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趣阁 > 大明:我为皇太孙 > 第一百五十五章 万世之名!

第一百五十五章 万世之名!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随着老朱发问,暖阁内的环境变得安静下来。

当了这么多年官,赵勉知道这个问题不好回答。

支持要承担这件事的后果,不支持虽然没有生命危险,但在壮年之时告老还乡便是必然。

说到底皇帝问这话的意思还是为了自己的孙子。

天有不测风云,虽然现在形势一片大好,但谁也不知道将来的事情会怎样,所以提前帮孙子预定了一个合适的替罪羔羊,便能够做到进退有据。

而他赵勉作为从头到尾都参与其中的户部尚书则是最好的人选。

“陛下!言说此话之人其心可诛啊!我大明皇家商会虽是内务府专司,但收容的不是灾民便是为大明流血的功臣之后,如此感天动地的善政岂能是与民争利?”

“所谓与民争利乃是与天下的万民过不去,地方官员为牟取私利趴在百姓的身上敲骨吸髓,这才是与民争利,然商人何时变为了民?此等言论当真是本末倒置,说是居心叵测丝毫不为过也。”

赵勉的回答让老朱非常满意,并且对这件事的本质也进行了深入的了解。

赚钱的同时还能兼顾军情民情,如果这样的事情都是与民争利的话,那站在朝堂的上的人有一个算一个都是在与民争利。

‘赃官果真是一肚子坏水,流脓的那种。’这是老朱此时最真实的想法。

事实上说这话的御史已经在刑部大牢里待着了,本来老朱是打算留着看朱允熥是什么想法,现在也没必要了,执掌户部的赵勉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就是朱允熥政策的延续。

而赵勉之所以回答的这么坚定,也是因为他看到了户部的改变。

从目前已经在做的事情来判断,无论哪一项政策都是于国有益,他没有理由不支持到底。

他很清楚变法或支持变法的人最后的结局都好不到哪去,但他也想试试做千古名臣的感觉。

以前是皇帝独揽大权,大家都是在规定的范围内做事,他们只是个执行者而已。

然而现在不同了,谁都知道大明储君要做和想做的事情有很多,因此一直都是在掌控大方向,连朝政都有四分之一的事情被直接打回了六部,放权之意由此可见。

他甚至怀疑指不定哪天,大明的事情除重要的军政要务之外,其余的都会交给六部。

让臣子们有事做,有动力,同样也不再麻木,他觉得在这方面,大明的皇太孙比洪武皇帝更适合当皇帝。

储君才刚离朝一天,他就明显感觉到大家又变回了原来的样子,沉默且没有动力,做任何事都瞻前顾后,犹如惊弓之鸟,生怕有一点疏漏而被及罪。

然而在连军机处的运转都受到影响的情况下,警务部和户部却是不受任何外力干涉。

大方向既定,该如何做大家一起拿个章程出来,然后需要做的便只是紧盯着事情的变化来进行查漏补缺,这是真正的政令通达。

谁说改制没有好处?谁说大明皇太孙喜武厌文?他赵勉第一个就不答应。

“陛下!臣有言恐会伤及同僚,不知当不当说。”

见老朱保持沉默,赵勉准备给那些反对的人上一记眼药。

虽然他不像齐泰那样搞小圈子,但他头上太孙党烙印早已固定,除非急流勇退,否则想站在朝堂上就必须坚定不移地跟在皇太孙的身后。

“想说什么就说,说什么咱都恕你无罪!”

“陛下!恕臣无状!大明的御史和一些不通情理的官员只知太孙殿下花钱如流水,却不知殿下在花钱的同时赚得更多,海军建制不是一日之事,同样推行新的国政也不是一日之事!这些人全然不知事情的过程与结果,又如何敢断言此举于国有害?”

“殿下初登储位便有意在革新大明军政,实乃大明之福啊!臣身为户部尚书对殿下之所为更是钦佩之至!”

“大明缺银,殿下甘冒大不韪对币种进行改制。大明边疆不稳,殿下便改制五军都督府,成立中央军,收军权于一身。大明有倭患,殿下更是从内务府划拨钱粮组建海军。”

“殿下所思所想,所行所为,无不是为了大明的江山永固!朝中有些人只顾眼前利益,而忘了大明的根本。殊不知殿下当下重武,是为了有朝一日能集全国之力来兴盛大明,外患不绝,天下何安?”

“倭人退却只是暂时的,不需几年便会卷土重来,届时若无海军,国朝将又将如何对敌?殿下此举不过是想解决最根本问题,而后一劳永逸,将海患彻底杜绝!”

“臣虽不是军机处大臣,却也明白殿下注重军器,革新武备之心意,而今只因一个匠籍问题,只因又多花费一项钱粮便再遭抵制,长此以往,我大明边疆何时才能稳固?”

赵勉双膝跪地,慷慨陈词,整个人说不出的激动。

在这之前,他没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放心大胆地抒发自己的个人观点。

得益于户部的人与朱允熥相处的时间最久,所以赵勉才能管中窥豹,也更清楚朱允熥恢复中原盛世的决心。

他已经无比坚信万邦来朝的盛世会在不久的将来出现,而能够做到这一点的只有皇太孙。

面对赵勉一连串的认可,老朱促不及防的同时更兼心花怒放,只不过面上没有丝毫表露,甚至全程都在皱眉。

皇帝是孤独的,除了朱允熥之外,他不会与任何人交心,尤其是手底下的官员。

在老朱的潜意识里,哪怕当官的做得再好,那也是他们应该做的,要是做不好,那该杀的杀,该赶走的直接赶走。

涨工资这种事在老朱这里从来就没想过,给口饱饭吃那就是皇恩浩荡了,想当年他自己都吃不上饭,还指望他让当官的过上好日子?

“嗯!你说的很有道理,这件事咱会考虑的,户部该怎么做就怎么做,不需要顾虑太多。”

没有得到最有用的信息,赵勉心中不免有些失落。

这次进言他可以说是把搞事的文官都给得罪了,虽然他并不悔,甚至问心无愧,但皇帝却没有杀人立威,强势平息事态的意思,这与他想象中的相差太远。

他不认为这是皇帝心中的杀意变淡了,最大的原因应该还是在为储君考虑。

不知道为什么,赵勉此时的脑海中突然涌现出一种老朱在监国,而朱允熥在当皇帝的错觉。

不是他想多了,而是他知道老朱绝不会允许朝堂出现另外的声音,要做的事情更不会容许任何人阻止,这是路人皆知的事情。

赵勉走后,会心的笑容立马浮现在老朱苍老的面容之上。

能够帮爱孙善后的人找到了,而且还是心甘情愿的,这让他对爱孙招揽人的手段另眼相看了。

不是什么人都愿意牺牲自己的利益为国付出的,赵勉不惜得罪朝中大多数文人,不在乎文臣将来地位和立场也要推动大明军事,这一点是真的难能可贵。

人生在世,不是为名便是为利,武人坐大必然会让文臣没有存在感,很明显赵勉争的不是一世之名,而是万世之名。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