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郑,今天不用来接我了。”李明锴拉开车门的同时,对司机交代道。“对了,和我妈说一声,不用准备我的晚饭,我今天应该会在外面过夜。”
711研究所,全称为帝国船舶重工镐京精密仪器研究所。李明锴这次来的是711所设在春城的分部,因为711所的鱼雷试验场就设置离春城不远的优仙湖。
711所负责接洽的人员早早就在所内等着了,等李明锴到来,一阵寒暄之后,随即登上一辆军用吉普车,往城外驶去。两小时后,吉普车驶入了优仙湖岸边的一处高墙围绕的建筑中。
“嘎”的一声,吉普车在一栋红砖的两层小楼前停了下来。
“李明锴中尉,欢迎啊。”李明锴才下车,一群穿着白大褂的人就迎了上来。带头的是一个五十多岁,头发花白,学者模样的中年人,“我是这个项目的负责人程知礼。”
“程工,你好!”李明锴还了个军礼。虽然军中其实多数时候并没这么拘礼,不过第一次见面,必要的礼节仍然是不可或缺的。
接下来,程知礼给李明锴介绍了一下711所的众人,然后问道:“我们是不是先看一下样品,顺便介绍一下产品的情况?”
“都可以。”李明锴点点头,“客随主便,我按所里的安排来就好。”
李明锴被引进了了一间大会议室,会议室的前半已经被腾空了,摆着一条银色的鱼雷样品。
“中尉,这就是我们所最新研制的y14型‘旗鱼’航空鱼雷了!”程知礼介绍道。“不同于海航现在使用的y12型533mm‘虎鱼’c,y14不是从舰载鱼雷发展来的,而是专门设计的航空鱼雷,在目前大多数国家都还在使用450mm鱼雷的情况下,为了增加鱼雷的威力,我们直接采用了600mm的口径。全雷重量1100公斤,长度4.3米,装药为300公斤高能炸药,蒸汽涡轮驱动,航速33节,射程为5800米。”
“对不起,这些数据我能用本子记下吗?”对航空鱼雷方面李明锴并不太了解,他掏出一个本子准备和之前查好的资料做一个对比。
“哦,对不起,是我大意了,我们有产品手册。”程知礼吩咐旁边的助手把一个小册子递给了李明锴,上面是y14型鱼雷的介绍、历次试验的数据统计,以及同国内外主要海军强国现役航空鱼雷的参数对比。可以看出y14的性能是远远优于自己的竞争对手的。
“在提高鱼雷的威力的同时,我们根据海航新一代鱼雷攻击机的特点,专门对鱼雷的外形以及尾翼进行了优化,还加装了377所最新开发的横滚稳定器,所以新鱼雷的发射条件大为放宽。”程知礼自豪地介绍道。“目前经过测试,‘旗鱼’在从730米高度以760公里/小时的高速投射时,仍然能够保持很高的有效率,远远超过老式的‘虎鱼’c(后者的最大高度限制为30米,最大速度限制为200公里/小时)。”
“730米,760公里/小时?这个数据经过了反复试验确认过吗?”李明锴之前查过资料,他当然知道这个数字对航空鱼雷意味着什么。对舰载鱼雷攻击机来说,更高的投雷速度和高度,意味着他们攻击时需要承受的防空火力强度和时间将大大降低,但是同时对鱼雷的要求将大大增加。
与普通鱼雷不同,航空鱼雷是从高速飞行的飞机上发射的,通常要从数十米乃至上百米的空中投入海中,不仅要考虑鱼雷在水中的运行状态,还要兼顾在空中的飞行姿态,而且在入水的瞬间要承受猛烈的冲击力,受惯性和重力的双重影响,投射高度越高,入水速度越大,要承受水压和入水冲击也会更大,对于鱼雷的坚固的结构强度和更有效的姿态控制能力相应就会大大提升,这也是为什么“虎鱼”c有着严格的投射高度和速度限制的原因。
“当然,这是我们反复数百次试验后并不断改进后,最终确定的数据,实际上我们甚至做过2000米高空的投雷试验,5次投下后有4次鱼雷都能够正常启动。”程知礼骄傲地回答道。
“抱歉,我听到这么漂亮的数据后过于激动了。”李明锴为自己贸然的质疑解释了一下,根据他前世的知识,鱼雷的不靠谱是前世美国海军在二战初期战寥寥的原因之一,现在如果帝国海航有了这么一款先进的航空鱼雷,自然是如虎添翼了。
在听完了介绍后,就是实弹测试了。几人登上设在湖边的观察平台,而在湖中心,一艘驳船已经停泊在那里了。几分钟后,一阵发动机的嗡嗡声从空中传来,李明锴拿起望远镜循声望去,是四架海军标准涂装的st-2“苍鹭”式鱼雷攻击机,仔细辨认下,可以看到“苍鹭”的机腹下,以半埋方式悬挂着一枚银色的雪茄型物体,正是这次需要试验的y14型“旗鱼”航空鱼雷。
只见四架“苍鹭”在驳船的上空盘旋了几圈之后,其中率先离队,向驳船的侧舷飞去,不同于李明锴之前在“神农”号训练时见到低空低速投雷的方式,这架“苍鹭”以30度左右的角度向靶船俯冲,并在500米左右的高度投下了鱼雷。李明锴看了一眼水花的位置,入水点离靶船大约4公里。
十几秒后,在距离入水点的300多米的湖面上出现了一道白色的航迹,航迹朝着靶船的方向慢慢延伸,差不多4分钟后,靶船微微一震,冒出了一道红烟。而在靶船侧舷的水下,一团绿色的染料慢扩散开来。这是一发试验雷,并没有安装炸药,而是换成了颜料弹头。
后续的三架“苍鹭”也在不同高度不同距离依次以同样的方式投下了鱼雷,靶船周围的水面随着三次命中,变得了五颜六色。“都是矿物染料,不会污染水质。”程知礼看出了李明锴的疑惑,在一旁解释道。
“嗯,新鱼雷看起来很不错。”李明锴点点头。新鱼雷配合新的小角度俯冲高速投雷方式的确大大提高了鱼雷攻击机在攻击时的生存能力。
第二天,李明锴又观摩了y14鱼雷的水槽试验。鱼雷将在一个长500米的水槽内被启动,这也是这款鱼雷的最小射程,然后通过自航的方式加速到最大速度并最终命中水槽另一侧的靶板。这个试验主要是检测鱼雷的威力,所以试验鱼雷装载的是真正的战雷头。试验用的水槽其实是在湖边直接用堤坝围起来的一段湖面,为了保密需要,上面有大棚覆盖着。
“轰”的一声,战雷头爆炸的声音在大棚中回荡。一块250mm的装甲板被吊机慢慢从水下提升出水面,上面被撕开了一个3米左右的大口子。面对试验结果,试验现场的几人相视一笑,这个威力肯定是达到设计标准了,实际上,如果是在实战中,考虑到水压的因素,作战效果可能更好。
“单从今天的试验结果看,效果非常好。”李明锴满意地对程知礼说道,“不过依照惯例,我需要提取几片靶板的样品提交分析,作为对测试数据认定的依据。”
“没问题。我这就帮您安排。”程知礼点头道,随即安排了几个工作人员拿上工具陪同李明锴一起去提取靶板碎片。
“最后的定型试验将会安排在三天后,到时候帝国海军后勤司令部和装备部都会安排人员过来,到时候还得麻烦您再跑一趟。”程知礼对着吉普车上的李明锴说道。
“当然,没问题,这本来就是我工作。”李明锴微笑着和程知礼告别。
三天后,y14型“旗鱼”航空鱼雷顺利通过了定型试验,帝国海军航空兵拥有了自己的第一把利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