蒯南其实想说的是,曹操能成天下霸主的,可想了想,好像有点过头了,现在的曹操成诸侯还有人信,成天下霸主别人只会当笑话。
蒯关听完蒯南的话后,仔细的想了想,还是觉得曹操不靠谱,投靠宦官出生的曹操,名声上也会受损,自己的本意是想投靠袁术,不过子宴说的有理有据,刘表两年之内就能安荆州,这样的话,自己在荆州任职也不是不行。
蒯关想完后,朝蒯南深深一拜,开口道:“子宴之言,价比千金,愚兄佩服。”
蒯南站起身子,还了一礼,道:“不敢。”
之后蒯关接受了蒯南的建议,向蒯良恳求想在荆州任一个军职,蒯良一时间没想好让他去哪里任军职,挥了挥手,让他先下去。
接下来轮到蒯房了,蒯房是个性格简单质朴之人,也没多大志向,先前听见蒯南点评天下的话,他觉得这个族弟比较有眼观,有远见。
向蒯良见完礼之后,他直接问蒯南,自己适合做什么。
蒯南简单的和他聊了聊,也大概知道他的性格,习性了,建议他做仓槽一类的事情。
蒯房听完也觉得自己挺适合的,向众人见礼之后就出去了。
不知道是蒯关还是蒯房传出去的,方正《子宴之言,价比千金》这句话是被议事厅外面的蒯家子弟知道了,而且传的很悬疑。
接下来进来的蒯家子弟,和蒯良,越,向,韩聊完后,都会向蒯南问询,得到他一句点评,搞得蒯南是又哭又笑。
蒯南基本给每个子弟都稍微说了一句,就算是那种咄咄逼人之人,蒯南也没生气。
毕竟这种事经历的太多了,方正生气也没用,气坏的是自己的身子。
蒯南觉得那些态度不好之人,脑子都有点问题,看不上我,就别来问我啊。
一个接着一个,速度很快,此时外面已经只有一半蒯家后辈子弟了……
……
只有一小半了……
……
时间过的很快,到了中午,天上忽然下起了绵绵细雨。
议事厅外面只有两个人还在雨中着急的等待。
其中一个男子有些不耐烦,叫来蒯一,让他找去看看里面什么情况。
蒯一有些犹豫,不过想着今天的场合,随即婉拒了。
过了一刻钟的样子,议事厅里面走出了两个男子,蒯一见到后,连忙高声念道:“蒯其,蒯礼,近前见礼!”念完后蒯一就去厨房吩咐下人准备饭菜了。
蒯其是蒯良的儿子。
蒯礼是蒯越的儿子。
蒯其早就不耐烦了,领先一步进入议事厅,蒯礼有些无奈的看着他。
他们两个从小一起长大,蒯礼的性子比蒯其要沉稳许多。
蒯良见蒯其匆匆慢慢的走进来,训斥道:“其儿,你兄长都还在后面,你急急忙忙的进来干嘛,我平常是这么教你的?”
蒯其早就在外面等的不耐烦了,听完蒯良的训斥也不在意,走到蒯良前面,笑着道:“父亲,外面下雨了,再说我和啊兄从小一起长大,他不会在意的。”
蒯良板着脸,冷声道:“你族规是这么背的,这是什么地方,你应该叫我什么?”
蒯其哭丧着脸,喊道:“是,家主。”
“下次再叫错,族法决不饶你。”
这时蒯向道:“子柔,其儿只是有点调皮,不至于如此。”
“叔公,不管管他,他就不知道尊卑,不知道礼法。”
这时蒯礼从外面进来,“拜见家主。”恭敬的向蒯良拜礼。
蒯良见蒯礼进来,脸上表情好上不少:“礼儿,走近来。”
蒯礼听命后,缓步走到蒯其的附近,和他站在一排。
蒯良微笑着问道:“礼儿,你从八岁就开始读书,习经也快有十年了,将来可有打算,或有什么志向?”
“回家主,现在天下民不聊生,百姓无处容身,我准备出去游历一番,从而找到志同道合之人,一起救苍生于水火。”
蒯越无语的看着自己的儿子,你说你想干什么?孩子都三四岁了,现在外面这么危险,天下苍生是你想拯救就拯救的?
蒯良到是挺欣赏蒯礼的想法,欣喜道:“礼儿,你从小就懂事,读书也认真,现在你有如此志向,将来一定能有一番成就。”
蒯越无奈道:“子柔,你就别夸奖他的,孩子都几岁了,还想着去外面游历,现在外面兵荒马乱的,还是让他在荆州任个县令,保一方平安吧。”
蒯良觉得也行,毕竟外面挺危险的,就在荆州任个县令,先历练历练:“异度说的是,现在外面确实不太平。”
随后朝着蒯礼问道:“礼儿,你觉得如何?”
“家主,我……”
蒯礼还没说完,蒯越打断道:“你连一个县令都当不好,如何拯救苍生?等你何时能保一县之民丰衣足食,不受刀兵之苦的时候,你就能保一郡之民,甚至一州之民。”
蒯礼垂头丧气的回道:“是,我知道了。”
“其儿,你呢?整天和你那些狐朋狗友喝酒,有没有想过将来该如何?”
蒯其笑着道:“父亲,我可不是单纯的喝酒,我是在探听他们家里的情况,而且上次我不是立功了吗。”
蒯良听着他的称呼,皱了皱眉,不过也没再纠正:“你也就是无意间听到了,而且一件如此小的功劳,被你说了多少次了。”
蒯其嘀咕道:“小功劳也是功劳。”
“你嘀咕什么,有事大声说。”
蒯其连忙摆了摆手:“没事,我就是想吃饭了。”
讲实话蒯南在一旁早就饿的不行了,现在被蒯其提起吃饭的事,更加的饿了。
蒯南咳嗽了一声,向蒯良说道:“子柔,还是先吃饭吧。”
蒯良本来想训斥蒯其,话都到嘴边了,现在见蒯南都这么说了,想了想好像确实有点晚了,午饭时间都过去一个时辰了。
蒯其古怪盯着蒯南看,这是他第一次觉得蒯南也挺有意思的,居然会在这样的情况下,说出这种话,随即递给了蒯南一个友好的眼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