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上认为,凡是睡眠或者是在昏迷当中不自觉地发生排尿的情况就是遗尿,包括两种情况,一是遗尿病,也就是俗称的尿床,它主要见于儿童;二是遗尿症,即不仅是将尿液排泄在床上,与此同时也是在非睡眠状态或者说清醒的时候将尿液排泄在衣物或者是其他不宜排放的地方,此症多见于老年人。其实,遗尿与脏腑功能发育不完善有密切的关系,比如膀胱发育延迟,功能薄弱,特别容易于脾、肾、肺虚弱而引起。首先,肾气虚弱引起遗尿。由于肾为人体生命的根源,又称先天之本。肾藏精,主行气化水,使膀胱固摄有权,开合有度,让小便能够定时、及时地排出;如果肾阳气虚,则命门火衰,阴气极盛,导致膀胱运行失化,因此也就有了“下焦竭则遗溺失禁;肾气虚心肾交火,心燥易怒;肾气虚则骨不健,骨不生髓则脑不健,生长缓慢或胖而不壮,智力低而笨拙”的说法。所以,凡是因为肾虚引起遗尿的儿童,通常伴有形体衰弱,神疲畏寒,小便滴沥不断,头晕腰酸,浑身乏力等症状。而中医处方的目的就是温肾固涩。此处方为巩堤丸。其药物组成有:熟地60克,菟丝子60克,补骨脂9克,韭菜子15克,附子9克,五味子9克,益智仁9克,白术60克,山药9克,桑螵蛸15克,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各1次,7天为1个疗程,连服3个疗程。如果气虚,还应该添加人参30~60克。因为附子、熟地、菟丝子、补骨脂、韭菜子能很好地温补肾阳,为肾脏提供源源不断的能源;白术、山药则能补气健脾;益智仁,味辛苦,性热,归脾、胃、肾三经,能温脾,暖肾,固气,涩精;对儿童小便余沥,夜多小便具有很好的作用。五味子归肺肾,上则滋化源,下则固肾。多种药物放在一起,对温补固摄具有非常明显的功效。其次,脾虚可以引起遗尿。脾为后天之本,是气血生华的源头,如果脾阳健旺,自可制水,使清升浊降。如果脾阳虚,胃会因为气血的缺少,造成胃蠕动减少,胃排空时间延长,胃不可自制水分,造成分泌值降低,唾液淀粉酶及胰淀粉酶减少,水谷运化会产生不良的状态,气血生化无源而不能涵养先天之本,膀胱会由于虚弱而失去对尿液的控制力,产生遗尿。对于脾虚型小儿遗尿症,中医多采用参苓白术散化裁,然后再配合对关元、中极、百会、足三里、三阴交的针灸治疗,这些情况一般都会治愈。再次,肺虚也可以引起遗尿。小腹时常感觉坠胀,尿意频数,每次因为强忍而自溢,但尿量不多;舌质淡,苔薄白,脉象虚弱。因为肺主气,是上水之源,具有宣通肃降的功能,如果肺气虚则失宣降,水液就会像开闸的洪水,下注膀胱,膀胱就会因为无法控制而自遗;如果肺火上炎,阴液就会受热升腾,升腾之水则没有办法下降,下焦缺水必然会导致干热,造成大便干燥、膀胱湿热、小便短少,而且进入睡眠状态也会时常出现遗尿。其实,本证病缘于肾,因此有温肺以化水的治疗方法。推荐甘草干姜汤,这是治疗肺虚引起遗尿的常见方剂。甘草12克(炙)、干姜6克,上二味,以水600毫升,煮取300毫升,去滓,分二次温服。坚持10天左右,遗尿症状将得到明显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