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孩子们有一种天生的主动性,他们很小的时候就有独立干一些事情的欲望,可是生活中太多的父母却都放不开手,担心孩子做不好、会伤害自己,结果他们的“好心”压制了孩子的主动性,让孩子变得懒惰无能,处处依赖父母。父母们应该知道,孩子们从一降生到这个世界上,内心就充满了强烈的参与欲望,希望能加入这个社会中,同别人一样能够做许多事,这是孩子寻求自立的重要过程。这种欲望便是学习的动力,是一种可贵的探索精神。我们应不断地培养孩子们独立自主的能力。我们应当在他们一出生时就开始这样做,并持续到他们成人为止。生育一个孩子是十月怀胎的事,而培养一个孩子将会用一生的精力。我们相信自己的孩子会茁壮成长,我们应当用这种态度去解决和处理孩子成长时期的每一个问题。我们的孩子需要鼓励,需要我们尽全力帮助他们发展和保持这种勇气。有一天,妈妈发现2岁的鲁尼正试着把妈妈掉在地板上的长裙塞到整理箱里,于是她开心地把鲁尼抱了起来,并决定让鲁尼做自己的助手。“宝宝,地上有一张纸,帮妈妈捡起来放到垃圾桶里去。”
“宝宝,妈妈现在很忙,你自己学习把玩具整理好,好不好?”
鲁尼上完小学后,妈妈分配给鲁尼的任务就多了许多,也不再是简单的事情。“鲁尼,你是我们家的男子汉,去超市买两桶油吧!”
鲁尼中学毕业后,到纽约上大学去了,妈妈在电话里问他:“有什么不习惯的地方吗?妈妈可以帮你做什么呢?”
鲁尼在电话中回答:“除了想妈妈之外,没有什么不习惯的,我会照顾好自己!”
妈妈知道自己的孩子已经具备了很好的独立生活的能力,是一个有责任感的孩子,内心真是幸福无比。我们常常会听到父母说孩子独立能力太差。比如“我像你这么大的时候,早就……”言外之意,孩子不仅不如当年的父母,长到这么大还是一个什么都不会,处处需要父母照顾的孩子!事实上,在我们的生活中,确实有很多仍然需要父母照顾的孩子。有的孩子上了高中,甚至考入了大学,仍然缺乏应有的独立能力。同样的孩子,为什么有的孩子行为果敢,独立生活能力很强,而有的孩子则遇事犹豫不决呢?这与我们的教育有关。教育学家指出,在孩子两三岁的时候,随着孩子生理结构和功能的发展以及能力的增强,开始出现独立意识的萌芽,这时候孩子非常希望自己尝试和参与成人的活动,家长就应该引导孩子去做他们力所能及的事情,让他们在日常小事中体会到成功的喜悦,从而增强自己独立处理事情的自信心,这样以后在遇到更大的挑战的时候不至于不知所措。家长可以根据孩子的年龄,交给孩子一些易完成的任务,通过劳动使其懂得要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逐渐形成有责任心、有担当,并且在独立完成家长交给的任务的过程中,培养孩子的独立人格。有一位妈妈,在带3岁女儿乘车的时候,一定要把买票的钱交给女儿,让女儿帮她买票。这位妈妈的做法相当不错,买票只是很简单的事,却能提高孩子做事的信心,增强孩子的独立性。当然,培养孩子的独立生活能力不是一件简单的事,这既需要父母的慈爱之心,也缺少不了严格的训练。对孩子的培养要从小做起。当然一开始不能对孩子要求太高,可以从最基础的开始,这是为孩子制定成长目标的重要一步。为了实现这一目标,要长打算、短安排。孩子被送到幼儿园,半托或全托,刚开始可能会哭闹不休,倍感委屈,无论怎样,父母都要忍下来,目的就是让孩子接受锻炼。其次,父母要加强在日常生活中的指导训练。一两岁的孩子,就可以让他自己吃饭,自己收拾玩具、图书;到三四岁时,就要教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如穿衣、系鞋带等。孩子上学后,父母要教给孩子如何科学合理地安排时间,教孩子怎样上闹钟,怎样准备早点,以及科学的学习方法等。另外,要创造机会,让孩子在实践中培养能力,从事一些为家庭和班集体服务的劳动。能力的培养是一个反反复复的训练过程,是一个需要不断强化的过程,要多鼓励孩子,决不要因为出了点问题而中断训练。家长应积极支持孩子自己动手做事的愿望,不要怕孩子干得慢、效果差,也不要因为怕麻烦而剥夺孩子自己动手的机会,为了达到培养孩子独立生活能力的目的,应该让孩子经受一定的挫折体验。总之,孩子的独立能力关键在于后天的培养和训练。希望孩子在自主活动中一帆风顺是不可能的,父母应当“狠”下心来,让孩子学会照顾自己,只有富于自立精神的孩子才能成长为靠自己双手创造幸福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