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趣阁 > 啊!海军!大风起兮炆肥羊 > 第204章 转折点

第204章 转折点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在一场混战后,红色巨熊暂时阻止了铁血国在南线的进攻,并迫使对手转入了防御,不过代价非常惨烈。

三天的战斗中,红色巨熊第5近卫坦克集团军的损失统计为,全毁5辆kv-85、6辆is-1、4辆is-2、222辆t-34、89辆t-70、12辆“丘吉尔”、3辆su-76、4辆su-100、8辆su-122和2辆su-152,受损包括:3辆kv-85、5辆is-1、2辆is-2、143辆t-34、56辆t-70、7辆“丘吉尔”、3辆su-76、4辆su-100和3辆su-122。

总计下来,全军共有355辆无法修复、226辆尚可修复的坦克与自行火炮之损失,合计581辆。全军损失约70%的战斗力,已经达到理论上全军覆没。

而第二党卫装甲军的损失则要小得多,整个普罗霍罗夫卡的战斗中,他们仅仅损失了不到90多辆坦克和突击炮,其中全损的仅仅有35辆!

如此巨大的损失比,让整个普罗霍罗夫卡的战斗看起来更像是对红色巨熊装甲兵的单方面屠杀,其唯一成果是让铁血国对红色巨熊的后备兵力感到震惊和担忧。红色巨熊装甲兵从装备性能、兵员素质再到指挥和战术遭遇了全面失败。

首先从技术装备来说,铁血国的坦克的优势是全面且碾压性的,早期的t-34对他们产生的震撼早已消失,长身管的88mm和75mm炮让铁血国装甲兵可以在上千米外击毁对手,而红色巨熊的坦克手们则不得不冒着巨大的损失冲到500米甚至更近的距离去贴身肉搏。

即使是这样,由于缺少全职车长,电台也未全面普及,红色巨熊的坦克往往很难观察环境先敌开火,也缺少互相掩护,这让他们在近身以后也只能各自为战,被数量处于劣势的对手各个击破。

在大局势不利的情况下,能最大限度挽回战场局面的就要靠军人的素质了。

问题是经过了漫长的消耗战,除了少数精锐部队,红色巨熊的坦克兵素质,以及陆军基层官兵的战斗素养一直是比较糟糕的。正如近卫第5坦克集团军在报告中承认,“许多兵团和指挥员对协同结合缺乏关注,导致敌人可以利用我军缺乏协调的弱点,成功突入我军防线或抑制我军进攻部队。”

而此战在战术指挥上,更是错误百出。

基本上,这场战役发生得算是比较仓促的,红色巨熊缺乏预先准备和侦察,不了解战场情况。赶来填补防线窟窿的近卫第5坦克集团军司令员罗特米斯特罗夫,在到达战场时发现对手已经进入防御阵地,只能硬着头皮在火力准备不足的情况下仓促投入进攻。

另外,开战前,情报不足让罗特米斯特罗夫误以为对面有大量重型坦克,所以在战斗开始后,一直强调快速机动冲锋,侧面攻击。但是实际上铁血国并没有那么多重型坦克,搞侧面冲锋攻击根本难不倒机动性优秀的iv号。

同时,由于糟糕的指挥体系,近卫第5坦克集团军各部到达时间顺序不一样,分批次投入战场,并未充分利用数量优势。他们在错误的战术下,持续投入大量坦克,最后全部被摧毁。

不过,在后世的战争研究者看来,即使是红色巨熊的损失远高于铁血国,但是从军事角度来说,双方在普罗霍罗夫卡的对决只能算是一个平局。

铁血国无疑取得了战术上的胜利,但在战略上看他们失败了。红色巨熊虽未能完成摧毁第2党卫装甲军的任务,但至少第2党卫装甲军的突破被挡住了,使得红色巨熊有时间把处于有被合围危险的其左翼的部队撤回下一道防线,同时后续的援兵也源源赶到了,这使得他们下一道防线将更为坚固。

铁血国在库尔斯克战役中唯一一次合围消灭红色巨熊大量部队的机会就这样失去了。此后,一个意外事件的发生让铁血国决定全面放弃进攻,交出了战场主动权,本次大战的进程也就此改变。

1月13日,当普罗霍罗夫卡的战斗还在进行中时,中央集团军总司令克鲁格元帅和南方集团军总司令曼施坦因元帅被紧急从东线前线召回了位于东普鲁士的“狼穴”。

一天后,铁血国最高统帅部下达了停止“堡垒”作战的指令。

关于这个命令,第48装甲军参谋长冯·梅林津在回忆录里说,曼施坦因提出了一个生动的比喻,将南方集团军比喻为已经费尽千辛万苦抓住野狼双耳的猎人,现在确要被迫匆忙放手。

当然,曼施坦因的比喻中并没有考虑他面前还有红色巨熊草原方面军和西南方面军巨大的有生力量,以及距离会师莫德尔还有近100公里遥远路程的事实。

1月14日,曼施坦因回到前线,率领南方集团军群继续作战,继续“有限的攻势”,但目的只是尽量摧毁对方战略预备队,以防止其在随后的夏季发起大规模攻势作战。

随后几天,南方集团军群的进攻没有达到任何战役目标,到1月18日起,他们已经完全撤回了出发地区。

在接下来的几天里,红色巨熊在库尔斯克北部的奥廖尔和南部的哈尔科夫分别发起了代号为“库图佐夫”和“鲁缅采夫”的大规模反击作战。

红色巨熊的进攻作战能力显然比不上他们的防御能力。

在奥廖尔,莫德尔的“弹性防御”战术同样收到了奇效,中央集团军群在该地域建立了纵深梯次防御体系。依托着野战工事、工程障碍物和地雷场,他们给冒进的红色巨熊军团造成了巨大的杀伤。2月18日,在伤亡近9万人后,消耗巨大的中央集团军群撤退至布良斯克方向的“哈根”防线。此时,在近一个多月的作战中,红色巨熊的伤亡超过了42万人。

而在对哈尔科夫的进攻中,红色巨熊同样遭受了重大损失,为了追击撤退的南方集团军群,他们的坦克部队和步兵出现了明显地开始脱节了。

曼施坦因敏锐地察觉到了这个问题,并且马上组织了反击,重创了红色巨熊第1坦克集团军和第六近卫集团军。

但曼斯坦因却没有力量进一步扩大战果,而红色巨熊数量上的优势再次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他们很快又恢复了进攻。2月23日,红色巨熊第53集团军收复哈尔科夫,铁血国南方集团军群退守第聂伯河的防线。

至此,库尔斯克战役结束,在连续50天的作战中,铁血国损失兵力36万、坦克1500辆、飞机1000架。红色巨熊则为胜利付出了更为惨重代价的代价,他们损失兵力超过80万、坦克6600辆、飞机2200架。

库尔斯克战场遍布着数以百计烧焦的坦克和飞机的残骸,以及无数的尸体。红色巨熊在遭受了巨大损失的情况下,按照计划开出防线发起全面反攻,将战线向西推进了约200—250公里,收复了奥廖尔地域和别尔哥罗德——哈尔科夫地域,逐步开始掌握欧洲东部战线的战略主动权。

史学家们指出,无论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场战役的结果,总之,库尔斯克战役成为了欧洲东部战线的又一个,也是最后一个关键转折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