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趣阁 > 我,朱元璋:地府再创大明 > 第36章 愧疚

第36章 愧疚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地府各家,都在筹备军务。

尤其是宋明两国。

大宋,命令岳飞,出兵太原。势必要夺回太原,再以太原为跳板和大本营,夺取燕云十六州。

而大明,朱元璋下令,他的三个儿子朱樉、朱棡、朱棣三王,进行大练兵。整备军务,筹集粮草,随时备战。

而人世间,发生了一件事,引起了地府之中很多皇帝和将相的关注。

尤其是朱元璋还有朱棣。

那个被朱元璋十分看好的大明皇帝,明宣宗,朱瞻基驾崩了。而朱棣的心里,却十分不是滋味儿。这才几年,他的儿子和他的孙子,就相继驾崩。

朱棣并不盼着在地府上,全家的团聚。他更希望,他的孙子朱瞻基,可以为人世间的大明朝做出一番伟业来。

尤其是在他的儿子,朱高炽驾崩来到地府之后。朱棣对朱瞻基,更是充满了期许。

而这种期许,也随着明宣宗朱瞻基的驾崩,而消失了。

早已经看透生死的朱元璋,并没有像朱棣那样,多愁善感起来。他更关心那个新皇帝,一个九岁的孩子。他有些担心,这个九岁的孩子,能不能挑起重担。到目前为止,九岁的朱祁镇是大明建国以来,即位时年纪最小的。

地府中,其他皇帝和将相,跟朱元璋的想法差不多。

朱祁镇的对手,是蒙古老辣的猎手,绰罗斯·马哈木。这也是朱棣的老对手了,两人打了一辈子。现在,朱棣死了,马哈木也累了。他把草原,交给了他的孙子,也先。

“爷爷。”

看到朱棣的朱瞻基,似乎并不感到意外。十年前,他的爷爷在马背上驾崩。十年的时间里,他,朱瞻基,南征北战,还派郑和最后一次下西洋。八壹中文網

他觉得,他创立了不亚于永乐的盛世。

“臭小子,想爷爷了没?”朱棣大笑着,拍打朱瞻基结实的后背。这个孙子,曾经被自己寄予厚望。如今看来,似乎也没让他太过失望。

除了,废皇后那件事。

想到这儿,朱棣就气不打一处来,一脚踹上了朱瞻基的屁股。

朱瞻基跳了起来,捂着屁股。“爷爷,你干啥。”

“我干啥,你还问我要干啥。说,你小子,废了爷爷亲自给你挑的皇后。你这是在打你爷爷我的脸啊。”朱棣拍了拍自己的嘴巴,似乎有些恼怒。

朱瞻基嘿嘿一笑,“爷爷,孙儿先前就和您说了。孙儿不喜欢那个胡姑娘,是您非要替孙儿做主。”

朱棣也是笑了笑。他只是和朱瞻基开开玩笑,并不是真的要在这个问题上纠缠太久。

“爷爷,老祖(朱元璋)凶吗?孙儿可从来没见过老祖,他会不会责骂孙儿。”

这才是朱瞻基担心的地方,来到地府之后,他发现,这里可以随时看到人世间的事务。这就让朱瞻基不由得紧张起来。

朱棣摇摇头,笑着说道,“他凶,也是对爷爷凶。对你,他可是凶不起来。实在不行,你就去找你祖母,她指定护着你。”而后,朱棣突然发出一声感慨,“孙子啊,爷爷到了都没找到建文。现在也都还没找到。”

朱瞻基沉默,没有说话。他知道,建文是朱棣心里的一个疙瘩。寻找建文,也是朱棣一直想要完成的事。

“爷爷,老祖他怪您了吗。如果,老祖没有怪民,您又何必要如此自责呢。”

朱元璋和马皇后舍不得管,其他人不敢管。

上课时,朱允熥还一直捣乱,搞得教书先生,也是无比的头痛。

“殿下,吴王确实年幼。但这个年纪,也正是培养吴王性情的时候,只需稍加管教便可。”这个时候,确实该给朱允熥立规矩了。否则,他得一直顶着那个吴王顽劣,又怎么能撑起这个大明朝。

“孤在想,后日刘三吾进京,父皇已经下旨,让他教吴王读书。你为吴王府属官,他平日里,倒也依赖你。你可代孤,严加管教。”

“若不是储君,倒也罢了。既然是大明储君,便不可如此顽劣了。”

这下陈则武明白了,他笑了笑,“殿下放心。既然皇上已经决意封吴王为大明皇太孙,日

会以储君的标准,来教育吴王。”

“吴王殿下承皇上和殿下血脉,聪慧无比,定然不差。”

无论如何,陈则武都是想要淌进这水里的。这水的深浅虽然不知道,不过对岸的风景确实诱人。

“呵呵,你看看这个。”

又是奏折,现在陈则武看到奏折就有些头痛。在南书房的这段时间,他每天接触最多的就是从全国各地送过来的奏折。

这份奏折似乎和以往的有些不同,以往的奏折,都很普通。这一份,却系着一根红线。这是一份密折,从毛镶或者王越,甚至说是其他陈则武不知道的特务头子那儿送来的密折。

打开一看,陈则武愣住了,这不是特务头子的密折,而是盖着工部和礼部两枚大章的密折。

的。

“臣愚钝,殿下如此大恩,只有肝脑涂地,唯有以此为报。”陈则武并没有表现出太多,他确实有些惊讶,不过也在他的预料之中。

朝中那么多大臣,虽然说随便挑。但朱标也不会真的去选朱元璋的肱股之臣。矮个子里拔高的,可不就是自己了嘛。

“你觉得,凤阳、西安、北平,三地。若是你,你会迁都去哪?”朱标再问。

“北平。”

陈则武不假思索,直接回答。这不用思考,历史证明,北平是没问题的。

最坚固的堡垒,往往是从内部被攻破的。

大明真正是亡在了李自成的手上,完全和皇太极关系不大。说破天,顶多是皇太极助攻太多。

无论是蒙古还是女真,即便偶尔几次,打到北京城下,也是无功而返。他们打不下北京,最主要的原因是战线和支持的问题。

他们的补给线拉的太长,太耗费人力物力。因此,他们根本耗不起。仅仅很短的时间,他们就得撤回去。

而百姓支持,就不用说了。没有人,愿意被异族所统治,元朝森严的等级制度,让汉人吃尽了苦头。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