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定国率领两万精锐,退守西乡,所剩粮草仅够八日只需,李定国决定四日之后,再无粮草接济,率军后撤至安康一线。
虽然是夏天时节,街上的树木本该是枝繁叶茂,但是由于饥饿的原因,树皮、树叶尽被剥光,借以充饥。一棵棵高大的树木,都光溜溜的,看上去异常的萧索,仿佛冬天一般。
李定国即使有通天之能,看着上上下下面黄肌瘦的士兵们,也是无可奈何。
计划制定的是四日之后若无粮草,立即撤退。这既是无奈之举,也是保全之策!
自从李定国得知皇上亲临夔州督战之后,李定国每天都会派出一名信使向皇上汇报自己这边军队的动向,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的保证彼此间的信息畅通。可是翻来覆去不过是两件事,固守待命,速速增援粮草。
眼看着天近正午,派出去打探粮草消息的士兵久久没有回音,知道今天的粮草又是悬了。
转身回到大厅,准备着急传令兵,命令士兵集结,全军撤退。
就在李定国正要下达指令的时候,忽然听得派出去打探消息的士兵一边狂奔,一边大声喊道“李将军,好消息!”“李将军,好消息!”
李定国听到士兵这么高兴的喊,不用问都知道,肯定是粮草来了,虽然也是异常的兴奋,但是还是要控制一下自己的情绪,转身坐下,等待这士兵的到来。
只见士兵满头大汗,衣服湿透,进门之后,单膝跪地,对着李定国大声说道“禀李将军,周遇祥将军派遣两万人马押运粮草,足够我们七万人吗两月只需,另外还有火枪两万!虎尊炮三十门!明日中午,即可抵达西乡此处。”
李定国一听,这周遇祥是吧所有的家底都送过来了,不过两万火枪,虎尊三十门不知道周遇祥从何处得来。有这些火枪和虎尊炮,封锁河道应该不是问题了。
虽然心中狂喜不已,但是面上波澜不惊,对着单膝跪地的士兵挥了挥手说道“本将知道了,你且下去休息!”
“遵命!”士兵说完,起身要走,未曾想已是劳累过度,忽然晕倒在地。
“抬下去,给他弄点吃的!”李定国对左右士兵说道。
“传令兵,通知军需官!今天下午,除了稀的,再加一顿干的!另外明天开始,每天两顿稀得,一顿干的!”李定国冷静的吩咐道。
“遵令!”传令兵听到这个命令,心中狂喜,李定国话音未落,传令兵立即起身,一溜烟的跑着去找军需官传令去了。
就在这时,几名偏将闻风赶来,一个个喜形于色,看到李定国一脸严肃的样子,不禁一个个肃然而立。
“平日里怎么教你们的,碰到高兴的事挂到脸上,碰到不高兴的事也挂在脸上,这样士兵就会通过你的脸色知道未来战况如何,进而影响军心!把我的要求复述一遍!”李定国见几个偏将如此轻浮,忍不住出口训斥。
“不喜形于色,疾如风,徐如林,攻如火,不动如山!”几个偏将异口同声的说道。
“看你们的脸色,就知道你们已经知悉粮草即日运达,粮草运达之后,整军三日。然后立即兵发汉中,这一次就算打的只剩一兵一卒,也要拿下汉中。”李定国看着下边的几个偏将严肃的说道。
“末将遵命!”几个偏将异口同声的说道。
“攻破汉中,你们几个有何妙计?”李定国看着下面的几位偏将问道
几个偏将听李定国如此一问,面面相觑,不知所以。
从来都是李定国安排他们怎么打,冲锋陷阵,赴汤蹈火,无所不能。但是对于如何攻克汉中,确实从来也没有想过。
李定国见状,知道这些偏将从来没有想过如何如何攻城,挥了挥手,示意这些偏将退下,自己好好思考一下如何才能攻陷汉中。
毕竟汉中是坚城一座,守城士兵又是坚守不出,空有火枪和虎尊,除了可以封锁河道,对于攻城作用不大,反倒是不如两尊红夷大炮来的厉害。
“禀将军,李自成率军队已到汉中城下!”一个斥候前来汇报。
李自成率军到汉中城下?李定国直接的反应就是,西安呢?难道李自成放弃西安了?先是弃守北京,接着弃守西安,这是清军一路狂追,李自成一路狂奔啊。当初对待明军的狠劲呢?
不过李自成率军到达汉中,对于李定国带来的直接影响就是,汉中更难攻了!
想到此处,李定国开口问道“李自成带了多少人马,何以确定是李自成?”
“禀将军,李自成率部共计两千左右,有的旗上写着大大的“闯”字,并且在叩城的时候,他们高声大喊:闯王驾到,速速开城迎接!”斥候答道。
“两千人状态如何?后续军队人数大概多少?”李定国继续发问。
“两千人看上起异常疲惫,目前尚未发现后续部队!不过奇怪的是,汉中城守军并未迎接李自成进城,说是他们接到的命令式闭门不出,坚守汉中。需要有刘宗敏的手谕方可开城!”斥候疑惑的说道。
听斥候如此一说,李定国心中暗自琢磨,难道刘宗敏想拥兵自立?不过如果汉中闭门不纳,李自成的军队将会何去何从,如果自己是李自成,下一个目标肯定是西乡,也就是自己所在的县城。
“再探!从今以后,汉中方面的消息,一天两报!”李定国对斥候说道。
“遵命!”斥候说完,一溜烟赶了出去。
这一消息,必须及时向皇上禀报。清军占领西安,下一步将会有两个目标,要么是进军四川,要么是挥师山东,绝不会眼睁睁看着大明军队先剿灭四川,然后再腾出手来对付清军。皇上留下二十万大军,坐镇中原,简直是一个无比英明的决定!简直是预判了一切。
李定国沉思片刻,捋了捋这件事的来龙去脉,以及自己对这件事的判断,一一写在密函之中,毕竟是观众达,为了保险起见,又另外抄写一份。
先是叫来一个信使,吩咐好前进线路,令其出发。
过了一个时辰,又叫来另外一个信使,安排其走另外一条路线,限期送达。