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亳州城外,有一条河,叫做栾水。栾水,它的目的地是不远的淮河。在经过亳州时,栾水呈现一个几字状,绕过亳州,直奔淮河。
亳州城,正好处于几字的中心当口位置。而于禁和张辽的大营,就驻扎在几字形的上面那一横。
常遇春有一个习惯,那就是打仗前,去观察战场周围的地形地势,以及对手大营的位置,营口的方向,包括空中的风向。
他来到亳州城南的一座小山前,这座小山,就是一个小土堆,并不高。
站在最高处,也只能看到曹军大营的冰山一角。常遇春并不着急,他将目光锁定在了绕城而过的栾水。这条河,宽而急,水也深。
有些人,尽管没有接受过正统的军事学习。但,这种人就好像有着天生的军事天赋。常遇春,他就是这样的人。
一个思路,在他的脑子里出现。
“文远(张辽表字文远)啊,你慌什么。坐呀,喝了这杯酒。”曹军大营里,于禁嗤笑的看着不停走来走去的张辽。
张辽无奈的看了一眼已经有些醉意的于禁。他实在搞不懂,为什么这样的人,会得到曹操的认可。而且,一而再再而三的给他机会。
这个于禁,怕是曹操的救命恩人吧,就算是亲爹,也不带这么照顾的吧。
“哎呀,文则(于禁表字文则),你别喝了。大战在即,你又是主将,怎么能喝的如此酩酊大醉。万一明军来袭,可如何是好。我听说,明军的常遇春,是个将才,咱们万万不可轻敌。”
于禁轻蔑的笑了笑,“我比那个常遇春,多打了一千多年的仗。黄口小儿,他凭什么敢叫嚣于我。”
他不慌,是因为他早就已经做好了准备。
于禁兵分七路,没有栾水的一面,分一路大军,他亲自带兵,用来牵制明军的援军。没有栾水的那三面,各分两路大军,奇袭亳州城。
在他看来,这个战术,万无一失。
另一边,铁铉和常遇春商议。命令士兵,做了一大批的小口木桶,几个木桶在连在一起,上面绑上木排,倒扣在水面上,作为木筏。
这种木筏,浮力大,又平稳,十分适合栾水这种湍急的河流。
铁铉亲自带兵,来到栾水上游河口,截住水流,准备等待曹军的渡河,却没想到,等到了一个惊喜。
常遇春则率大军,直接迎战张辽。他下令,所有将士,背靠栾水。所有人都对常遇春的将令感到不可思议,这不就是自断后路嘛。
而此时,张辽率军赶来,两军相遇,顿时搅在了一起。
常遇春、蓝玉带着明军主力部队退到湍急的宽水边,和守城的的一万多蔡云率领的明军会合起来,重新同曹操军展开激战。
前面是倾巢追赶过来的敌兵,背后是水深流急的绵蔓水,在这紧要关头,明军要么是向前拼死杀敌,要么是后退淹死水中。只见明军将士们人人奋勇,个个争先,无不以一当十,拼死战斗。张辽带领的曹操军依仗人多势众,往来冲杀了很多次,却仍然攻不破明军阵地。
常遇春、蓝玉指挥的明军,就这样把数万曹操军牢牢地拖住在栾水边上。
而于禁率领的那支队伍,偷偷摸摸的来到了亳州城的南边,准备布下口袋,一举拿下亳州。可是,他做梦也不会想到。“几”字形,他正好进入了铁铉布置好的口袋中。
看到于禁的队伍,铁铉暗暗吃了一惊。他没想到,会有这样惊喜的收获。他立刻下令,全军将士,冲出去。
原本以为自己的计策十分完美,明军和亳州的守军都已经去迎战张辽了。于禁没想到,在这里还会有明军。他立刻反应过来,准备迎战。
他反应过来,曹操军的将士们却还在懵逼之中。面对着铺天盖地的杀喊声,顿时军心大乱。
曹操军被明军打得人仰马翻,将士无心恋战,纷纷抱头鼠窜,向北溃逃。人马急于逃命,纷乱地践踏着倒毙的尸体、丢弃的辎重、兵器遍地皆是,鲜血肉糜浸进泥土,一片触目惊心的末世景象。溃军拼命南逃,明军则紧追不舍,将士们挥舞着长枪利剑聒噪着席卷过来。
看到于禁率领的曹操军,向北逃跑。铁铉微微一笑,这一次,于禁真的进了口袋了。
一条水流湍急的大河横在了于禁眼前,这就是栾水。它挡住了溃逃的曹操军军的去路,见明军在后不依不饶地追杀,败军士卒们顾不得那么多了,他们纷纷跃入激流中,像一群被水流冲击打着转的蚂蚁,拥挤挣扎着向对岸浮去。
见到时机成熟,铁铉立刻下令,放水!
顿时,积蓄已久的水,全都奔涌而来。瞬间铺满了整个“几”字形。
明军呐喊着追了上来,在栾水河边横冲直撞,无数曹操军将士成了刀下之鬼,或深深陷入泥淖中无力脱身。一时间,栾水河上浮尸如麻,河水变得殷红,河中发出一片凄厉的惨叫声,无数曹操军将士葬身在惊涛骇浪中。
侥幸抢渡过河的曹操军将士继续向北溃逃,明军则穷追不舍。
在栾水的另一边,于禁又一次看到了正在栾水河边等着他的的蓝玉。在岸上的曹操人数太多,跳入水中的士兵还在向船上攀爬或拼命向对岸游去。
明军的一只只渡筏在激流中打旋。火光、刀光、血光、水光,混杂着喊杀声、惨叫声、呼救声、哭号声汇成一片。
栾水一战,曹操军被斩杀、溺毙者共计十万余人。
张辽仓促北逃。作为副将,一直到现在,他都不知道于禁的计划。他只知道,于禁让他率军直接去打亳州。而于禁自己却没了踪影。
于禁再一次被俘虏,正如一千多年前,他做了关羽的俘虏。那一次,也是水淹七军;这一次,又是水淹七军。
他所带来的十二万大军,所剩无几。其中一多半,都是活活溺死在栾水河里。
栾水,因此都断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