毕竟还是听过一些这梁元帝的事迹的,那些前面的朝代真真是长见识了,这就跟肚子饿了怨怪天上没掉馅饼儿有何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