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够了!住手!”
就在僵持的当口,玛格丽特终于尖叫的叫停了眼前尴尬的一幕。玛格丽特愤怒的看着自己身边的一个特工,看其他特工听他命令的样子,应该是领头的,这家伙的样貌让凯看着有点眼熟,仔细想了想,才发觉他有点像自己上辈子看过的一部电影的男主角,名字忘记了,反正就是讲的一个罗马将军莫名其妙变成奴隶然后又成为角斗士的电影,因为当时是在电影频道上看的,也没看全,内容也差不多忘光光了。反正就记得男主角一脸的苦大仇深。 “班宁!我说过,我是见朋友!”
凯利有点好奇的看着眼前的美国第一夫人,她从来不知道自己的男朋友还认识这样的人。在她印象中,凯好像从来都对政客没什么好感,也从来没有去投票的习惯。 当然即便是好奇,凯利手底下的动作也没有挺下来,她晃动枪口,让那些在枪口下的特工把枪扔过来。 特勤局的那些特工自然不肯,可凯利才不管这个,直接给枪上膛,意思很明显,不丢下枪,就挨枪子。几个特工脸都气红了,他们居然被几个应召女郎(至少在他们看来凯利她们的确像是应召女郎,毕竟一群女人……还那么打扮……真的很容易让人想歪)。 他们当然不想就这么屈服,太丢人了。 可惜,那几个女人一个比一个狠,从她们的眼神中,几名特工看的出来,她们真的会开枪。 无奈之下,他们只能丢下枪走到一旁。 班宁看到手下的举动,肺都气炸了。特么的,这要是真的匪徒,那总统夫人的安全不彻底完蛋了? “班宁!!!”
玛格丽特看到班宁依然不为所动,立刻提高了声调。 班宁看了看在一旁冷笑的凯,又看了看脸色越来越难看的总统夫人,不得不解释道:“总统夫人,我这么做是为了您的安全着想,毕竟眼下芝加哥并不安全。这座房子也没有进行过安全检查……所以……” “我说了,凯是我的朋友!只要有他在,这个世界上就没有比这里更安全的地方了!”
凯原本还有点小生气,觉得玛格丽特给自己找麻烦,没看到家里在凯内衣趴体吗?作为这座房子里唯一的一个男人,这是多么难得的福利时间,可现在全被搅和了。 可被玛格丽特这么一捧,凯顿时舒服多了。 面对班宁的不服气,凯只是挑了挑眉毛,挑衅的看了他一眼之后,一挥手指着门口说道:“滚蛋!”
班宁被这态度给气的够呛,刚刚想说什么,玛格丽特立刻高声叫道:“班宁!”
没辙,领导都站在别人那边,说什么也白搭。于是只能让几个丢人现眼的手下跟着他出去,等他们刚刚走出门口,就听到身后碰的一声,门被关上了。 …… “这几个白痴到底怎么回事?”
凯问玛格丽特。 没想到刚刚还很意气风发的玛格丽特,现在却一脸憔悴的捂住了脸。 “怎么了?”
凯好奇的问道。 “是因为本杰明……”玛格丽特有气无力的说道。 其他人也一脸八卦,哪怕是凯瑟琳这种不问世事多年的人,也知道现在的美国总统叫本杰明。作为世界第一强国的总统,这个位置本身就代表着无比巨大的影响力。 而且看玛格丽特这表情,这语气,典型的是有瓜可吃,而且还是美国总统的瓜,那就更要吃了! 接着玛格丽特就像是找到发泄口一样,一股脑的把自己心中的苦闷宣泄而出。其实大体上就是夫妻之间那点事,只是因为是总统家事,所以显得尤为特别。 简单来说,玛格丽特感觉自己越来越失去自我。她不喜欢眼下的生活。 玛格丽特不是那种典型的家庭主妇,她有着自己的想法,不想在家相夫教子。玛格丽特在和本杰明结婚之前,是一名记者,而且还是那种比较出名的记者,她有两个梦想。 一是做战地记者。二就是做为一名自然摄影师环游世界。 但自从和本杰明相爱之后,玛格丽特就停止了自己的事业,专心相夫教子。可随着时间的流逝,玛格丽特对这样的生活渐渐开始厌倦,她觉得这不是自己想要的生活。 随着本杰明在政坛上平步青云,玛格丽特就感觉自己越来越压抑,她被禁锢在了‘本杰明妻子’这个身份上。 也是因为这样,和本杰明的婚姻出现了危机。 有时候玛格丽特都在怀疑,本杰明到底是不是真的爱自己,或许,他只是单纯的需要她来扮演‘好妻子’这个角色而已。 毕竟作为一名政治明星,他需要这个一个角色。 很多人说美国是超级强国,发达先进,可实际上,美国一直以来都是一个保守国家。他们非常在意自己的传统,比如像总统,在美国历史上,还没有一位总统在任内离过婚。甚至到现在也只有一位美国总统离过婚,里根总统和他的原配在1948年离婚,四年后另娶后来的第一夫人南希。 美国人选总统,总是愿意相信那些家庭美满,有孩子有老婆的候选人。 这也是为什么玛格丽特会怀疑本杰明到底是不是因为爱她,才维持这份婚姻。 本杰明想要得到更多的支持,他在家庭关系上,必须给人一种正面形象。 哪怕当时本杰明在大选前夕,还和她进行旅游想要挽回婚姻,也被玛格丽特怀疑是不是他为了大选的手段。 但倒霉的是,他们居然遇到了海怪。 但同样幸运的是,玛格丽特确认本杰明的心意,不管是当危险来临时对她和孩子的保护,还是一直的不离不弃,都足以说明本杰明对她的感情。 这也使他们直接的婚姻得以挽救。 但他们之间的本质问题依然没有得到解决,那就是玛格丽特始终无法接受她的角色,她有自己的事业心,也从没想过当一个男人的附庸。 更糟糕的是在本杰明成为总统之后,玛格丽特越来越发现,自己开始失去自我,她变成了一个每天带着公式化笑容,做着一些自己根本不感兴趣,也根本不想做的事,对外还要装作自己很开心的样子。 这快把她逼疯了。 这一次芝加哥之行,原本应该是等些天,她和本杰明一起来芝加哥的。可她实在忍受不住了,于是自己抛下了整个总统团队先一步到了芝加哥。 至于为什么来找凯……原因其实没什么复杂的,就是因为凯不仅是她的救命恩人,还和她没那么熟。 对于凯的救命之恩,玛格丽特一直非常感恩,所以得知凯在芝加哥,而且还要负责他们一家人的安全的时候,她就打定主意要好好见见凯,表达下自己的感激。 而和她没那么熟,也是因为基本上她认识的每一个人,都明里暗里的劝说她,要她安心于现在的角色,这对她,对本杰明,对家庭都好。 这些人说的没错,也是真心为他们好,可那不是玛格丽特要听的。 她来找凯,就是想要找一个不会劝说自己的朋友发泄一下,至于说,从凯那里得到什么建议,她从未想过,说白了就是工具人。 而班宁是总统的贴身保镖,和本杰明很谈的来,他这一次跟着玛格丽特来芝加哥,就是受了本杰明的拜托。 至于那么粗暴的对凯,完全是自做主张,希望给凯一个下马威。 他可不想让总统夫人发生什么绯闻。 结果别人压根不吃他那套。 一群女人听着第一夫人说着婚姻故事都入了迷,反倒是凯却觉得很无聊。 对凯来说,美国总统或许很有影响力,但美国总统的老婆……那谁会去关心?不信你去大街上问问,***的老婆叫什么名字,保准不少人都不知道(我就不知道,我骄傲了吗?)。 “既然过不下去,那就和他离婚呗!”
这是凯给玛格丽特的建议。嗯,凯是认真的。 凯虽然不算小心眼,但想想当初为了救本杰明,山羊为此牺牲,结果时候本杰明只关心和军方的交易,对山羊的牺牲却闭口不言。这令凯很恼火。本杰明这个政客可以为了政治利益,而忘记当时罗斯想要连他一起灭口的事,凯可忘不了自己战友被罗斯害死的仇! 所以一直以来,对于本杰明,凯都非常冷淡。哪怕本杰明几次以总统的身份和他接触,他都没怎么鸟。 要是能看到这家伙因为自己老婆要和他离婚而焦头烂额,凯也觉得没什么不好。 …… 总统夫人驾临芝加哥这种事怎么可能瞒得住,毕竟总统家人在美国的影响力也很大,特别是第一夫人就更是了。 总之在玛格丽特来到芝加哥前一个小时,芝加哥方面该知道的,都已经知道了。 现在唯一的问题是,该怎么接待。 首先,他们压根不知道总统夫人突然提前到芝加哥究竟是为了什么。毕竟按照之前白宫方面的通知,总统和其夫人既儿子,应该在六天后来到芝加哥,并进行一系列的活动,之后会出现博览会开幕,之后再回华盛顿。 这些流程都已经定好了,不可能随随便便就改,毕竟总统行程需要市政府大量的调度和配合,那可不是随随便便一句话就改的。 其次,总统夫人在来芝加哥之前和之后,都没有和芝加哥政府方面进行任何沟通。 这令芝加哥方面非常的恼火,因为这种行为代表着严重的政治不成熟,虽然看起来这是总统夫人的一次个人行为,但问题是她所代表的身份就注定了,她的每一次行为,会牵扯到很多很多人。 说句不好听的,要是玛格丽特突然被一个人给弄死了,那到底算谁的? 到时候不管芝加哥怎么做,都会背上骂名。 总统夫人在芝加哥都不安全,那谁还是安全的? 总之芝加哥政府非常恼火,所以很快就向白宫发出了抗议。 本杰明总统没辙,只能给芝加哥发了一通电函,说明了总统夫人的来意,大意是总统夫人是为总统打前站。当然这只是官面上的说法,大家好看一点,内里,白宫其实已经和芝加哥达成一系列的政治交易。 没办法,任性是要付出代价的。 像电视上那些什么皇帝微服私访这种事,在现实中是不可能发生的。任何一名成熟的政治生物,都不可能做这种事。 至于总统夫人跑去见一个小警察这种事,也放不上台面。芝加哥方面也没兴趣在这个上面做文章,毕竟伊利诺伊州一直是驴党(民主党)票仓,现任芝加哥市长也是民主党人,在利益上过的去的情况下,他不会给总统找不自在。 当然为了不影响凯的正常生活,玛格丽特也没有住在凯家里,而是住酒店。 要真在凯家里住一晚上,第二天的头条绝对惊悚,而本杰明也有可能成为整个美国历史中第一个被传戴绿帽子的总统,那乐子可就大了去了。 …… 六天时间很快就过去了,这期间,玛格丽特虽然一直在抱怨,但还是很好的完成自己身为总统夫人该尽的义务,她代表总统看望了之前两次恐怖袭击的伤者,又和芝加哥本地的慈善基金视察了孤儿院,并在一家学校和学生进行了接触和演讲。 这些事原本是总统该做的,但总统夫人来做,也没什么问题。 至于理由有一大堆,就比如说什么总统心系那些遭受恐袭的受害者,提前让总统夫人进行看望。也合情合理,而且还能给外界一个好印象,也算是一次非常不错的政治秀。 至少民众和舆论对总统提前派夫人来芝加哥进行慰问这件事,评价很高。 连带着玛格丽特也圈了一波声望。 当然作为回报,玛格丽特也为芝加哥的安全背书,在媒体面前给芝加哥加油打气。 也是这一系列的运作,让本杰明来到芝加哥的时候,受到了当地民众的热烈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