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生存能力独立生活能力是人生存与发展的基本能力,这种能力不是天生的,要从小加以培养。谢军是享誉世界的国际象棋大师,获得过多项世界冠军。她的成就令多少人羡慕,然而你知道吗?她之所以有今天,与父母给她独立生活,自己选择的机会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1982年,谢军12岁,小学快毕业时,是升入重点中学还是学棋,两条路任她选择。谢军和她的家人,似乎都处在十字路口上,需要决定前进的方向。谢军在小学6年中,7个学期被评为三好学生。学校当然要保送她上重点中学。这样品学兼优的孩子,走学习这条路无疑是前途一片光明。然而国际象棋的黑白格同样牵引着谢军和她的一家人,真是举棋不定。最后,还是妈妈做主,她叫来了女儿,用商量的语气说:“谢军,抬起头来,看着妈妈的眼睛。你很喜欢下棋是不是?”
这是母亲对女儿选择道路的提问,从某种意义上讲,也是对女儿将来命运的提问。家庭是民主的,对孩子采取了审慎的商量办法,充分尊重女儿的意见和选择。谢军目光坚毅、严肃地看着妈妈的眼睛,坚定地说出了7个字:“我还是喜欢学棋。”
母亲得到女儿的回音后,她尊重谢军的选择,同时又极其严肃地对女儿说:“好,记住,下棋这条路是你自己选择的。既然你做出了这个重要的选择,今后你就应该负起一个棋手应有的责任。”
一个12岁的女孩能懂得和理解这段话吗?也许思维发达和超前的谢军,听懂了妈妈的话,了解了父母的良苦用心。应该承认,和母亲的这段对话,谢军已受益一生。假如没有当初的这段话,或者是父母包办决定女儿的前程,女儿缺乏独立生活、自由选择的能力,那么也就不会有今天的谢军,中国也没有今天的国际象棋“女皇”。通过谢军的事例告诉人们,培养独立生存的能力就必须努力做好以下几点:(1)生活要自理。一个人要想生存得更好,应有计划地培养自己的生活自理能力,主动做些简单的家务劳动,并逐步提高对自己的要求。这有利于培养我们对劳动价值的认识,使我们懂得一切社会物质和精神文明都是劳动的结晶,也有利于培养我们良好的劳动习惯和自立意识,增强我们抵御轻视以致厌恶劳动、怕脏怕累、贪图享受等坏思想侵蚀的能力。自己管理自己的生活,将使我们获得更多的劳动和实践的机会。在不断的劳动中,一定会遇到矛盾和问题,经过自己动手、动脑,就会越来越心灵手巧。许多生活中的“为什么”都会促进我们对科学文化知识的学习和追求。(2)要懂得“别等别人来帮你”。不要心安理得地要求别人来为你做事,就像有的青少年凡事都要依赖父母和老师一样,下面一个古老的寓言能让我们及早明白,惟一可以确定会去做这工作的人其实是自己。一个马车夫驾驶一辆载着货物的马车在一条泥泞的小路上前进。突然之间,马车的轮子深深陷入泥泞里,他的马无法将马车拉起。于是,他站在那儿,无助地看着,并且时时大声呼叫大力士海克力斯,求他助一臂之力。后来,海克力斯出现了,对他说:“将你的肩膀放到轮子那儿,并且刺激你的马前进,然后,你才可以向海克力斯求助。如果你自己不肯做丝毫努力,你不能期盼海克力斯或其他人会来帮助你。”
在没有任何外来援助下自己拯救自己获得成功,是最有意义的,它能让人最真实地感受到自我的力量。全力以赴,最大限度地激发出自己身上的潜能,并能取得令人惊叹的成功。在美国华盛顿,一座10层楼房因煤气管道突然爆裂引起火灾。情急之下,住在6楼的一位年近80岁的老妇人把窗帘、床单等撕成条,连结成一条20多米长的带子,一头绑在窗户上,自己顺着带子滑了下来,当消防队赶到时,老人已经自救成功了。事后,人们都不敢相信一个年近八旬的老人怎么会从6楼自己靠一条布带滑下来,这是年轻力壮的人都很难办到的。于是有记者请老人再做一次“场景重现”,老人却说:“我是学心理学的,当时我可以做到,但现在做不到,如果必须要我去做,请你把楼房重新点燃。”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人应当树立一种敢于自救,不惧困难,在危难面前毫不畏惧的精神。很多人一生难以达到杰出的主要原因往往在于他们缺乏信心,过分依赖。(3)学会做家务。家务范围很广,包括:扫地、抹桌子、拖地、叠被子、整理房间、烧饭、买菜、洗衣服等等。怎样使我们学会这些家务,而且乐意去做呢?这要做到三点:首先,要端正做家务的认识。我们对做家务,有几种认识:一种认为做家务是父母的事,我们不必做家务;第二种认为我们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做家务会影响学习,所以做家务不是我们的事;第三种认为做家务婆婆妈妈,太平凡,没出息,要做就做大事,不做小事。这几种认识都是错误的。我们错就错在对做家务的重要意义认识不足。家务在家庭生活中十分重要,如果大家都不做家务,那么其后果不堪设想:没有人做饭,就没有饭吃;没有人洗衣服,就只能穿脏衣服;没有人扫地,没有人洗碗,则一片狼藉。做家务是对家庭的一种贡献,一种责任;一个从小就培养这种贡献精神和责任的人,将会对社会和国家作出什么贡献?不愿负责的人,将会对社会和国家作出什么贡献,尽到什么责任?做家务看起来是小事,实际上小事里包含着大事。连一点点小事都不肯去做,怎么可能去把大事做好呢?所以,那种认为做家务是小事而不肯去做的人,他们的看法也是错误的。总之,只有端正对做家务的认识,才有可能愿意去做,乐意去做。其次,早一点掌握一些做家务的方法,掌握一些生活小窍门,对我们今后的生活是大有好处的。(4)给自己锻炼的机会。包办代替,过度保护,等于剥夺了我们锻炼的机会。我们跌倒了,只要不是跌得很重,完全可以自己站起来,就要坚持自己站起来,这就等于锻炼了我们的自立,等于锻炼了我们的自信坚强。我们只有通过独立做事,才能体验到各种感情,这种感情是与别人代替我们或强迫我们做时大不一样的。一个儿童为了浇花,提了一小桶水,接着又提第二桶、第三桶、第四桶,他累得满头大汗,不必担心,对他来说,这是世界上任何别的喜悦都不能比拟的真正喜悦。在这种劳动中,人不仅可以了解世界,而且可以了解自己。语言能力有的人说:“说话,谁不会?上下嘴唇一张一合的事儿。”
没错。但这不表示一个人就会说话。真要到唇枪舌战、一语千金的程度,那还真不容易。跟人说话绝不是耍耍嘴皮子的小事儿,请看下面这个故事:为了求职,一位英国青年走进了当地一位大商人保罗·吉本斯的办公室。吉本斯打量着这位不速之客,只见他全身上下显出一副寒酸相。吉本斯一半出于好奇,一半出于同情,接见了他,不过开始他只打算听对方说几秒钟,但对方的话匣子一打开,几秒钟就变成了几分钟,随后几分钟又变成了一个多小时。谈话结束后,吉本斯将这位青年郑重地介绍给了费城的另一个大资本家罗兰·泰勒。而泰勒呢,不仅盛情款待了这位青年,还为他安排了一个很好的工作。这位外表看上去十分潦倒的青年,是靠一种什么魔力在短短的时间内影响了两位非常重要的人物呢?答案很简单:靠他说话的能力。是他说得非常标准而且极其漂亮的语言,打动了听他说话的人,使他们完全忘掉了他那双沾满泥土的皮鞋,他那件褴褛不堪的外衣,以及他那满是胡须的面孔。一句话,是他那美丽的言辞成了他进入高级商圈的护照。由上可见,一个人的说话水平,乃是他修养和学识的证明,乃是他自身价值的金字招牌,乃是人们评判他的可靠依据。前任哈佛大学校长伊勒特曾说:“在造成一个‘上流人’的教育中有一种训练是必不可少的,那就是优美而文雅的谈吐。”
确实,如果一个人谈吐优美而文雅,那么他人就能为你倾倒,乐于跟你亲近,你也就能随时广结人缘,到处受人欢迎。现在的社会,是一个越来越注重人际交往的社会,所以对于说话的艺术,我们也就更加不能小觑,而要让它成为一种真能打动人心的艺术。要做到这一步必须首先克服自己的羞怯感,当众发言就是培养自己语言能力的第一步。好的口才不是天生的,而是在不断的锻炼中培养出来的。拥有好口才的人往往是那些不放过任何机会,敢于面对众人不断锻炼自己的人。当萧伯纳被问及他是如何学会声势夺人地当众演讲时,他答道:“我抓住每一次面对众人锻炼的机会,而不害怕会出丑,就像我学习溜冰一样——我固执地一个劲儿地让自己出丑,至今我也习以为常。”
年轻时,萧伯纳是伦敦最胆怯的人之一,常常是犹豫地耗上20分钟或更多的时间,才壮起胆子去敲人家的房门。他自己也承认:“很少有人像我这样为如此胆小而痛苦,或极度地为它感到羞耻。”
后来,他无意中用了最好、最快、最有把握的方法来克服羞怯、胆小和恐惧。他决心把弱点变成自己最丰厚的资产。为此加入了一个辩论学会。只要在伦敦有公众讨论的聚会,他一定参加。萧伯纳全心全意地投入社会,并四处去演讲,结果,他把自己锻炼成20世纪上半叶最具信心、最出色的演讲家之一。当众发言首先需要胆量,要有勇气面对听众,不怕出差错。最重要的是要能明确表达自己的见解。说话要字正腔圆,声音响亮,速度适中,语调要有抑扬顿挫,富于节奏变换。当众发言还要注意仪表大方,表情自然。说话时要与听众保持情感和眼神交流和接触,不要死盯一处,而且要避免小动作和口头语。理财能力理财能力并不仅仅是指花钱的能力,更重要的还体现了一个人的生存和发展能力。大多数成功的商人很小就具备了优秀的理财能力,为日后的成功奠定了基础。从小练就理财能力,学会用钱和赚钱的方法,可以使你一生受益。培养自己良好的理财能力首先要树立正确的金钱观。有句俗语叫:金钱不是万能的,但没钱是万万不能的。生活中我们要珍惜金钱,有计划、有重点地利用它。计划用钱,是从小就要培养的好行为。我们可以依据自己的需要和家庭负担的能力,确定每月可以由我们支配的钱数(数目要恰当,不宜太多),同时和父母一起制定开支计划,和父母约定,我们要按计划开支,节约下来的钱也可归我们自己。这样,我们有自己支配的资金,满足了我们的经济需要,也满足了我们要求自立的心理需要。因为钱是“自己”的,数目是有限的,所以我们就能够自觉控制自己开支,并能有效地克服我们乱花钱的毛病。要牢固树立勤俭节约的作风。有一则关于苏轼“房梁挂钱”的故事: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轼21岁中进士,前后共做了40年的官,做官期间他总是注意节俭,常常精打细算过日子。公元1080年,苏轼被降职贬官来到黄州,由于薪俸减少了许多,他穷得过不了日子,后来在朋友的帮助下,弄到一块地,便自己耕种起来。为了不乱花一文钱,他还实行计划开支:先把所有的钱计算出来,然后平均分成12份,每月用一份;每份中又平均分成30小份,每天只用一小份。钱全部分好后,按份挂在房梁上,每天清晨取下一包,作为全天的生活开支。拿到一小份钱后,他还要仔细权衡,能不买的东西坚决不买,只准剩余,不准超支。积攒下来的钱,苏轼把它们存在一个竹筒里,以备意外之需。我们这一代诞生在物质充足的年代,富足的物质条件将我们节约的品质悄悄稀释,一些“理所当然”的浪费便随处可见。垃圾箱里有随手扔掉的馒头,餐厅里有一桌桌吃剩的佳肴,水龙头里的自来水哗哗流上几个小时却无人问津。人的私欲越来越大,不停地向无言的自然界索取原料,却又轻易将它抛弃。人类辛勤创造出来的东西,最后却被这样白白浪费掉。难道不可惜吗?不要认为我们的生活是富足的,不要认为我们可以随手扔掉我们不想要的东西,不要认为这个世界没有饥饿的阴影。现在全世界处于饥饿和营养不良的人口高达8亿!人们往往忽略了非洲那些由于饥饿而头大身枯、肋骨清晰可辨的孩子们。同时,也忽略了在世界阴暗角落里由于饥饿仍饱受折磨的人。《治家格言》中有名句:“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而现在的我们,竟在饱暖中淡忘了居安思危、戒奢以俭的名言。春游或新年给我们做过多的准备,过生日搞得十分隆重,这些看起来是小事,父母在经济上也完全负担得起,但这却会给我们的思想带来不良的影响,使我们觉得花钱是很随便的事,越阔气越光彩。而这些想法正是乱花钱的思想根源。所以不乱花钱,就要从这些具体小事着手,要树立以节俭为荣、以铺张浪费为耻的思想。同时,培养我们计划用钱的能力,养成计划用钱的良好习惯。有些青少年花钱大手大脚,可以听父母讲讲花钱大手大脚的坏处,体会一下自己的错误所在,从而改掉花钱大手大脚的坏毛病。要懂得“一分钱逼死英雄汉”的道理,金钱上的比阔是有害于我们身心健康的,树立我们的正确金钱价值观是当务之急。我们每一个人,对钱必定会有某种需要,这是正常的,花钱本身无可厚非,关键是怎样花。有这样一个传说:三个小伙子同时向一位姑娘求婚,姑娘开出条件:谁能用最少的钱装满一间仓房,不论任何东西,我就答应嫁给他。第一个青年想了好久,发现稻草最便宜,便买了许多稻草,装满一屋。姑娘没吭声。第二个青年运了许多泥土,装满一屋,只花了点搬运费,代价最低,以为胜券在握。仍遭姑娘拒绝。第三个青年把姑娘带到空空的仓房里,用火镰打着灯芯,霎时满屋生辉。终于赢得了姑娘的芳心。由此可见,怎么花钱也需要智慧,而且这种智慧往往折射出一个人的智慧。而今的中国人生活大为改善,更有一部分家庭进入富有阶层。有了钱,但要懂得节制,不能“有求必应”。中国有句俗话:富不过三代。意指第一代创业,第二代守业,第三代败家。从小在钱堆里长大的青少年,会过度重视物质享受,爱慕虚荣,缺乏刻苦奋发的毅力和精神,在现代社会无情的竞争与太多的诱惑面前,他们极易被淘汰。无论我们年龄多大,也无论家庭经济条件如何,我们在使用零花钱方面,一定要有所节制,把钱的数额控制在我们有能力支配的范围之内。一般来说,花钱的数额并没有一个定数,要根据我们的日常消费来预算。这些开支大多包括买零食、午餐费、车费、购买学习必需品的费用。另外,再准备一些额外的钱,也就是说,零花钱要比预算宽裕一些,这样才能为我们的存储创造可能性。另外,为了我们真正地获得幸福和快乐,不要过多地索求,而应有所节制,而且我们还要学会合理地购物。购衣,重在实用、舒适,而不应追求高档、名牌;在饮食方面,应重营养成分,而不应追求高级补品、营养品等。然而在各种不良风气的影响下,我们可能会产生一些非分要求。应告诫自己坚持己见,绝不退让;树立权威,严格要求;努力配合,互补互利。懂得金钱的价值,学会如何明智地理财,这是每个人必须做到的。所以我们要接触钱、了解钱,学会合理地使用钱,这有利于培养自己的经济意识和理财能力,以适应未来经济生活的需要。有关专家经过长时间的观察和研究,总结和列举出了现在存在于青少年身上,在理财方面最容易犯的20种错误。这些错误是:(1)现在享用,以后付钱。大多数青少年对钱的认识不够,没有隐患意识,眼前只有享受,认为以后会有父母把钱送到自己手上。(2)没把钱当回事。我们总以为家长有的是钱,每天都能有大数目的零花钱,所以买东西从不考虑价格。(3)买东西时,把身上的钱花个精光。(4)向广告看齐。许多初高中生的早餐,不是“好吃看得见”的方便面,就是“口服心服”的八宝粥,他们不论是吃的还是用的都向广告看齐。(5)向大人看齐。看见大人们经常泡桑拿,吃“麦当劳”,他们感到一种气派,不仅有羡慕之心,也学着去进行高消费。(6)向明星看齐。据一家美容店老板介绍,她曾遇到不少崇拜明星的中学生来美容修发,还常常甩出100元的纸币。(7)许多初高中学生在钱花掉之前,已经有过数次的购买欲望。(8)买了许多东西,但很少有令他们长期满意的。(9)滥用别人的钱。(10)只在花钱时他们才有一种满足感。(11)如果手中有几百元,他们就觉得富裕了。(12)储蓄对他们来讲并不重要。(13)花掉的要比储蓄的多。(14)只能节省一点购买小件商品的钱。(15)认为钱的能量并不很大,而且没有多少潜力可挖。(16)花钱从来不做计划。(17)不能正确地使用活期存款账户。(18)不恰当地使用信用卡。(19)从不了解钱的时效价值。(20)忽略通货膨胀。这些情况都不利于我们培养自己正确的理财能力。这里有一些训练方法可以帮助我们培养自己的理财能力,希望可以帮助你正确理财:(1)列一个一天所花钱和剩钱的表格,或举行个一天“用钱大会”,以帮助我们逐步确立理财观念;(2)准备一个精美的硬皮记账本,这对我们的日常理财生活很有帮助。(3)一般来说,在我们上学期间,就制定出一个详细的理财计划,具体到每一周每一天的每一件事,然后做好记录。一周结束后,把各项活动所花的金钱数量加在一起,去发现我们是怎样花掉自己手中金钱的。由此可以思考如下问题:●这一周你把大部分金钱都用在做什么上面了?哪方面用的金钱最少?●你宁愿在什么事情上多花些?什么事情上少花些?●你想去做的事为什么不去做?没有足够的金钱吗?●你对你花费金钱的方式是否满意?金钱是用劳动者的血汗换来的,虽然有的人不珍惜它,不好好认识和利用它,但我们不能那样。交往能力交往技能是我们在生存过程中必须具备的又一项基本技能。我们生存的空间充满了各色各样的人。而我们又不能独立生存,与他人的交流、合作成了我们生存的必经之路。而与他人的交流、合作是否顺利而愉快,决定了我们生活质量的好坏。因此,交往技能同样重要,同样必须学会。交往技能也需要我们从小培养,要从小学会善待你周围的人。当父母拍着我们的肩膀说:“自己在帮助别人时,其实就等于帮助了自己。”
我们会问:“明明是我去帮助别人,怎么是帮助自己呢?我受的好处在哪里呢?”
其实一个人在帮助别人时,无形之中就已经投资了感情,别人对于你的帮助会永记在心,只要一有机会,他们会主动报答的。这是一种对自身生存价值的无形投资,这种投资是会有更多的回报。而最大的回报就是你由此变得更加高尚。来看一个真实的关于善待他人的故事吧,也许会对我们有帮助。一天,一个贫穷的小男孩为了攒够学费正挨家挨户地推销商品。劳累了一整天的他此时感到十分饥饿,但摸遍全身,却只有一角钱。怎么办呢?他决定向下一户人家讨口饭吃。当一位美丽的女孩打开房门的时候,这个小男孩却有点不知所措了,他没有要饭,只乞求给他一口水喝。这位女孩看到他很饥饿的样子,就拿了一大杯牛奶给他。男孩慢慢地喝完牛奶,问道:“我应该付多少钱?”
女孩回答道:“一分钱也不用付。妈妈教导我们,施以爱心,不图回报。”
男孩说:“那么,就请接受我由衷的感谢吧!”
说完男孩离开了这户人家。此时,他不仅感到自己浑身是劲儿,而且还看到上帝正朝他点头微笑。其实,男孩本来是打算退学的,但他放弃了这个念头。数年之后,那位美丽的女孩得了一种罕见的重病,当地的医生对此束手无策。最后,她被转到大城市医治,由专家会诊治疗。当年的那个小男孩如今已是大名鼎鼎的霍华德·凯利医生了,他也参与了医治方案的制定。当看到病历上所写的病人的来历时,一个奇怪的念头霎时闪过他的脑际。他马上起身直奔病房。来到病房,凯利医生一眼就认出床上躺着的病人就是那位曾帮助过他的恩人。他回到自己的办公室,决心一定要竭尽所能来治好恩人的病,从那天起,他就特别地关照这个病人。经过艰辛努力,手术成功了。凯利医生要求把医药费通知单送到他那里,在通知单的旁边,他签了字。当医药费通知单送到这位特殊的病人手中时,她不敢看,因为她确信,治病的费用将会花去她的全部家当。最后,她还是鼓起勇气,翻开了医药费通知单,旁边的那行小字引起了她的注意,她不禁轻声读了出来:“医药费——满杯牛奶。霍华德·凯利医生”这是一个美丽的启迪,它告诉我们,要想乘凉,就得爱护树木;善待身边的人,你将获得最大的收益。而要善待身边的人就必须先从善待自己的父母开始。父母是我们最直接的教育者,我们应该经常和父母沟通,了解父母的辛苦,知道父母之爱的伟大,懂得父母为我们成长付出多么大的代价。这样,我们就会理解家长,尊重家长的关爱。如果有机会,也让我们试着照顾家长、长辈,懂得爱心是相互交流的,不应只是一味地索取。你应当知道,年长者的生活其实与年轻人的生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如果你留心的话,你一定能够观察到这一特征。你可能听说过雅各布关爱呵护自己的儿子和孙子的动人故事,他在履行着年长者关爱呵护年轻人的义务。像他这样对年轻人有种发自内心的爱的年长者,在我们的生活中数不胜数。那么反过来,年轻人对年长者难道不应该同样具有发自内心的爱吗?难道年轻人不应该处处为年长者着想,而只是冷淡地对待年长者,或者至多对年长者表示出冷冷的敬意吗?如果因为年老,做什么都力不从心,而受到家中年轻人的这种待遇的话,年轻人难道不应该为自己的冷酷无情而受到谴责吗?即便别人不去指责年轻人,年轻人自己难道不应为此而感到羞愧吗?年轻人总有一天也会变老,在自己年轻时代通过实际行动努力树立起敬老之风,那么等到有朝一日自己跨入老年人的行列时,自己毫无疑问地将成为受益者之一。这个道理,希望所有的年轻人能够领悟。在善待家人的基础上,我们便可以深刻体会到每个人在世界生存的不易,因而才能更好地与人合作。社会在变,思想观念在变,我们的生存方式也在变化。将来的社会一定会是一个充满着各种竞争的社会,但同时也是一个在合作中才能求生存的社会。假如一个人没能力提起一桶水,他就得和别人去抬,即与人合作。到郊外野餐是美国青少年十分喜欢的假日活动之一。周末,威尔逊和埃迪的父母要带他们去州里的国家公园爬山然后野餐。临行的前一天,一家4口人商量该如何进行准备:妈妈负责去超市买食品,爸爸准备烤肉的炉子,9岁的威尔逊提出负责所有餐具,11岁的埃迪负责准备调料。爸爸提醒他们是否列出一个单子,一则防止遗漏,再则若家里不够的物品,可及时去买。威尔逊很快就列出了单子,请爸爸过目,随后便开始准备;而埃迪却跑到外面找邻居的孩子玩儿。爸爸警告他带齐调料,否则野餐不会好吃。埃迪一边往外跑一边说:“放心吧,我会带好的,别担心。”
爸爸不大相信他会准备齐全,想自己来做。但转念一想应当给埃迪一个锻炼机会,于是便没有再督促埃迪。而埃迪也很开心地玩儿到很晚才回来,到厨房里忙了一会儿,搞出来一袋子瓶瓶罐罐,便上楼回房去睡了。第二天一早出发,爸爸并没有再检查埃迪的准备工作,一家人高高兴兴上路了。走了两个小时的山路,选好了野餐的地点,大家开始准备午餐。等肉烤熟后,每人倒了一杯饮料,整理好盘子,围着野炊点的木制桌椅坐下,开始往烤肉上倒调料。“埃迪,烤肉汁在哪里?”
埃迪伸手到袋子里去找,怎么也找不到。“我记得从冰箱内拿出来的,怎么会没有?”
“你有没有列在单子上?”
“我没有列单子,我记得我把所有的调料都拿出来了。”
埃迪又翻了一遍,大家都在那里等着。埃迪最终没有找到,不觉惭愧地低下了头。这样的经验教训是深刻的。埃迪知道由于自己的疏忽,不但影响了自己,也影响了别人,使这次活动大为逊色。这时爸爸并没有说一句责怪埃迪的话,但整个形势本身对他的教育已比任何话语更有效。我们需要去做的,就是要有意识地树立一种竞争与合作的意识,积极主动去参加一些团队活动。有意识地培养自己与别人合作的能力,即团队精神,那么,我们不妨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1)学会欣赏和接受别人。我们要树立这样一个思想,任何一个人都有他的长处,要学会真诚地欣赏。世上无完人,三人行必有我师,切不可因为别人有这个缺点或那个毛病,就嫌弃他、疏远他。要善于发现别人的长处,并真诚地加以肯定与赞美。(2)要强调合作的益处。我们应该知道,跟别人合作也是为了我们自己好。如果我们明白了这一点,就会产生很高的积极性。(3)创造机会,多参加有利于产生合作关系的活动。当一个人活动的目标和手段是参与者积极地相互依赖时,最可能产生合作关系。有专家曾做了一个实验,他把学习心理学概念课程的青少年分为5人—组,共10组,给每个组提出两个问题去解决。其中5个组是合作组,他们是作为一个组来评分的,这样一来,这个组的成员有着共同的目标;反之另外5个组是竞争组,他们每个人的分数是按个人的成绩分别评分的。结果表明,合作组成员表现出更大的相互依赖感、更密切的合作关系和协调一致。(4)了解一些合作的规则与技巧。在合作中既要尊重对方,服从大局,讲统一,又要有自己的立场。容忍和随和是有尺度的,也就是说在合作过程中,不能唯我独尊,只想着自己,要充分顾及他人的要求与需要,哪怕必要时做出一定的让步与牺牲;与此同时,迁就与让步是有限度的,不是放弃原则,在合作中要有自己的立场与个性,要知道取得同伴的信任与尊重是合作成功的前提。(5)激励他人提出不同的观点。这是保证合作成功的基本准则。虽然你可能确信你比其他的参加者更有知识,但重要的是,你要让他人充分地表达自己的观点,而不要随意打断或表现出不耐烦,做到这一点对于团体正常地发挥功能是很有必要的。也许在某些场合,其他成员不同意你的分析或结论,即使你确信你是正确的,当发生这种情况时,你需要做出必要的妥协和让步。除了提出你自己的观点外,你还应该激励其他成员也提出他们的观点。当他人提出自己的观点时,要做出积极的和建议性的反应。只有希望参与,才可能取得最后的胜利。即使失败了,也不要灰心,要敢于接受再一次的失败,再进行下一次参与。有这样的决心,还有什么事情不会成功?抗压能力要生存就会有压力,没有压力的人生是不存在的,也是不现实的。随着我们的渐渐长大,压力也会越来越大。如果你逃避压力,压力只会显得越来越大。只有勇敢地面对压力,砺炼自己的心性,人生才有可能出色和火旬烂。曾获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发的侯赛因青年科学家奖的陈章良总结自己成功的主要因素为:“幸运、能吃苦、能抓住机会。”
他说:“我在非常贫寒的家庭里长大,五六岁就跟父亲一起出海捕鱼。那时候就已经有了压力,但我从不怕吃苦。我觉得,做人就要像个做人的样子。我常对自己说的话是:只能成功,不能失败。要想出成果,什么苦都得吃。”
仔细了解那些有所作为的人,他们的沉重比潇洒多,汗水比荣誉多。这是一条普遍的规律。然而,这个基本道理很多人还不明白。中国古代大思想家孟子早就作过总结:“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
也就是说,以吃苦为代价才会换取“降大任”的报偿。反之,舒舒服服地享福,在溺爱中衣来伸手饭来张口,那么天降的将不是“大任”,却可能降点别的什么。日本有一位名叫大岛的父亲,就采取了“把爱藏起一半来”的做法。大岛先生有一辆漂亮的丰田轿车,每逢节假日常开车带上全家人外出郊游。可是,即使他15岁的儿子上学与他上班同路,他也不让孩子顺道搭车,而是坚持让儿子步行去上学。有一天,儿子的气管炎又犯了,咳得厉害,走路也很困难,他央求爸爸送他一程。大岛先生斩钉截铁地说:“不行!”
儿子只好背着大书包沿街吃力地往学校走去。当他艰难地走到十字路口,准备上过街天桥时,看见爸爸正站在桥底下深情地望着他。大岛先生等儿子来到近前,掏出手帕擦去儿子的泪痕,一手拉着儿子,一手为儿子提着书包一级一级地向上爬去。他眼里噙着泪水对儿子说:“孩子,不要怪爸爸,你现在是学生,不能坐车上学。将来你长大有出息了,一定能买辆比爸爸这辆更好的轿车。”
看看这位日本父亲爱孩子的方式,那些为我们雇请佣人陪伴上学的父母,那些大把大把地给我们“压岁钱”的父母,那些把普通文具盒扔进垃圾桶的父母,我们该怎样正确去看待呢?以后的压力你让孩子们如何去面对?华罗庚上初一时数学也曾考不及格,但他没有因此而灰心丧气,而是由此认识到自己的资质差些,就应该多用一点时间来学习。于是,别人只学一个小时,他就学两个小时;别人看一篇东西花三个小时,他就花三个半小时;买不起书读,他就借来抄录。总之,他是开足了马力,把所有的精力都用在了学习上。结果,皇天不负有心人,人称“罗呆子”的他,19岁时就在上海一份科学杂志上发表了数学论文。这就可见,华罗庚之所以能由丑小鸭变为白天鹅,并不仅仅是因为他有着美好的愿望,同时还因为他能根据自身的特性,做出了异乎寻常的艰苦努力,才能最终获得成功。这就诚如华罗庚所说的那样:“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
没有压力,没有辛劳,就难有美好而多彩的人生。过于优越的环境会使我们形成依赖、懦弱、退缩而自尊心又很强的畸形心理状态。这样会造成我们缺乏顽强的进取精神,经不起挫折。因此,我们应该在成长的过程中有意识地创设挫折情境,让我们因此获得适应能力。比如,不让父母包办一切,不让父母有求必应;让我们参加各种劳动;在生活中减少享受,刻意锻炼吃苦精神;在游戏中让我们体验到失败和不如意等。我们应该知道“天外有天,人上有人”的道理,经常把我们放在强手云集的大环境中(如参加各种竞赛等)去锻炼,这样既可克服骄傲心理,又可在早期体验挫折,增强心理免疫力。创设挫折情境要把握好挫折的质与量,既有利于提高我们的适应能力,同时又不能超过我们的心理承受限度。如果我们失败了,我们应该激励自己战胜压力、分析失败的原因,时刻准备下次再战,而不是采取极端的方式逃避失败的压力。新闻曾报道过这样一个故事:一位高中女生,复习了两年均未考上大学,于是在一个寂静的夜里坠楼身亡。父母给予的生命,就这样像张纸片轻轻地飘落。生命对于每一个人来说都是来之不易的,而且是惟一的一次,我们应该懂得珍惜。失败、挫折、失望往往会伴随我们一生,我们应该做的是考虑通过这些不幸,能学到些什么?犯错误是我们很好的学习机会,如果我们害怕受责备而不敢冒险,就会失去学习新技巧的热情与胆量,或产生反叛心理,反其道而行之,这都是不足取的。如果处理得好,我们可以从错误中汲取经验教训,不断在错误中积累经验与勇气。所以应当有意识地锻炼、培养我们自己接受生活中的失望及失败的勇气,而不是依赖别人、等待别人的怜悯,等待着父母来宽慰我们。我们不应当希望别人的惋惜和怜悯,我们应学会如何接受失望的现实,调节自己的情绪,如果我们能够平静地对待这一失望的现实,认真总结,会使我们能够更容易地接受失望、迎接希望。姐姐和弟弟一起去放风筝,这是他们用一早上的时间做成的,那是一只很大的雄鹰风筝,现在他们要让它飞上高空。弟弟在前面拽着风筝跑,姐姐在后面帮他举着风筝,他们跑了好长一段路,但风筝还是没有飞起来。姐弟俩互相埋怨着。这时候他们的妈妈过来对他们说:“没关系,再试一次,孩子们。”
姐姐再一次拿起了风筝,但弟弟这次跑得太快了,风筝在空中翻了几个跟头又落在了地上。“再试一次!你们已经花了那么多工夫做这个风筝,难道你们愿意就这样放弃吗?难道你们就不能承受这么小的一点挫折吗?”
妈妈问。这次他们格外小心,可是突如其来的风使得他们再一次失败了。姐弟俩再也不想放风筝了,他们说:“我们做的风筝根本就飞不起来,还是别在这里浪费力气了!”
“我想可能是这里的风向不对,我看你们再换个地方试一次,我想下一次你们肯定能成功!”
妈妈依然在激励他们。他们找到了一个开阔的草地,那里有好多放风筝的孩子。一切准备就绪后,风筝真的飞了起来,它飞得越来越高,转眼间就成了一个小黑点,他们几乎就要看不见它了。弟弟高兴极了,他喊道:“看呀,姐姐!我们的风筝飞得好高呀。”
姐姐也高兴地说:“这都要感谢我们的妈妈,如果不是她,我们早就放弃了,就不能体会到现在的这种快乐了。”
远处,妈妈正在看着他们笑。风筝在天空中飞翔,它越飞越高,姐弟俩的心也和风筝一样飞上了蓝天。要有勇气迎接失败,积极准备再战。不管任何时候,当你认为自己做的事是正确的,你一定要记住,再试一次,或许成功就在下一次。如果我们考试失利了,就应该和父母共同坐下来分析这次没考好的主要原因。分数的高低虽然不能绝对说明问题,但确实反映了这段知识学得扎实与不扎实的情况。虽然老师留的作业照常完成,却没有把学到的知识更进一步地消化。另外,学习的重点应当明确,学习不是单纯为了追求分数,而是应注意解题方法的全过程。许多知识都触类旁通,不能只是机械地去背,要学会思考,只有这样才能把各种知识联系起来,把学来的知识记牢。通过分析,使我们面对现实,认清自己学习的症结所在,从低落的情绪中走出来,在以后的考试中重振旗鼓。生活中到处都有压力存在,而我们要做的是提高自己的抗压能力。分析如何减少失败的可能,以积极的心态对待周围的一切。所以,当你面对压力时,不要忘了首先对它笑一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